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45篇 |
免费 | 64篇 |
国内免费 | 16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3篇 |
环保管理 | 288篇 |
综合类 | 756篇 |
基础理论 | 104篇 |
污染及防治 | 25篇 |
评价与监测 | 122篇 |
社会与环境 | 324篇 |
灾害及防治 | 1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46篇 |
2021年 | 61篇 |
2020年 | 34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49篇 |
2017年 | 64篇 |
2016年 | 72篇 |
2015年 | 79篇 |
2014年 | 78篇 |
2013年 | 77篇 |
2012年 | 130篇 |
2011年 | 159篇 |
2010年 | 82篇 |
2009年 | 49篇 |
2008年 | 70篇 |
2007年 | 86篇 |
2006年 | 91篇 |
2005年 | 66篇 |
2004年 | 75篇 |
2003年 | 62篇 |
2002年 | 58篇 |
2001年 | 31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系统的探讨了区内白垩纪地层的划分与沉积相特征,深入研究了陆相地层的层序发育特征。指出,无论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或湖泊沉积的陆相地层层序均受地层基准面控制。地层基准面穿越旋回控制着陆相环境重大层序分布。根据不同时间间隔的基准面穿越旋回序次,将陆相层序划分为盆地充填层序、构造层序、层序、亚层序及小层序五个级别。每个层序根据基准面波动可划分为基准面上升沉积体系域和基准面下降沉积体系域,并可根据亚层序组的叠置特征进一步细分。根据上述陆相地层层序划分原理,作者将研究区白垩纪陆相地层划分为三个构造层序,并初步将葛村组划分为五个、浦口组四个、赤山组三个和泰州组三个沉积层序。 相似文献
82.
介绍了智慧林业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形成背景、新观念,分析了数字林业、智慧林业与泛在林业的关系,阐述了中国及智慧林业发展战略,建议深入研究智慧林业定义、内涵、外延、特征、观点、问题及对策,以便形成一门崭新的科学——智慧林业科学. 相似文献
83.
近53年山东省霾季节性特征的年代际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认识山东省霾日长期变化特征,从而为政府决策和空气质量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山东省80 个气象站53 年(1961-2013)的观测资料分析,利用多项式及线性回归拟合、定义表示随季节和年际变化程度的变量如季节变化率、年际变化率等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了近53 年来山东省霾日季节性的年际、年代际长期变化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山东上个世纪明显的冬季霾高发的典型季节性特征演变为本世纪模糊的季节差异,即霾多发时段随年际增长逐渐由冬季蔓延至秋季,夏季和春季.全省平均霾日的季节变率从60 年代的84.0%,70-80 年代的72.4%~73.6%,到90 年代跌至56.4%,而在本世纪的13 年低达42.3%,体现了山东霾日变化季节性的年代际特征,即近53 年季节差异在不断减小,霾趋于常年化发生的大气污染事件.霾日季节性的空间分布及年际变化特征还表明:近53 年山东霾日呈持续上升趋势,1990 年之前呈显著的增长趋势,1990 年之后上升缓慢,但维持霾高发的水平.霾日高发区域主要集中在济南地区,济宁-泰安-莱芜一带,枣庄-临沂一带,青岛地区和聊城西部地区,其中,高中心依次为济南的80.9 d·a^-1,临沂的78.2 d·a^-1 和青岛的69.0 d·a^-1.山东中东部的霾日年增长率整体高于西部地区,鲁中、鲁南及半岛南部地区是霾日年际增长高值区.山东省霾日年际变化趋势以夏季增长率最高,大部分地区的年际增长率都在4.5%·a^-1 以上,其次是秋季、春季霾日年际变化趋势,冬季霾日年际变化趋势普遍增长率最低,且大部分地区的变化率值为1.5%·a^-1 以上,近53 年来山东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霾日模糊季节性变异. 相似文献
84.
通过对人均生态承载力内涵的扩展,提出了生态承载系数的概念。从多个时间断面出发,计算2001—2010年安徽省17个地市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并选取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SO2排放和COD排放4个评价因子,构建基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安徽省资源环境基尼系数和生态承载系数的计算与评价方法。结果表明:(1)安徽省SO2排放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高于0.4的警戒线,能源消耗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接近0.4的警戒线,水资源消耗和COD排放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均处于相对平均等级。(2)总体来看,省内资源型城市马鞍山、淮南,经济较发达城市合肥和沿江工业城市安庆、芜湖是安徽省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不公平性的主要因子,需要优化资源环境分配;皖南山区城市黄山、池州和宣城是安徽省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公平性的主要因子。该研究可为安徽省资源环境安全性评估和分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5.
江苏省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江苏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土地利用变化和经济增长二者关系更为明显和完整,具有极好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论文利用近20年来耕地面积、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长序列统计资料,对江苏省1981~2004年间的耕地面积与经济增长及城市化水平的协整性和因果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耕地面积、GDP与城市化水平均是不平稳的时间序列,直接对其进行回归分析是不严谨的;江苏省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具有长期的协整性;江苏省耕地面积与GDP、城市化水平之间只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通过研究,认为目前的土地利用方式极不合理。因此,降低耕地减少速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非常紧迫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86.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是资源合理利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的重要依据。现以河南省行政区为研究区域,基于遥感影像、水资源及环境统计数据,采用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和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综合对比分析河南省2014—2018年生态环境状况时空变化及其冷热点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2014—2018年河南省EI值变化范围为60.6~63.5,生态环境状况整体呈现稳中趋好态势,除开封市和济源市外,16个省辖市的EI值均有所增加,位于西部山区丘陵地带的三门峡、洛阳和平顶山市EI值增加明显。(2)2014—2018年河南省生态环境的G*i指数的高值区域位于西部地区的三门峡市和洛阳市,且5年内没有发生变化,较为稳定。G*i指数的高、低值区域与EI值的高值和低值区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7.
山洪灾害是湖南省山丘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文章采用山洪灾害经济损失的不稳定度Us和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应得GDP百分比的平均数Cr,构建了湖南省山丘区山洪灾害灾损度指数DELI。研究表明,Us高值区和Cr高值区在空间上明显错位,前者为湘西自治州、怀化、张家界、郴州等,后者是张家界、娄底、邵阳等。根据DELI等级... 相似文献
88.
对海堤工程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并提出减轻不利影响的对策措施 ,以保证工程充分发挥其效益。 相似文献
89.
基于2015~2020年海南省32个大气环境监测站监测数据,以及同期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EOF)、气候倾向率和趋势系数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海南省O3-8h(最大8 h平均)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前体物和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海南省ρ(O3-8h)呈北部和西部偏高,中部、东部和南部偏低的分布特征,最高值出现在东方市(91.5μg·m-3). 2015~2020年共有12个市县ρ(O3-8h)呈下降趋势,其中有6个市县达到了95%的信度检验.ρ(O3-8h)季节变化特征明显,秋季最高,春季和冬季次之,夏季最低.秋季ρ(O3-8h)表现为上升趋势,而其余三季为下降趋势. EOF分解的前两个特征向量场的累积方差为72.58%,能够较好地描述ρ(O3-8h)的主要分布特征.第一模态体现了ρ(O3-8h)变化的一致性,第二模态体现了地区性差异.ρ(O3-8h)的变化与前体物和气...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