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3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710篇
安全科学   405篇
废物处理   35篇
环保管理   296篇
综合类   1514篇
基础理论   494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51篇
评价与监测   61篇
社会与环境   374篇
灾害及防治   19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81.
分别以硝酸盐、亚硝酸盐、氧气为电子受体,采用3组SBR反应器培养除磷污泥,连续126d的稳定运行表明:以硝酸盐、亚硝酸盐、氧气为电子受体除磷污泥对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8%, 78.7%, 87.4%,出水TP平均浓度分别为0.758, 0.931, 0.632mg/L.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电子受体除磷污泥的相似性与菌群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硝酸盐,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污泥具有近似的菌群结构,与好氧除磷污泥菌群结构差异较大.基于各样品主导OTUs序列的系统发育关系及其比例的分布,主导微生物主要可以分为5个簇.通过序列比对,在97%的序列相似度条件下,种泥中聚磷菌与聚糖菌序列比例为0.716%与0.368%,以硝酸盐、亚硝酸盐、氧气为电子受体除磷污泥中聚磷菌与聚糖菌序列比例分别为1.78%, 2.53%, 4.80%与1.44%, 1.32%, 30.9%,厌氧-缺氧条件有利于抑制聚糖菌.亚硝酸盐为反硝化除磷污泥电子受体时潜在公共卫生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82.
腐殖质的光化学降解及其对环境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腐殖质是地表环境中最重要的有机组分,也是生态环境中最主要的吸光物质之一,对环境污染物的形态、迁移、毒性和生物可利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综述了腐殖质的结构特征和光化学降解反应过程和机理,指出腐殖质的光敏化和光化学降解过程对环境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归宿有重要的影响。通常,腐殖质的光敏化作用在低质量浓度下,尤其在一定铁离子的协同作用下可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但高质量浓度的腐殖质由于其本身的吸光作用以及参与自由基的竞争则抑制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腐殖质的光化学降解过程降低了环境体系的pH和腐殖质的分子量、破坏了腐殖质的芳环结构、改变了紫外和可见光区域的吸收等,导致其与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结合能力的下降,造成水体或颗粒态中游离的污染物质量浓度增加,对生态系统将造成更大的危害。目前对腐殖质和环境污染物本身的光化学降解机理已较为清晰,今后应加强对自然水体或土壤系统中腐殖质光化学降解的影响因素,腐殖质光化学降解过程中结构特性的变化机理,以及腐殖质的结构特性与环境污染物结合性质之间的构效关系等方面的研究。特别是随着平流层臭氧空洞的增加,增强了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强度,研究紫外线增强对腐殖质和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以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可进一步深刻理解太阳光辐射对污染物环境行为和归宿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3.
吴涛  耿云芬  柴勇  郝佳波  袁春明 《生态环境》2014,(10):1586-1592
藤本植物生活环境的时空变化较为剧烈,为适应异质性生境常表现出较大的可塑性,其形态解剖结构及光合生理特征被认为能很好地体现对异质生境的适应。为了明确藤本植物叶片结构和光合作用对不同生境光强的响应策略,以木质藤本三叶爬山虎(Parthenocissus himalayana)为对象,采用光合仪测定和解剖显微观察的方法研究了哀牢山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林的林外(全光照)、林缘(遮荫)和林内(荫生)3种自然生境中三叶爬山虎的叶片解剖结构和光合生理特征的变化,以期阐述三叶爬山虎对不同光环境的生态适应能力及策略,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及群落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从林内到林外随着生境光强增加,叶片厚度(157.77~299.17μm)、上表皮厚度(21.30~28.40μm)、栅栏组织厚度(30.83~124.65μm)、栅栏组织细胞面积(430.95~652.97μm2)显著增大(P〈0.01),栅栏组织细胞长度(29.23~49.54μm)和周长(86.58~155.17μm)、下表皮厚度(16.14~19.01μm)、气孔长度(24.13~27.10μm)和气孔密度(86.20~129.41个·mm-2)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栅栏组织细胞宽度(19.67~22.81μm)在3种生境中无显著差异。叶片解剖结构性状的平均可塑性值为0.37,其中最大值是栅栏组织细胞长度(0.67),最小值是气孔长度(0.11)。光饱和点(201.27~1299.17μmol·m-2·s-1)、光补偿点(3.86~29.88μmol·m-2·s-1)、饱和光强最大光合速率(2.20~12.03μmol·m-2·s-1)、暗呼吸速率(0.17~2.19μmol·m-2·s-1)、CO2补偿点(83.01~237.26μmol·m-2·s-1)、饱和CO2最大净光合速率(2.07~25.49μmol·m-2·s-1)、光呼吸速率(0.36~7.57μmol·m-2·s-1)、初始羧化效率(0.006~0.035μmol·μmol-1)随着生境光强的增高呈上升趋势,而表观量子效率(0.067~0.031μmol·?  相似文献   
484.
利用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XAFS)对老化过程中土壤中铜的分子形态进行初步表征。以硫酸铜、氧化铜和硫化铜的X射线吸收扩展边结构(EXAFS)谱为参比,对土壤样品中Cu的EXAFS谱进行拟合,得到不同老化阶段与参比物质相对应的结合态Cu的百分含量,并与连续提取法表征进行比较。XAFS分析结果表明,老化阶段土壤样品中铜的主要结合形态是CuSO_4,同时还有部分CuS,基本不含有CuO。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中CuSO_4百分含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CuS百分含量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与连续提取法研究结果中其可交换态的百分比下降,残渣态上升的趋势相似。  相似文献   
485.
486.
ISM在事故原因层次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复杂系统结构特征的分析方法和模型,对事故原因进行分类,将事故的9类常见原因分为5类,通过事故原因之间的影响关系,可生成达成矩阵,从而明确了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并对同一层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关联分析,该项研究为事故预防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对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87.
介绍了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探讨了企业安全文化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企业安全文化的层次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488.
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比较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事故指挥系统为框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以指挥、运作、计划、后勤保障和财务五大部门为主体的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组织架构和职责功能,提出了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运行机制,为完善我国事故应急救援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9.
地下水的致灾效应及异常地下水流诱发地质灾害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地下水是诱发和触发近地表地质灾害的最主要因素,在地质灾害评价、预测与防治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灾害过程中地下水的地质-力学作用一般原理和规律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提出了地质体水敏性和水敏结构的概念,尤其对地下水的化学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结合具体实例,揭示了两类典型的极端情况下地下水触发地质灾害的特殊机理。一类是大型顺层滑坡发生过程中的地下水的“水垫-楔裂”效应;另一类是深埋长隧道中,地下水在高强度水头压力作用下的“劈裂”效应。两类效应在西南地区斜坡地质灾害和深埋长隧道的修建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490.
讨论了黄冈长江干堤堤身土质状况,对黄冈长江干堤堤基土层结构进行了分类。通过渗流计算提出了黄冈长江干堤典型断面堤基防渗加固处理措施。针对黄冈长江干堤堤基土层结构的特点,提出了黄冈长江干堤堤基防渗加固处理的原则,黄冈长江干堤加固的重点是堤基的防渗加固处理,应根据渗流计算的结果,考虑到堤防周围的地理、地质环境及人文社会因素,通过方案比较确定出合理的堤基防渗加固方案。由于黄冈长江干堤所在堤段的堤基透水层一般为砂壤土和粉细砂,因此黄冈长江干堤不宜于采用排渗井或减压沟进行堤基防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