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篇 |
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0篇 |
环保管理 | 21篇 |
综合类 | 27篇 |
基础理论 | 2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4篇 |
评价与监测 | 2篇 |
社会与环境 | 7篇 |
灾害及防治 | 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6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丽江古城的旅游发展与水污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视旅游业为增加收入和多样化产业结构的捷径。本文中,丽江古城利用淡水资源作为景观用水发展旅游业。近年来。其旅游业快速发展并保持旺盛的增长态势,这种发展情况对优质淡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此过程中,古城内水体水质却在下降。对水质恶化的原因和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详细调查是根本解决目前这种水资源不可持续利用方式的前提和依据。调查结果表明。水质恶化主要是由于古城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不合理因素,如商铺、餐饮店和客栈数量的惫剧增加以及管理失效造成的,并对当地经济、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然后,提出了三条水资源管理措施以应对目前的水污染,促进丽江古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2.
我国村镇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进水量和进水浓度偏低的问题,导致村镇污水厂运行稳定性差。为防止低负荷运行影响污水处理厂处理效能的发挥,以临太湖村镇污水厂多点进水倒置AAO工艺为研究对象,以数学模型为基础,建立污水厂水质水量动态响应模型。以数学模拟为主要研究手段,试验作为补充方法,通过模型诊断发现,该厂夏季曝气过剩,活性污泥ρ(MLVSS)/ρ(MLSS)=0.37。试验结果表明:该厂进水ρ(ISS)=57~92 mg/L,ρ(ISS)/ρ(SS)为0.71~0.82,ρ(ISS)/ρ(COD)为0.50~0.84。进入AAO系统的ISS粒径为36~52 μm,而小粒径的ISS组分是导致活性污泥MLVSS/MLSS偏低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进水ISS/COD、泥龄、污泥回流比、曝气量,使得出水水质稳定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污泥活性提高到0.7,全年曝气成本可节省约10%。 相似文献
63.
以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107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从整体和省市域层面分析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长三角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整体上呈凝聚型,但省域、市域尺度层面上则呈相对集聚的不均衡分布,省域层面上传统村落主要集中于皖南—浙西,市域层面上则主要分布于安徽省的黄山市、宣城市和浙江省的丽水市、金华市、台州市、衢州市。②自然地理、历史文化、交通和经济发展水平是长三角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4.
65.
在巢湖双桥河建立了中试规模的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系统经过一个月左右启动期后挂膜成功。通过考察不同湿干比条件下CODMn、TP、TN和NH3-N的去除效果,确定系统湿干比为1 d∶2 d,水力负荷周期为3 d。TP、TN和NH3-N在1.0 m/d的水力负荷条件下能够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特别是TN;而CODMn在1.3 m/d取得最佳的去除效果。综合考虑脱氮除磷和有机污染物的去除,选取水力负荷为1.0 m/d可得到最佳的出水水质。综合4种污染物的去除特点,特别考虑到对TN去除的需要,同时兼顾工程成本,填料厚度确定为1.2~1.5 m之间为最佳。选取生物陶粒、钢渣、活性炭和天然沸石为渗滤介质,研究结果表明,从去除有机污染物和TP角度考虑,选取活性炭和钢渣可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其中钢渣对TP去除效果更佳;而活性炭具有其他4种填料不可替代的脱氮效果。以上工艺组合形式的确定将为巢湖流域CRI系统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6.
洱源县村镇环境存在生活污染,农业二次污染和乡镇企业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应健全乡镇环保助理员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对乡镇企业的规划,调整其产业和产品结构,坚持环评制度,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相似文献
67.
Martin Jänicke 《环境政策》2019,28(1):22-42
ABSTRACTThe important role that climate leaders and leadership play at different levels of the European Union (EU) multilevel governance system is exemplified. Initially, climate leader states set the pace with ambitious policy measures that were adopted largely on an ad hoc basis. Since the mid-1980s, the EU has developed a multilevel climate governance system that has facilitated leadership and lesson-drawing at all governance levels including the local level. The EU has become a global climate policy leader by example although it had been set up as a ‘leaderless Europe’. The resulting ‘leadership without leader’ paradox cannot be sufficiently explained merely by reference to top-level EU climate policies. Local-level climate innovations and lesson-drawing have increasingly been encouraged by the EU’s multilevel climate governance system which has become more polycentric. The recognition of economic co-benefits of climate policy measures has helped to further the EU’s climate leadership role. 相似文献
68.
69.
科学判断村镇可持续发展能力,精准定位村镇发展类型,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多元目标具有重要价值。以重庆市江津区为研究区,2017年为研究时点,从潜力、支持力与恢复力三个维度解析村镇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分析村镇可持续发展能力空间分异特征及其类型。研究表明:(1)村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弱是潜力、支持力与恢复力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2)江津区村镇潜力呈现“北高南低”;支持力呈现“北高南低”;恢复力呈现“南高北低”;可持续发展能力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组团状分布”。(3)江津区村镇可划分为发展潜力挖潜型、城乡融合促进型、安全质量提升型与能力全面发展型四种可持续发展类型,进而提出差异化调控策略,以引导村镇可持续发展、增强县域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