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35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茂名高岭土矿的高蛉石,有序度高,晶粒细小(<2微米),沿α、b轴横向连结,无书册状、蠕虫状的大集晶,SiO_2/Al_2O_3值接近高岭石的理论值,Fe_2O_3、TiO_2等杂质含量低于0.5%,并可加工分离,为当前有开发前景的优质涂布原料。  相似文献   
22.
文章结合多种技术手段对青岛即墨温泉盆地第四纪沉积物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在即墨温泉典型沉积物(矿泥)中,含有大量石膏、岩盐等与高矿化温泉地热水密切相关的自生矿物,以直隶小旋螺为代表的腹足类陆生软体动物化石和以土星介为代表的节肢动物介形虫化石在远离温泉喷口处大量分布,而在喷口附近缺失。根据胶东地区现有温泉与温泉沉积物的渊源关系,建立温泉沉积物对隐伏地热资源的标识性特征。  相似文献   
23.
以天然沸石为载体,采用FeCl3水解法制备用于磷吸附的载铁沸石(β-FeOOH-Z),优化β-FeOOH-Z的制备条件,包括FeCl,溶液浓度、负载pH值、负载时间、负载温度和烘干温度,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β-FeOOH-Z及其磷吸附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β-FeOOH-Z的优化制备条件为:FeCl3溶液浓度1mol/L、负载pH值6、负载时间24h、负载温度25℃和烘干温度60℃。优化制备条件下,100-120目沸石的载铁量为100.2mg/g,铁的负载率为18%,其磷吸附量为7.68mg/g,比天然沸石提高79.6%。XRD分析结果表明,β-FeOOH-Z中的杂质元素较天然沸石减少,并有效负载β-FeOOH;制备条件对β-FeOOH-Z的成分有较大影响,FeCl,溶液浓度较低、负载温度和烘干温度过高均使β-FeOOH-Z中含有α-Fe2O3,并导致其磷吸附效率降低。FTIR分析结果表明,β-FeOOH-Z的表面羟基在其吸附磷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羟基与磷酸根离子的配位交换是β-FeOOH-Z吸附磷的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4.
粉煤灰的改性及其在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实验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对粉煤灰进行改性,并用改性粉煤灰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改性前后粉煤灰的表面结构和主要晶相组成进行分析,同时考察其在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中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改性后粉煤灰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增大,吸附能力增强。通过比较,吸附能力最强的改性粉煤灰是将引发剂A与粉煤灰以质量比为1∶9的比例混合,在800℃下恒温焙烧2 h所制得的改性粉煤灰,该改性粉煤灰对垃圾渗滤液中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可达到67.3%和87.3%,相对于改性前去除率提高了96.0%和57.8%。  相似文献   
25.
鸟粪石循环利用处理高氨氮废水的热解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循环利用鸟粪石处理高氨氮废水,探讨了鸟粪石煅烧与加碱热解的脱氮率,利用电镜扫描(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2种热解产物进行了分析。鸟粪石煅烧条件为:温度100~225℃,时间1~5 h;加碱热解条件为:温度60~95℃,时间0.5~4 h,加碱量OH-∶NH4+摩尔比值0.4~1.5。结果表明,虽然XRD分析显示2种热解产物都已失去鸟粪石的特征峰,但是鸟粪石加碱热解效果更好,最佳热解条件为:加碱量OH-∶NH4+摩尔比值1,温度90℃,时间2 h,鸟粪石脱氮率95%以上;加碱热解产物表面为多孔状,完全失去了晶体结构;煅烧热解鸟粪石脱氮率仅为80%左右,热解产物晶体结构破坏不完全。鸟粪石在最佳条件下热解循环处理高氨氮废水,可循环使用6次,氨氮去除率80%以上,出水磷浓度小于8 mg/L。  相似文献   
26.
CuO/AC脱硫剂吸硫后 ,其中的 CuO即转化成 CuSO4,需对其进行再生 .本文分别考查以 Ar气氛和 H2 气氛还原再生后脱硫剂二次脱硫活性的变化 ,并通过 TG、TPR和 XRD等表征再生过程 .结果表明 :Ar气氛再生实际为载体 C对 CuSO4的还原 ,最佳再生温度为 400℃ ;H2 气氛再生时 ,最佳温度为 250℃ ;即使在最佳温度下 ,再生后的脱硫活性仍低于新鲜脱硫剂 ,可能源于还原生成的 Cu微晶在较高温度下发生的明显聚集 .  相似文献   
27.
王雷  金宜英  聂永丰 《环境科学》2009,30(11):3399-3404
针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高钙含量特征,在室温下采用CO2对焚烧飞灰在液固比(L∶S)为0.25∶1的条件下进行加速碳酸化处理,考察加速碳酸化处理对焚烧飞灰中重金属(As、Cd、Cu、Zn、Sb、Pb)浸出特性的影响.焚烧飞灰XRD分析表明,加速碳酸化处理后飞灰中的Ca(OH)2和CaClOH衍射峰消失,而CaCO3的衍射峰增多,且强度增加.加速碳酸化处理后飞灰中铅的形态发生了改变,并且能够检测到铜的化合物.TG/DTA分析表明,焚烧飞灰在440℃之前增重达到5.70%,SEM-EDS分析证实了Ca(OH)2(s)+CO2(g)→CaCO3(s)反应的发生.焚烧飞灰加速碳酸化处理后的TCLP浸出实验表明,碳酸化时间在2 h内,重金属的浸出浓度除Cd保持不变外都显著下降;而当碳酸化时间超过50 h后,重金属的浸出浓度除Pb外普遍高于飞灰未经碳酸化处理时的浸出浓度.  相似文献   
28.
为探究普朗铜矿湿喷混凝土技术应用中出现的喷层强度低、易开裂等问题原因,针对水灰比、养护温度2个因素对湿喷混凝土强度发展规律展开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湿喷混凝土的微观形貌、EDS和XRD进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湿喷混凝土强度增长关键因素;水灰比越大,硬化水泥石浆体内孔隙越多,混凝土强度越低;温度和水灰比通过影响水化反应造成界面过渡区不同程度微缺陷,是影响混凝土强度根本原因。通过提高养护温度、优化配比及改进施工工艺,改进后喷层28 d强度提高约30%,生产效率提高约8%。  相似文献   
29.
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the organic complex concentration on the adsorption of herbicide (acetochlor) at the surface of the organic modified montmorillonite. In this work, natural montmorillonite from Bogovina (Boljevac municipality, Serbia) was used for organic modification. Cation-exchange capacity of this montmorillonite was determined using a methylene blue method (86 mmol/100 g of clay). Montmorillonite has been modified first with NaCl and then with hexadec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HDTMA-bromide) organic complex. Saturation of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CEC) was 50%, 100%, and 150%. Changes in the properties of the inorganic and organic montmorillonite have been examined using the X-ray diffrac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batch equilibrium method. Montmorillonite modified with HDTMA-bromide demonstrated higher uptake of the herbicide, compared to the inorganic montmorillonite. Comparing the values Freundlich coefficients in batch equilibrium method,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adsorption of acetochlor decreased in the series: 0.5 CEC HM > 1 CEC HM > 1.5 CEC HM > NaM.  相似文献   
30.
絮凝剂PTSS的分子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聚硅酸和硫酸钛为原料制得絮凝剂聚硅硫酸钛(PISS),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貌,发现絮凝剂FISS呈现不同于聚硅酸球形颗粒状的分枝长链状结构,初步推测钛与聚硅酸发生了化学成键作用;通过红外光谱与X-射线衍射研究絮凝剂PTSS结构,证实钛与聚硅酸中的硅通过氧基成键.将该絮凝剂用于处理pH为8的模拟江水,在投加量(以钛离子计)为10 mg/L时,A254的去除率为70.9%,浊度去除率为99.3%,絮凝效果良好.测定不同pH下的Zeta电位,观察所形成絮体的形貌、测定絮体粒度分布以及观测红外光谱图均发现,絮凝剂PISS特殊的长链结构通过络合成键将模拟江水中的腐殖酸官能团带入絮体中,同时也通过吸附、网捕等作用将其余胶体颗粒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