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20篇 |
免费 | 2467篇 |
国内免费 | 23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83篇 |
废物处理 | 251篇 |
环保管理 | 135篇 |
综合类 | 2471篇 |
基础理论 | 834篇 |
污染及防治 | 1196篇 |
评价与监测 | 35篇 |
社会与环境 | 13篇 |
灾害及防治 | 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5篇 |
2024年 | 100篇 |
2023年 | 135篇 |
2022年 | 161篇 |
2021年 | 175篇 |
2020年 | 161篇 |
2019年 | 194篇 |
2018年 | 203篇 |
2017年 | 257篇 |
2016年 | 348篇 |
2015年 | 306篇 |
2014年 | 242篇 |
2013年 | 430篇 |
2012年 | 376篇 |
2011年 | 272篇 |
2010年 | 233篇 |
2009年 | 236篇 |
2008年 | 158篇 |
2007年 | 192篇 |
2006年 | 196篇 |
2005年 | 105篇 |
2004年 | 90篇 |
2003年 | 97篇 |
2002年 | 68篇 |
2001年 | 64篇 |
2000年 | 44篇 |
1999年 | 41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32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74年 | 2篇 |
1971年 | 1篇 |
196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Zr—Fe双组分复合除砷吸附剂的优化制备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发现,铁氧化物或铁的羟基氧化物对As(V)有较好的吸附性能,而锆氧化物或锆水合氧化物则对As(Ⅲ)有优异的吸附选择性,但其使用的pH通常要在〉9的条件下。通过简单的共沉淀法制备了Zr-Fe双组分复合吸附剂,在制备过程中通过优化制备条件如:沉淀剂浓度、金属离子总浓度、金属离子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吸附剂价格等因素,最终合成出了对As(V)和As(Ⅲ)都具有良好吸附能力的吸附剂。这种吸附剂在中性条件下对As(V)和As(Ⅲ)的最大吸附量为62mg/g和118mg/g。 相似文献
62.
Chuang CL Chiang PC Chang E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03,10(1):6-8
An activated carbon bed adsorption process is influenced by the adsorbents' characteristics,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VOC) characteristics, and process conditions. In the literatures, the adsorption processes of the adsorbents and VOCs were usually considered to be in equilibrium. In this study, the VOC adsorption processes by activated carbon were considered to be a kinetic process, i.e. they are not in equilibrium. Then, isothermal adsorption curves and a small column experiment were simulated. 相似文献
63.
64.
活性炭纤维吸附废水中对硝基苯酚及其脱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新型高效吸附剂——活性炭纤维吸附废水中对硝基苯酚,对其吸附和脱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并对动态吸附一脱附进行了稳定性实验。在最佳的吸附条件下,装填4g活性炭纤维可处理含对硝基苯酚1000mg/L的废水1400mL,出水对硝基苯酚浓度〈2mg/L,达到国家综合污水一级排放标准,活性炭纤维有效吸附量可达349.87mg/g。在最佳脱附条件下,脱附率〉99%,并可从高浓度脱附液中回收对硝基苯酚。稳定性实验表明,吸附-脱附性能稳定,采用活性炭纤维吸附处理对硝基苯酚废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5.
柱生物曝气法吸附处理含铬废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复合生物吸附剂FY01与活性污泥作为吸附材料,探讨了柱式生物曝气法对高浓度含铬电镀废水的生物吸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FY01性能稳定,耐进水pH冲击能力较强。当进水pH=2—5、流速为500mL/h时,10gFY01和5g活性污泥联合处理60.4mg/L含铬电镀废水2h后,铬的去除率达78%以上;在4℃冰箱和23—28℃实验室保存50d的FY01对铬的去除分别在78%~83%和77%-84%之间。柱式生物曝气吸附法对含铬废水的处理效果理想,运行稳定。串联处理2000mL总Cr、Cu^2+和COD浓度分别为60.4、4.51和48.2mg/L的电镀废水2h后,去除率分别高达92.1%、99.2%和71.4%。 相似文献
66.
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对有机物质甲苯的吸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2种超高交联聚苯乙烯吸附树脂NDa99与ZH-04对甲苯的静态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288~293 K和研究的浓度范围内,ZH-04、NDa99对甲苯的吸附平衡数据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吸附为放热过程,适当降低温度有利于吸附,并计算了甲苯在ZH-04和NDa99树脂上的吸附焓变、自由能变和熵变,对吸附行为进行了合理的解释,为废水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7.
The study of Pb(II) binding to the system humic acid/goethite in acidic medium is reported in the present paper. From a macroscopic point of view, we have constructed the experimental sorption isotherms (usin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and compared them with the prediction of the additivity rule. It is found that this system presents positive deviations, that is, the amount sorbed is about an order of magnitude higher than predicted. Apart from this, microscopic and structural aspects have also been studied using in situ and ex situ infrared spectroscopy.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resence of Pb(II) increases the amount of humic acid bound to the oxide. It is proposed that proton displacement due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umic substances and the oxide, along with the formation of ternary complexes with the Pb(II) cation bridging the oxide and the humic substances (Type A complexes), cause the deviation from additivity. 相似文献
68.
pH对活化前后废弃铁铝泥吸附不同种磷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研究了300℃热活化前后的给水厂废弃铁铝泥(R-FARs和H300-FARs)对正磷酸盐、聚磷酸盐和有机磷酸盐的吸附动力学特性,并考察pH对不同磷吸附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pH对不同磷吸附动力学过程的影响趋势相似,即低pH有利于吸附。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更真实地反映不同磷在R-FARs和H300-FARs的吸附动力学行为,由拟合结果可知焦磷酸盐和六肌醇磷酸盐的初始吸附速率相对较大,而甘油磷酸盐最小;且活化作用明显提高了不同磷的初始吸附速率,并减弱了pH对初始吸附速率的影响。不同磷的吸附速率受到液膜扩散、颗粒内扩散和吸附反应三者共同控制,其中吸附反应是主要的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69.
用锯木屑作为吸附材料,0#柴油为吸附对象进行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木屑对纯油、水中浮油的吸附以及吸油后的木屑在水中的漂浮性能;并以木屑粒径、木屑投加量、振荡频率、油膜厚度为研究指标,设计了5因素4水平的正交实验,考察了各因素对0#柴油的吸附量、去除率以及木屑漂浮率的影响并对优化条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实验研究范围内,木屑对水中柴油的吸附速度极快,1min即可达到饱和,饱和吸附量为8.08g/g;木屑在水中漂浮性能良好,静态时经72h漂浮,漂浮率维持在92%左右;振荡频率为150r/min时,72h内漂浮率维持在68%以上;最佳吸油条件组合为吸附剂粒径10~20目,振荡频率120r/min,木屑投加量0.7g,油膜厚度1.65mm。 相似文献
70.
活性炭纤维对水中微囊藻毒素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活性炭纤维对水中微囊藻毒素MC—LR的吸附,研究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活性炭纤维对MC—LR的平衡吸附量在相同温度下随MC-LR初始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并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最大吸附量达246μg/g。不同温度条件下,活性炭纤维对MC-LR的吸附均较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通过热力学分析发现,△H=15.7kJ/mol、△G〈0、△S〉0,表明该吸附是自发的、吸热的过程,温度升高有利于吸附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该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吸附反应速率受颗粒内扩散和液膜扩散共同影响。活性炭纤维经再生后,平衡吸附量变化较小,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