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6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287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180篇
综合类   787篇
基础理论   74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54篇
社会与环境   182篇
灾害及防治   4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王雪平  金蓉 《灾害学》2005,20(3):61-64
由于上游超量用水,导致石羊河下游的民勤县绿洲无水可用,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成为我国的第四大沙尘暴策源地.本文提出了建立"数字石羊河"的概念,认为石羊河流域要建立公平的用水机制,在技术上要建立"数字石羊河",最后对"数字石羊河"在沙尘暴防治中的应用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2.
长江流域土地资源情势及其发展战略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地资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分重要,在一些地区已成为制约因素。本文着重对长江流域土地资源情势进行分析,指出该流域的特点是:土地资源绝对量大,人均占有量少;土地资源态势优劣并存;土地资源形势喜忧相伴。同时提出如下几个战略对策:1.实行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方针,走节约型农业发展道路;2.增加农业投资,改土治水,集约经营;3.统一规划,优势互补,联合协作,共同发展;4.完善土地法制建设,健全土地资源预测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153.
区域生态环境评价的灰色关联投影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区域生态环境评价是实现全面环境管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于评价所涉及的地域复杂性和因素多样性,许多评价方法和体系都处于不断探索和发展之中。区域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灰色系统,包括了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具有信息不确知性和不完全性的因素。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和矢量投影原理,建立了区域生态环境评价的灰色关联投影模型。该模型将评价样本及各级质量标准视为矢量.分别向同一矢量(理想样本)进行投影。根据投影值的大小,确定样本所属的生态环境质量级别及样本间的优劣排序。以巢湖流域为个案,在建立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的基础上,运用所建模型对其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即巢湖流域总体以及分区合肥市、六安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为4级,分区巢湖市为5级。研究表明,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对于多指标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科学的、有效的,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4.
准噶尔盆地西北部引水工程的建成和运行,对工程沿线区域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改变了该区域以土地资源为载体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态环境的价值。以Constanza等人对全球各类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的测算为依据,根据准噶尔盆地西北部引水工程沿线影响区2000年和2002年LandsatTM卫星影像解译数据,对工程建设和运行的生态环境效益予以估算。结果表明:引水工程的建设运行使工程影响区内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效益增加了2657 14×104 (约合22054 26×104元人民币),其中水域及耕地生态系统生态效益的增加是研究区生态效益增加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5.
三峡工程对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可持续发展观念应该正确理解,研究可持续发展不能脱离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水平。在分析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子(频繁的洪水灾害、偏低的防洪能力、落后的社会经济水平及脆弱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从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发电效益、航运效益以及三峡工程效益发挥的可持续性方面,研究了三峡工程对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论述了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及库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认为三峡工程的建设符合我国当今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全面促进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工程。  相似文献   
156.
Abstract:  Uncertainty in the implementation and outcomes of conservation actions that is not accounted for leaves conservation plans vulnerable to potential changes in future conditions. We used a decision-theoretic approach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wo types of investment uncertainty on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global conservation resources for land acquisition in the Mediterranean Basin. We considered uncertainty about (1) whether investment will continue and (2) whether the acquired biodiversity assets are secure, which we termed transaction uncertainty and performance uncertainty, respectively. We also developed and tested the robustness of different rules of thumb for guiding the allocation of conservation resources when these sources of uncertainty exist. In the presence of uncertainty in future investment ability (transaction uncertainty), the optimal strategy was opportunistic, meaning the investment priority should be to act where uncertainty is highest while investment remains possible. When there was a probability that investments would fail (performance uncertainty), the optimal solution became a complex trade-off between the immediate biodiversity benefits of acting in a region and the perceived longevity of the investment. In general, regions were prioritized for investment when they had the greatest performance certainty, even if an alternative region was highly threatened or had higher biodiversity value. The improved performance of rules of thumb when accounting for uncertainty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explicitly incorporating sources of investment uncertainty and evaluating potential conservation investments in the context of their likely long-term success.  相似文献   
157.
巢湖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目前正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与水体富营养化问题。通过对巢湖流域塘西地区大豆地,水稻田,菜地,山芋地,小麦地,集镇街道,山坡地,饲养场地,农村道路,湖滩芦苇地,荒地等11种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污染现状的详细调查与分析,建立了巢湖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污染研究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8.
塔里木河流域水管理机制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分析了日趋恶化的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状况,认为落后的水资源管理模式直接导致了目前水资源在上、中游过量消耗和浪费,致使下游面临严重缺水及生态危机;然后从产权分配的角度对塔里木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机制进行了分析,对建立流域水资源“激励相容”的管理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9.
城市工业水污染控制模拟系统的模型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工业水污染与工业活动的规模和结构紧密相关的事实,通过分析城市工业水污染经济学特征,依据环境经济学原理,建立城市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模型。并以决策模型为核心,将水污染排放模型。水环境质量模型以及水污染损失模型整合在系统中,构成城市工业水污染控制模拟系统的模型体系。最后,在分析了黄河流域典型城市-呼和浩特市的工业水污染状况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该市工业水污染特征的模型体系。  相似文献   
160.
赵晶晶  贡璐  安申群  李杨梅  陈新 《环境科学》2018,39(7):3373-3381
农田土壤碳库是土壤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易受人类活动调节且固碳减排潜力巨大,研究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含量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有助于深入理解土壤生态过程,为全球碳收支平衡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本文以塔里木盆地北缘绿洲为靶区,分析土壤碳库特征,结合冗余分析、通径分析,探究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含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同一土层不同连作年限棉田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连作年限增加,有机碳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而无机碳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同一连作年限棉田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机碳含量均在0~20 cm层达到最大值,而无机碳含量均在20~50 cm层达到最大值.(2)通过冗余分析得出环境因子对土壤碳库特征影响的重要性排序为:磷酸酶活性p H值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土壤含水量脲酶活性电导率;磷酸酶活性、p H值、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全氮、速效磷、速效钾与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含量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土壤含水量、脲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含量表现为显著相关(P0.05).(3)通径分析表明,速效钾对有机碳含量直接作用显著,是影响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因素,而脲酶活性对无机碳含量直接作用显著,是影响无机碳含量的主要因素.干旱半干旱区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含量研究是评价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的"源/汇"效应的基础数据,对研究全球碳收支平衡和陆地碳循环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