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0篇 |
免费 | 116篇 |
国内免费 | 29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0篇 |
废物处理 | 7篇 |
环保管理 | 245篇 |
综合类 | 416篇 |
基础理论 | 301篇 |
污染及防治 | 97篇 |
评价与监测 | 73篇 |
社会与环境 | 67篇 |
灾害及防治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33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52篇 |
2014年 | 48篇 |
2013年 | 63篇 |
2012年 | 46篇 |
2011年 | 68篇 |
2010年 | 52篇 |
2009年 | 58篇 |
2008年 | 39篇 |
2007年 | 58篇 |
2006年 | 62篇 |
2005年 | 37篇 |
2004年 | 39篇 |
2003年 | 38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37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4篇 |
1975年 | 2篇 |
1972年 | 1篇 |
197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932.
不同水生植物对污水处理厂尾水的生态净化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瑞斌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5(6):504-508
通过构建小型水生生态系统,研究了旱伞草、美人蕉、伊乐藻、金鱼藻4种植物对太湖流域污水处理厂尾水中氮、磷等指标去除效能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水生植物对污水中的氮、磷等均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其中挺水植物旱伞草和沉水植物金鱼藻的综合净化效能较强,综合净化能力从强到弱顺序依次为金鱼藻、旱伞草、伊乐藻、美人蕉。 相似文献
933.
934.
氨氮是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的国控指标之一,为评估不同流域的氨氮基准差异性,以七大流域(松花江流域、辽河流域、海河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水质参数对氨氮毒性的影响,借鉴US EPA(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水环境基准技术方法,分夏季和非夏季2种情况推算了各流域氨氮水生生物基准值. 结果显示:①流域和季节的不同导致氨氮基准值的差异均很明显,不同流域的氨氮基准值差异可超过6倍,同一流域不同季节的氨氮基准值差异可超过2倍. ②淮河流域夏季和非夏季氨氮基准值均为最低,夏季氨氮急、慢性基准值分别为0.37和0.06 mg/L,非夏季分别为0.81和0.15 mg/L. ③氨氮暴露生态风险初步评估结果表明,珠江流域风险较小;松花江流域、辽河流域、长江流域次之;黄河流域风险较大;海河流域和淮河流域风险最大,海河7个断面中有2个存在高风险,淮河27个断面中16个存在高风险. 根据各流域不同季节氨氮基准值及氨氮暴露生态风险的差异,建议对不同流域、不同季节实行差异化管理. 相似文献
935.
武汉东湖水生植被重建及水质改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普遍存在的水体富营养化及水生植被衰退引起水生态系统崩溃和水质恶化,受损湖泊进行水生植被(特别是沉水植被)的修复/重建被认为是改善湖泊水质和湖泊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研究在严重富营养化的东湖水果湖边建立的围隔中开展,采用多种措施对围隔的底质和水质进行适当改善,依据自然湖泊中水生植被分布和植物种类组成的特点,选用14种常见的土著水生植物在该区进行移栽与群落构建。经过水生植被的重建,所移栽的14种水生植物全部存活,并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植被群落,而且经过随后4个月的水质监测,发现植被重建后围隔内的水质得到显著改善,尤其是水的色度、透明度和叶绿素含量改善最为明显,与围隔外(即东湖I站)相比,围隔内除NO3-外湖水中的各种营养盐含量以及底泥中TP的含量都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以TPW降幅最大;PCA分析发现构建的植物群落结构主要受水体的TPW、氨氮浓度、电导率、水下消光系数以及底泥的TPS影响;pH、COND、ORP、TPs、DO、碱度、Kd、PO43-、NO3-、TPW和DIC这些主要的环境梯度对构建的水生植物群落中各层片上的各种优势物种体内TN、TP含量影响最大。总而言之,本研究实现了水体从浊水态向清水态的快速转换。这一结果表明在富营养湖泊中通过建立围隔,采用化整为零的策略逐步恢复水生植被是一个可行方案。此外,增加水生植物物种多样性可以增加植被恢复的成效。 相似文献
936.
太湖流域水生态功能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生态风险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太湖流域及其一级水生态功能区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遥感影像解译获得的2005年和2008年土地利用分类图等为基础数据,基于土地利用类型比例变化、转移矩阵、GIS叠加分析、土地利用综合转换速率、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和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生态风险效应系数等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太湖流域及其不同一级水生态功能区的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及其变化特征,在计算相关中间参数的基础上,从景观尺度计算得到了太湖流域及其不同一级水生态功能区景观生态风险值,并在此基础上对太湖流域及其不同一级水生态功能区景观生态风险差异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分析了各区景观生态风险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效应关系,从而为流域不同水生态功能区差异化水生态保护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37.
~(31)P-NMR分析湖泊植物和藻类有机磷方法优化及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不同的提取剂和固液比提取湖泊水生植物和藻类中的藻类有机磷(P_0),并进一步采用液态核磁共振(~(31)P-NMR)技术分析其组成特征.结果表明:采用0.5mol/L NaOH+25mmol/LEDTA提取剂,并控制固液比为1:60可获得最优的P_0提取效果;~(31)P-NMR分析测试过程中,设置延迟时间(D1)为5s,扫描分析时间为15h(约扫描24000次)可获得较好的谱图.通过以上实验方法,分析水生植物和藻类中磷均由正磷酸盐、单酯磷、二酯磷及焦磷酸盐组成,其中P_0可分别占总磷(TP)的34-21%~53.36%和31.27%~72.96%.单酯磷是水生植物和藻类P_0的主要组分,其平均含量可占P_0的92%和83%;二酯磷含量均较少,占TP的0~6.65%;藻类体内焦磷酸盐含量可达水生植物的35倍. 相似文献
938.
使用海水进行水产品加工的企业所排放的废水盐度、氨氮浓度高,在此环境下,微生物的活性受到影响,增长速度慢,产率系数低,处理难度较大,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水解酸化 两级生物接触氧化"处理高盐度水产品加工废水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对Cl-浓度平均8000mg/L的高盐度水产品加工废水,系统对COD、SS、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超过了88%、90%、85%,出水COD、SS、氨氮分别低于100mg/L、70mg/L、15mg/L,出水完全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39.
为研究水生经济植物湿地对洱海流域低污染河水的处理效果,在洱海北部罗时江入湖河口建设了面积为2 hm2水生经济植物湿地,其中水生经济植物包括4种水生蔬菜——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水芹菜〔Oenanthe javanica (Blume) DC〕、茭白〔Zizania latifolia (Griseb.) Stapf)〕,3种药用植物——香茶菜〔Rabdosia amethystoides (Benth.)〕、灯心草(Juncus albesens)、水菖蒲(Acorus calamus L.)和1种观赏植物——美人蕉(Canna indica L.). 结果表明:湿地对TN、TP、NH3-N、NO3--N均具良好去除效果,近3个月运行期间,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6.4%、60.3%、60.4%和73.2%;但该湿地对CODMn的平均去除率仅为5.0%. 不同湿地水生经济植物表现出了不同的水质净化能力,其中TN平均去除效率表现为水芹菜>香茶菜>美人蕉>茭白>空心菜>薄荷,TP平均去除效率表现为水芹菜>薄荷>美人蕉>香茶菜>空心菜>茭白. 研究表明,水生经济植物湿地对低污染河水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在洱海流域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40.
Surface water methane (CH4) and nitrous oxide (N2O) concentrations and fluxes were investigated in two subtropical coastal embayments (Bramble Bay and Deception Bay, which are part of the greater Moreton Bay, Australia). Measurements were done at 23 stations in seven campaigns covering different seasons during 2010–2012. Water–air fluxes were estimated using the Thin Boundary Layer approach with a combination of wind and currents-based models for the estimation of the gas transfer velocities. The two bays were strong sources of both CH4 and N2O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egree of saturation of both gases between them during all measurement campaigns. Both CH4 and N2O concentrations had strong temporal but minimal spatial variability in both bays. During the seven seasons, CH4 varied between 500% and 4000% saturation while N2O varied between 128 and 255% in the two bays. Average seasonal CH4 fluxes for the two bays varied between 0.5 ± 0.2 and 6.0 ± 1.5 mg CH4/(m2·day) while N2O varied between 0.4 ± 0.1 and 1.6 ± 0.6 mg N2O/(m2·day). Weighted emissions (t CO2-e) were 63%–90% N2O dominated implying that a reduction in N2O inputs and/or nitrogen availability in the bays may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bays' greenhouse gas (GHG) budget. Emissions data for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systems is still scarce. This work found subtropical bays to be significant aquatic sources of both CH4 and N2O and puts the estimated fluxes into the global context with measurements done from other climatic region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