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9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335篇
安全科学   117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262篇
综合类   701篇
基础理论   165篇
污染及防治   373篇
评价与监测   154篇
社会与环境   55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大气环境数据分析预测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西安市2006年9月27日至2008年5月3日每日的SO2平均浓度时间序列为例,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对前555个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合适的时间序列模型ARIMA(1,1,2);利用神经网络中的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对同样的样本进行训练,用这三种方法对2008年4月4日至2008年5月3日的SO2日均浓度值进行了预测,并用同样的方法分析预测了同期PM10日均浓度值,最后比较了它们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利用这三种方法进行浓度预测都是可行的,其中RBF神经网络法的预测误差最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2.
常州市臭氧污染传输路径和潜在源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和HYSPLIT4模式,计算了2013—2015年常州市臭氧(O_3)超标日的气流后向轨迹。结合聚类分析方法和常州市PM2.5、PM10、SO2、NO2、O_3数据,分析了O_3超标日不同类型气团来源对各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并利用引入权重因子后的潜在污染源贡献函数分析了影响常州市O_3超标的潜在污染源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常州市O_3超标期间易受到东南和西南方向气流影响,其中从东海和黄海途经浙江东北部、上海、江苏南部等地的东南气流占比达50%以上。自内陆途经黄山-湖州-宜兴到常州的气流对应的O_3平均质量浓度最高,为116μg/m3。自山东经枣庄-宿迁-淮安-泰州-苏州-无锡到常州的气流对应的O_3平均质量浓度最低,为78μg/m3,但该气流对应的SO2和NO2平均值为各聚类中的最高。影响常州市O_3的潜在污染源区主要在常州周边200 km以内的区域,且集中在从南京至上海的长江下游沿线区域和杭州湾区域;其中太湖湖区为重点污染源源区之一。O_3超标日影响常州NO2的潜在污染源区主要集中在江苏南部、浙江东北部和上海3个区域,太湖周边的常州、无锡、苏州和湖州等几个临近城市为潜在的重点污染源区。与影响常州O_3的WPSCF高值区相比,影响NO2的高值区分布范围更大、距离更远。影响常州O_3的潜在污染源区分布,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为源大气污染物的高排放区域较为一致,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O_3污染与本区域的人为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3.
于洪  钱翌  郑江  王灵 《干旱环境监测》2015,(2):70-75,96
基于乌鲁木齐市多年监测的降尘数据,对乌鲁木齐市城区的降尘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乌鲁木齐市近10年来降尘的总体变化规律;利用方差分析方法检验了不同季节降尘的显著性差异,发现采暖期的降尘量明显大于非采暖期;按行政区分析降尘量的分布变化,结果为不同行政区存在差别;利用秩相关系数法对其进行了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的降尘呈下降趋势。利用Arc GIS9.3中的普通克里格插值方法绘制了乌鲁木齐市城市自然降尘的空间分布图。  相似文献   
114.
目前地面常规大气监测手段难以对垂直方向污染源监测,也难以应对环境突发事件,采用无人机大气监测与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可以解决该问题。实验开发了基于无人机平台的空气质量监测平台,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平台搭载方案,再对无人机监测系统得到的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作对比分析,得到各项污染物浓度。分析了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数据链路传输能力,开展无人机遥感系统相关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学研究,开发精度高、质量轻的无人机大气监测吊舱,开展地面静止比对和飞行测量比对实验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5.
116.
大气固定污染源低浓度颗粒物采样及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我国现阶段大气固定污染源颗粒物监测中遇到的问题及低浓度颗粒物采样与分析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归纳了国外低浓度颗粒物采样分析技术要点,包括大体积采样、滤筒上游采样设备堆积颗粒物的回收、有效称重步骤的确立等,并对我国开展低浓度颗粒物采样及分析技术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7.
介绍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中新型软电离技术大气压光电离法(APPI)的基本原理、鼻子源结构以及电离的影响因素,综述了LC-APPI-MS在环境污染物定性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8.
青岛市区春夏季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青岛市灰霾综合观测站2012年3月2日-2012年6月7日期间的监测数据,分析了青岛市区大气能见度与不同粒径颗粒物质量浓度的日变化特征,比较了各级别大气能见度下不同粒径颗粒物质量浓度及所占比例的相关性,研究了相对湿度对大气能见度和颗粒物质量浓度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监测时段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质量浓度呈现较好的负相关,每天大气能见度最低值出现在早晨07:00--09:00;剔除相对湿度高于90%的前提下,PM2.5是影响大气能见度的主要因子,随着其在PM1o中所占比例上升,大气能见度级别不断下降,相关系数为-0.84;不同相对湿度区间下,PM2.5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最明显,其中,相对湿度为60% ~ 70%,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质量浓度之间的相关性最好.  相似文献   
119.
南京市冬季大气颗粒态汞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了南京市2012年冬季4个功能区的PM2.5、PM10、TSP样品,对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的颗粒态汞测试。结果表明,南京冬季大气颗粒物TSP中汞的质量浓度为49.26 pg/m3~257.14 pg/m3,平均质量浓度为161.27 pg/m3;PM10中汞的质量浓度为44.82 pg/m3~228.29 pg/m3,平均质量浓度为147.38 pg/m3;PM2.5中汞的质量浓度为35.98 pg/m3~178.58 pg/m3,平均质量浓度为104.10 pg/m3。不同功能区大气颗粒态汞质量浓度的分布趋势为:交通综合区>旅游区>住宿综合区>商业区。大气颗粒态汞60%以上存在于可吸入肺的PM2.5中,细颗粒物富集汞的能力比粗颗粒物强。  相似文献   
120.
Cadmium has been recognized as pollutant of the environment for many years and numerous studies on its toxic effec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Little, however, is known about its metabolic behaviour e.g. why the metal is accumulated so extremely rapidly into the organs of men and animals. Since the study of the individual metabolic steps is very difficult in vivo cell cultures may be used to obtain first indications of what happens in the whole animal.

We used CHO cells in monolayer culture to study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uptake of cadmium occurs. From serumfree medium the metal is accumulated rapidly in the cells. The uptake is inhibited very strongly by the presence of serum or albumin. Accumulation occurs against a concentration gradient and is dependent on the incubation temperature. Below 10°C no cadmium uptake is seen. Several substances which are known to affect cell metabolism have been used to influence cadmium accumulation. Neither inhibitors of energy production nor microtubule or microfilament disruptors showed any substantial effect. In contrast SH‐group blocking agents markedly reduced cadmium uptake.

The results show that cadmium uptake does not occur by passive diffusion but by some active mechan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