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39篇
  免费   611篇
  国内免费   1894篇
安全科学   311篇
废物处理   51篇
环保管理   1377篇
综合类   4539篇
基础理论   924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327篇
评价与监测   461篇
社会与环境   1227篇
灾害及防治   324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309篇
  2021年   319篇
  2020年   303篇
  2019年   289篇
  2018年   284篇
  2017年   342篇
  2016年   412篇
  2015年   456篇
  2014年   334篇
  2013年   499篇
  2012年   535篇
  2011年   582篇
  2010年   421篇
  2009年   405篇
  2008年   375篇
  2007年   450篇
  2006年   494篇
  2005年   379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61篇
  2002年   258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11篇
  1975年   7篇
  1973年   11篇
  1972年   7篇
  1971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潮汐河流动态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目前采用的静态水态水质数学模型计算河流平均水环境容量的方法,难于满足感潮河流的动态水环境容量时变过程,且计算精度不高的情况,提出了潮汐河流动态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步骤,以满足感潮河流水质管理规划的需要。通过对某一感潮河流实际计算应用,表明这一新的计算方法在理论上与实践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72.
黄河流域河水氮污染分析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黄河水系干、支流1980-1990-1997-1999年河水氮污染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自流域上游至下游,各主要支流河水氮污染有增加的趋势,造成干流河水氮污染沿程亦呈增加的趋势;(2)点污染对黄河干、支流河水氮污染的贡献较大,但在1990-1997年间,流域河水氮污染的点源/面源之比有降低的趋势,干流潼关站河水中总氮的点源与面源之比由1990年的2.7降至1997年的1.8;(3)黄河干、支流河水氨氮、总氮的含量在1980-1990-1997-1999年间存在明显的加速上升趋势,主要是由流域废污水排放量和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973.
辽河三角洲的自然资源与区域开发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辽河三角洲有丰富的地上和地下资源,是农业综合开发和油田建设的重点地区。其区域资源开发以油田、稻田、苇田和虾田开发为核心,在土地利用主要做到全面规划与统筹兼顾;对淡水资源不足的问题要从开源与节流两方面来进行解决;对河口湿地景观生态系统要注意保护,发挥业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对河口湾水产资源更要加强保护与培育。  相似文献   
974.
城市工业水污染控制模拟系统的模型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工业水污染与工业活动的规模和结构紧密相关的事实,通过分析城市工业水污染经济学特征,依据环境经济学原理,建立城市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模型。并以决策模型为核心,将水污染排放模型。水环境质量模型以及水污染损失模型整合在系统中,构成城市工业水污染控制模拟系统的模型体系。最后,在分析了黄河流域典型城市-呼和浩特市的工业水污染状况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该市工业水污染特征的模型体系。  相似文献   
975.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 urban perspectiv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IntroductionUrbanareasthroughouttheworldareincreasinglyafocusofenvironmentalconcern.Theyareplacesofintenseandgrowingeconomicactivity.Inresponse,urbanpopulationsaregrowingrapidly.Itisestimatedthat,by2000,morethanhalftheworld○spopulationwillliveintow…  相似文献   
976.
1 IntroductionIntegratedenvironmentalassessment(IEA)isafundamentalmeansforcomprehensiveenvironmentalmanagementandforcoordinatingtherelationshipbetweeneconomicdevelopment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IEAaimstoidentifythemainenvironmentalproblemsinaregion…  相似文献   
977.
孤东油田系新开发的油田工程之一。 位于黄河入海口的滨海地带,自然环境复杂。其中,风暴潮、黄泛和河口蚀退等不利的灾害因素,对油田安全生产的威胁比较突出。在掌握这些灾害因素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影响程度的基础上,相应地提出了加固油田堤防工程、河口海岸工程等环境保护对策的意见。  相似文献   
978.
介绍呼和浩特市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体制和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分析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管理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79.
Black carbon (BC) in surface sediments from Henan section of Yellow River and Huaihe River, China, was determined. Average content of BC in Huaihe River was 0.33%, higher than that in Yellow River (n?=?23) with mean value of 0.15%.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BC in Yellow River and Huaihe River were similar, namely that tributaries had higher BC content than main stream. In addition, BC content in the mainstream of Yellow River and Huaihe River decreased with altitude. The BC content presente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clay (r?=?0.672; p?<?0.01) content in Yellow River, while neither did in Huaihe River. The ratio of BC/TOC ranged from 1.8–57.4% (median 29.6%), evidencing pyrogenic fossil fuel source of BC in Yellow River. Relatively low values of BC/TOC in Huaihe River (5.3%–28.8%, median 7.5%,) reflected that the origin of BC is from burning of biomass. In addition, Pearson rank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BC was in strong correlation with lighter PAH in Yellow River, while BC was in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heavier PAH in Huaihe River. The ratio of BC/TOC indicated that BC in Yellow River mainly came from fossil fuel combustion, while BC in Huaihe River was primarily from biomass burning.  相似文献   
980.
讨论了以河道底泥和生活污泥为原料烧制陶粒比表面的测定原理、方法和结果,并对生活污泥添加量、粘结刑添加量和烧结温度对陶粒比表面的影响作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