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40篇
安全科学   12篇
环保管理   106篇
综合类   567篇
基础理论   120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73篇
灾害及防治   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1.
为探讨青藏高原大气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空间分布趋势、来源和传输特征,应用POPs相对组成探针技术对16个大气被动采样观测点的数据进行分析,将青藏高原空间尺度上的采样点聚为不同的组,以探讨污染物来源及大气传输过程. 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大气中的HCB(六氯苯)主要来自于本地燃烧,其中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城镇(波密、格尔木、玉树、拉萨、工布江达、拉孜、那曲)具有较高的HCB相对组成(25%~74%). 青藏高原南缘(包括珠峰、然乌、萨嘎)以南亚正在使用的农药——HCHs(六六六)和α-Endo(硫丹)为特征(二者的相对组成之和超过了40%),凸显了南亚污染排放经长距离传输对青藏高原的影响. 剔除HCB影响后,青藏高原中部、东南部河谷地区(鲁朗、拉孜、拉萨、日喀则、工布江达、昌都)及那曲、狮泉河因具有较高的o,p'-DDT相对组成而聚为一组,平均值为40%,表明这些采样点可能受到本地污染排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12.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过渡带土地覆盖的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气候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中,生态系统过渡带作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敏感区域,其土地覆盖的时空变化分析逐渐成为土地利用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GIS的时空分析方法,在对Holdridge生命地带模型的判别标准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构建了生态系统过渡带的时空分析模型。在建立土地覆盖正向和逆向转换规则的基础上,构建了土地覆盖正向和逆向转换指数模型。并以黄土高原为案例区,在定量识别生态系统过渡带类型及其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定量评价了各种生态系统过渡带类型土地覆盖的转换情况。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共有14种生态系统过渡带类型,其总面积占整个黄土高原的25.21%。在1985-2005年期间,黄土高原生态系统过渡带内的耕地面积平均每10 a减少0.93%,而湿地和水体、林地、草地的面积则平均每10 a分别增加3.47%、0.24%、0.06%。整个过渡带区域土地覆盖的转换率从28.53%降低到21.91%,且其正向转换和逆向转换面积总体上均呈减少的趋势。另外,黄土高原生态系统过渡带区域和非过渡带区域的土地覆盖转换率对比分析显示,过渡带区域土地覆盖的转换率高于非过渡带区域。  相似文献   
313.
基于循环修正模式的云南省水资源短缺程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水资源短缺评价是水资源风险研究的基础。前期的研究多采用单一评价方法进行,致使评价结果存在差异。论文提出采用循环修正模式对单一评价方法得出的不同评价结果进行组合修正。通过构建云南省水资源短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物元、模糊识别等多种单一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最后运用平均值法、Boarda法和Compeland法三种组合评价方法对单一评价方法得到的不同结果进行组合评价,建立了基于循环修正模式的水资源短缺程度评价模型并加以应用,给出了云南省16个地、市、州的水资源短缺程度的排序及其缺水类型的划分。  相似文献   
314.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SFM) has become a major focus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is is because of the multifunctional importance of forest resources for the entire planet, namely ecological, socio-economic, cultural and climatic balance. General awareness of forest importance unfortunately coincides with the observed increase in threats, especially anthropogenic, to this world heritage. To tackle the continuing deforestation and degradatio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rough the United Nations Forum on Forests (UNFF) and its predecessors, has attempted to adopt an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SFM based on the 15 Rio Declaration principles. The limited success of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s aimed at the adoption of such an instrument leads us to seek an alternative within international law theories,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s practice in SFM and customary international law. To this en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actice of Central African States in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especially statement of principles, sub-regional treaty and domestic legislation.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ir practice fulfils all the requirements in order to be regarded as regional custom. Therefore, principles and state practices of SFM can thus be considered legally binding for this sub-region, despite some major implementation shortcomings.  相似文献   
315.
Animals in the Himalayan region are reared basically to supplement the family income and sustain crop production, and constitut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rural economy of the region. Given the ecological importance of the livestock production system in terms of intrinsic values as a life support system for local people and a contribution towards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through its role in the maintenance of soil fertility, 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his paper describes and assess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livestock production systems, monetary input/output, status of available forest resources, current level of pressure on the livestock production system and recommends strategi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 livestock production system in the Rawain Valley of Central Himalaya.  相似文献   
316.
探索植物区系过渡性的地理分布格局,对于理解植物区系的起源、迁移和分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620个植物群落样方,探讨了云南地区植物区系过渡性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生物地理意义。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纬度、海拔的升高,温带区系成分所占比重呈显著递增趋势,但在经度梯度上呈递减趋势;热带区系成分所占的比重在地理梯度上则表现为相反的变化趋势。地形格局较好地反映了区系成分的地理分布格局;热带区系成分所占比重与温带区系成分所占比重的比值从南到北呈递减趋势。区系过渡性的低值主要出现在滇西北地区和包括滇西南、滇东南与滇南在内的云南南部地区,而高值主要出现在云南中部地区和中海拔地区,这可能与区系迁移过程和海拔梯度有关。热带区系成分在云南地区基带植被中占主导地位;热带区系成分占优势地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低海拔地区,占云南土地面积的60%左右,而温带区系成分占优势地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高海拔的北部地区,占土地总面积的40%左右。本研究从基带植被的区系性质和温、热带植物区系成分占优势地位的土地面积的构成证实了云南地区可能是一个“热带山原”的假说。区系过渡性随着年平均温度的升高,呈先增强后减弱的单峰格局。当年均温在13.1℃左右时,出现区系平衡点。相对水平分布而言,云南地区植被的垂直分布可能更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317.
对云南铁矿土地复垦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铁矿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但铁矿的开采也带来了很多环境问题.其中对土地的破坏最为严重。矿区土地破坏主要包括挖损、塌陷、压占等,矿山的土地复垦可以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云南铁矿的土地复垦进行初步探讨.对矿山复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18.
通过对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和艰苦恶劣生存环境的分析,就怎样做好野外地质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障工作问题,从衣、食、住、行、遇险、自救互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结合实际.在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宝贵经验,以供安全管理工作者及野外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319.
乡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农业生产决策及国民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对这种合理化的评价一直是乡村地理学与农业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在探讨乡村产业结构内涵的基础上,利用产值结构指标、劳动力构成指标和结构变动度指标建立乡村产业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对云南省永胜县近20年来产业结构演化进行个案评价。结果表明,永胜县乡村产业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发展,但还存在自然资源尚未得到合理利用、三次产业不协调与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不协调等主要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合理化。研究同时指出了永胜县乡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对策,即调整农业发展方向,持续稳定的发展农业;以食品加工业为乡镇企业发展突破口,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320.
青藏高原植被固定CO2释放O2的经济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研究区植被生产有机质的物质量,结合遥感和野外观测数据,利用生态经济学方法,测算了青藏高原近20年植被固碳释氧(固定CO2释放O2)的经济价值. 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植被每年固定CO2总量为28.1×108 t,释放O2总量为20.8×108 t;青藏高原植被固碳释氧的总价值为15.6×1011 元/a,利用造林成本法估算植被固定CO2的价值为7.3×1011 元/a,利用工业制氧法估算植被释放O2的价值为8.3×1011 元/a;从不同植被类型来看,灌丛的服务价值贡献率最大,亚热带常绿针叶林的单位面积价值最高;在水平方向上,植被固碳释氧价值受降水和植被分布影响,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在垂直方向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受地形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