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52篇 |
免费 | 271篇 |
国内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82篇 |
废物处理 | 35篇 |
环保管理 | 230篇 |
综合类 | 757篇 |
基础理论 | 187篇 |
污染及防治 | 121篇 |
评价与监测 | 23篇 |
社会与环境 | 92篇 |
灾害及防治 | 2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3篇 |
2024年 | 56篇 |
2023年 | 52篇 |
2022年 | 57篇 |
2021年 | 47篇 |
2020年 | 36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36篇 |
2017年 | 61篇 |
2016年 | 65篇 |
2015年 | 62篇 |
2014年 | 87篇 |
2013年 | 90篇 |
2012年 | 68篇 |
2011年 | 119篇 |
2010年 | 71篇 |
2009年 | 75篇 |
2008年 | 74篇 |
2007年 | 56篇 |
2006年 | 53篇 |
2005年 | 39篇 |
2004年 | 44篇 |
2003年 | 44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6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Long-term stationary studies on the ecology of the northern mole vole (Ellobius talpinus Pall.), performed by the mark–recapture method from 1985 to 1997, have provided original data on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structure.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o reveal cyclic fluctuations of population size in this species, the period of three years should be taken as a unit of time for estimating the duration of one phase. The 12-year population cycle in E. talpinus has four distinct phases: an increase, a peak, a decline, and a minimum. At each phase, the popul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certain features of family structure, age composition, birth and death rates, and the composition of migrants. 相似文献
42.
自然生境中发生的厌氧氨氧化过程是继反硝化和好氧氨氧化后的又一条氮损失途径,对全球生态系统氮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但不同自然生态系统中存在不同种类的厌氧氨氧化微生物.通过阐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发生的生理机制,并对不同自然环境中发现的厌氧氨氧化功能微生物进行梳理,分析了厌氧氨氧化菌分布的空间异质性成因.结果表明,适量的无机氮可以促进厌氧氨氧化的发生,有机碳含量低和低氧条件更有利于厌氧氨氧化菌的生存且厌氧氨氧化的活性较高,这与厌氧氨氧化菌的化能自养代谢途径有着紧密的联系,低养分条件下反硝化菌的活性受到短暂抑制,促进了厌氧氨氧化的发生.同时,适当的高盐环境会提高厌氧氨氧化活性并促进厌氧氨氧化菌群落结构转变,高盐度环境下Scalindua属占优势,低盐度环境下Brocadia属更占优势.厌氧氨氧化菌对温度变化有很好的适应性,大部分厌氧氨氧化菌(如Scalindua属、Kuenenia属和Brocadia属)对于极端环境均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此外,悬浮颗粒物浓度、含水量等因素也会影响厌氧氨氧化菌的分布及其代谢活性.建议今后从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转录组学相结合的角度对自然环境中的厌氧氨氧化菌开展生理生态机理的研究,并探明厌氧条件下Fe3+、Mn4+、SO42-等电子受体与厌氧氨氧化过程的生物化学联系,以更好地应用于工程技术研究,并为生态环境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活性炭的再生及循环利用对降低吸附法治理含VOCs废气的成本、减少危废产生量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真空热再生法对吸附乙酸乙酯的活性炭进行了再生实验,考察不同再生温度及保温时间对活性炭再生效果的影响及真空热再生法对活性炭的循环再生性能。结果表明:活性炭的损失率随再生温度升高而增大,并且当再生温度<200 ℃时,活性炭损失率最大仅0.7%;在最佳实验条件(200 ℃并保温30 min)下,乙酸乙酯脱附率达到93.8%,再生后活性炭的平衡吸附量为108.1 mg/g。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显示,200 ℃以下的真空热再生对活性炭结构几乎无影响;300,400,500 ℃下真空热再生后活性炭的比表面积较新活性炭分别增加22,19,42 m2/g。在最佳再生条件下循环再生6次后,活性炭对乙酸乙酯的平衡吸附量达到新活性炭的97%,表明真空热再生法对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44.
利用复合生命周期对比评价方法,引入能量返还率、资源耗竭系数、环境影响负荷和生命周期成本4个参数,对煤和秸秆成型燃料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能源消耗、环境影响和经济性做了对比分析.同时,为了平衡能源、环境与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EEE(Energy,Environment,Economic)综合指标进行整体评价.结果表明,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与煤相比,秸秆成型燃料的能量返还率低、资源耗竭系数小.秸秆成型燃料的全球变暖潜值、酸化潜值、富营养化潜值、工业烟尘、粉尘潜值及固体废弃物潜值均比煤小,因此,秸秆成型燃料的环境影响负荷比煤小.秸秆成型燃料的EEE指标值比煤小79.8%,所以,从平衡生命周期能源消耗、环境排放和经济性角度出发,秸秆成型燃料具有替代煤的潜力.但是,秸秆成型燃料的生命周期成本比煤高,其大力推广需要政府的财政补贴. 相似文献
45.
岩溶地区土壤溶解有机碳的季节动态及环境效应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对桂林岩溶试验场土壤溶解有机碳(DOC)进行了逐月的观测,结果显示DOC是岩溶生态系统中活跃的有机碳组分,在岩溶地区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年中土壤DOC的变化特征表现为3个阶段:(1)3-7月,随气温升高、降雨量增加,土壤生物活性和新陈代谢能力极大提高,土壤溶解有机碳呈升高趋势;(2)8-11月,气温保持较高的水平,但降雨量偏低,土壤干燥,土壤微生物活性极大地减弱,土壤DOC质量分数全年最低;(3)12月至次年2月,随温度的降低,土壤生物活性逐渐降低,土壤DOC呈缓慢升高趋势,且与土壤微生物量碳之间存在互为消长的关系。土壤碳酸盐岩的溶蚀速率季节变化与土壤DOC之间存在负相关。文章还提出了岩溶地区土壤碳循环模式及DOC在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pollution prevention in Vietnam: the case of anthracite produc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oi Dinh Chinh Shabbir H. Gheewala Sbastien Bonnet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7,15(18):1768-1777
Using the concept of life cycle analysis, the whole life cycle of anthracite production in Vietnam was assessed and the environmental “hot-spots” were identified. These include (i) dust pollution at coal transfer points or piles in storage; (ii) noise pollution resulting from the usage of heavy equipment, and (iii) high volume of acid and turbid mine water discharged into the environment.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ptions were identifi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study which consists of wet treatment of dust, planning, collection and treatment of mine water, planting of trees for dust and noise reduction as well as minimization of erosion. Some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for pollution abatement from coal prod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anthracite production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47.
中国近海沉积物在生源要素循环中的功能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中国近海沉积物中生源要素的含量与其粒度、河流输入等诸多因素有关。一般沉积物粒度由粗到细 ,有机质含量由低到高 ,OC ,N ,P的含量递增 ,S和Si含量递减。沉积物的生物地球化学环境涉及到Eh ,pH ,温度 ,OC含量 ,Fe3 /Fe2 值 ,水动力条件 ,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和间隙水的S体系 ,以及生物扰动等因素 ,它们影响着沉积物中生源要素的早期成岩过程和循环。一般而言 ,中国近海沉积物—海水界面S2 -,HS-,H4SiO4,PO43 -,NH4 的扩散通量是从沉积物向上覆水 ,而SO42 -,HCO3 -,NO3 -,NO2 -的扩散通量从上覆水向沉积物中扩散。生物扰动对沉积物—海水界面生源要素的循环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8.
铅酸蓄电池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铅酸蓄电池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二次电池。铅酸蓄电池生命周期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评估从生产到废弃处理关键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可以为制定有效的管理政策提供科研支撑。目前,尚缺乏针对我国特色的铅酸蓄电池行业全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造成此行业的污染防治无据可依。因此,本研究针对铅酸蓄电池的生命周期进行评价,通过设定研究目的与范围、收集数据与分析清单、获得影响评价和解释结果,研究了铅酸蓄电池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铅酸蓄电池在生产环节的板栅浇铸过程和废弃处理环节的脱硫过程应属于管理中着重控制的部分。 相似文献
49.
电路板环境应力筛选方法效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论述了对设计、工艺成熟电路板组件的环境应力筛选方法,对比恒定高温、温度循环、温度冲击、振动及其组合筛选的筛选度,并进行效能比分析。通过对比各种应力对有较大共性的电路板组件筛选的分析,对GJB 1032进行适当裁减,提出了不少于10个温度循环加随机振动的筛选组合,以适应电路板板级筛选要求,提高效能比。 相似文献
50.
建筑安全管理的PDCA循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业生产的产品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建筑业也是一个危险性高、易发生事故的行业,是国家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的重点行业之一。近年来,建筑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和建筑施工现场的诸多不安全因素影响了整个建筑业效益的提高,也是建筑业及建筑施工现场不能吸引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原因之一。安全管理具有系统性、连续性等特点,本文将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建筑安全管理.探讨了建筑业安全管理的全新方法及其操作过程,借以降低建筑安全事故率,提高建筑业生产率,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