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79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76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74篇
灾害及防治   3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提质增效是目前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选用Python爬取技术,对陕西省107个县域的旅游效率进行测度分析,探讨县域旅游效率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1)陕西省旅游效率达到有效的县域数量整体偏低,高旅游效率县域多集中于市辖郊县。(2)县域旅游效率分布不均衡。陕北地区高旅游效率县域主要集中在黄河沿岸,关中地区呈现“西高东低”的现象,陕南地区高旅游效率县域则集中在地市交界处。(3)影响县域旅游总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主导因素不同。旅游收入占GDP比例(反映旅游业水平)、人口密度(反映县域发展水平)及汽车站数量(反映交通服务水平)是影响陕西省县域旅游总效率及技术效率的主导因素,而旅游资源禀赋(反映旅游业水平)、人口密度(反映县域发展水平)则是影响陕西省县域旅游规模效率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82.
看着11岁的孙儿掉到出煤口里半天没有反应,奶奶连忙施救,孩子的爸爸也跟了下去………10月25日下午1时许,陕西省府谷县新民镇对家茆村发生惨剧,该村刘某一家三代窒息身亡。据了解,事发前一天,一对老年夫妇也在这个出煤口旁中了毒。(10月27日《华商报》)  相似文献   
83.
84.
《灾害学》2007,22(3):F0003-F0003
为有效应对突发性地震灾害事件,提高政府处置地震突发事件的水平,增强民众应急避险的能力和意识,陕西省人民政府于2007年6月26日在宝鸡市成功举行了地震应急抢险救灾演练,这是陕西省首次举行大规模的地震应急抢险救灾演练。中国地震局副局长赵和平、省政府常务副省长赵正永  相似文献   
85.
分析了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WFGD)中2台增压风机并联运行的入口压力控制问题,讨论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前馈--反馈加偏置的脱硫系统入口压力自动控制方案,并以某600MW超临界机组双增压风机脱硫系统的入口压力控制为例加以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86.
通过向底泥中投加不同量的蔗糖使其发生厌氧反应以模拟不同程度的底泥厌氧环境,研究这种环境和光照强度对菹草石芽萌发和幼苗生理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底泥厌氧环境能显著降低菹草石芽的最终萌发率,且低光照会加剧这种趋势;尽管低光照不一定会提高最终的萌发率,但对提早石芽的萌发是有利的。在01%蔗糖投加处理中,幼苗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平均为250和1928 mg/g FW),其后随投加量的升高而降低,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却一直呈上升趋势,最高时达到024 mg/g FW ,但低光照却使它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基本不受底泥厌氧水平的影响,但随着光照减少而降低。随着厌氧水平的增加(从对照到05%蔗糖投加量),菹草的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呈现上升趋势,但在10%蔗糖投加处理中活性降至最低;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一直处于下降趋势。研究结论是:底泥厌氧对菹草石芽萌发影响显著,这种影响可能比低光照的限制作用还要重要。轻度的厌氧环境反而能促进菹草幼苗的生理代谢,但随厌氧水平的升高对碳氮平衡和其它生理活动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底泥厌氧环境对菹草幼苗的抗氧化系统也有明显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87.
通过对受矿山活动影响的贵州阿哈水库沉积物-水界面的模拟试验及实测分析,从水库水质安全角度讨论了沉积物中蓄积的重金属作为二次污染源的可能性。研究发现:在水体季节性缺氧期间,沉积物中部分重金属元素将大量释放到水体中,严重威胁水质安全。Fe,Mn的最大释放发生在水体缺氧事件的50小时内。而Co,Cu,Ni,Pb等元素总体释放量较小,并主要在10小时内达到最大释放。对比其他地区,阿哈水库中重金属元素具有更强的界面扩散作用。锰的扩散通量在季节上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夏季。而铁的扩散通量则为:春夏季>秋季>冬季。锰的界面扩散通量远大于铁的界面扩散通量,表明界面附近锰的循环极为剧烈且远强于铁。这对其他重金属元素的界面循环产生了重要影响。界面附近的铁、锰、硫循环对重金属迁移有着显著的控制作用。受到氧化还原条件的影响,重金属扩散通量在季节上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88.
以陕西省某污水处理工程为例,介绍了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污水处理工艺中基于PLC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使用目的、控制系统结构、并分述三个PLC子站各自功能及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作用,探讨典型CAST工艺中计算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与办公自动化相结合,从而为中小城市CAST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提供借鉴,推动该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9.
陕西省自1981年起,重点开展对污染源的综合治理,其中共完成污染治理项目3856个,总投资超过12亿元,形成了一大批污染源治理设施,对于改善全省的环境污染状况和提高环境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环境效益。为了加强防治污染设施运行和管理,提高设施正常运行率和达标率,1995年省环境监理处组织全省各级环境监理部门首次全面对全省防治污染设施运行情况进行了现场监督检查。共检查设施单位2825家,检查防治设施2946台(套),这些防治设施约占全省防治设施总数的76.4%。其中,废水处理设施1878台(套),废气处理设施1487台(…  相似文献   
90.
采用多点采样分析方法调查了江苏海北垦区的植被和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并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从综合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提出了几种开发、改良利用垦区土地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