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4篇 |
免费 | 24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6篇 |
废物处理 | 1篇 |
环保管理 | 22篇 |
综合类 | 91篇 |
基础理论 | 23篇 |
污染及防治 | 4篇 |
评价与监测 | 12篇 |
社会与环境 | 22篇 |
灾害及防治 | 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基于特征的井工开采土地破坏程度特征因子选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特征概念基础上,论述了在半干旱山区土地复垦特征因子选取的原则,并对各特征因子进行了定量化研究,确定了土地破坏程度的特征因子定量分级指标。 相似文献
202.
The research examines the street's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that are influenced by the culture in the city of Mashhad, Iran as a case study. It is evident that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traditional street have mostly eroded the cultural value of the urban environment. The techniques used for data collection include literature review, in-depth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and field observation. The research outcome indicated, firstly, the street's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were influenced by culture and shaped the street form and function as a corridor to the Holy Shrine, a significant Iranian landmark. It is indicated that culture is a way of life influencing the physical appearance, activities and behavioural aspects that these are important to support human needs, therefore to create a sense of place. Secondly, culture, in line with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would enhance the uniqueness of the street and its cultural value to support distinctiveness of the street environment. The third finding proves that cultural aspects have a significant role in activating public life and increasing the attractiveness of the street. 相似文献
203.
204.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造成了重大损失.本文试图通过介绍地震的地质构造与深部地球物理场特征及现场考察、调研、交流、分析来寻找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205.
江西省大湖塘石门寺矿区超大型钨矿的发现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江西省武宁县大湖塘石门寺超大型钨矿的成功勘查是我国地质找矿工作的重大发现。矿化类型划分为细脉浸染型、隐爆角砾岩型和石英大脉型。前者占总储量的74%,该类型以晋宁晚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为容矿围岩,以燕山中期酸性深成至浅成花岗岩为成矿母岩。矿体厚大且产状平缓,大致平行于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与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株顶部的接触面分布,以外接触带为主(Ⅰ1矿体),水平投影面积1.50km2,单工程最大厚度389.33m,平均厚度143.67m,平均品位0.193%,厚度变化系数63.7%,品位变化系数115.8%。工业矿物主要为白钨矿、黑钨矿、黄铜矿、辉钼矿。矿石组构类型主要有结晶结构、交代结构、细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常见近矿围岩蚀变为黑鳞云母化、云英岩化、绿泥石化,成因类型属岩浆期后高中温热液矿床,工业类型可划归为细脉浸染型白钨矿。石门寺矿区以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为容矿围岩的细脉浸染状白钨的发现,改变了以往只专注评价石英大脉型黑钨矿的找矿思路,为矿区及九岭矿集区实现钨多金属找矿突破指明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6.
为了研究融雪剂对道路绿化植物的影响,以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 Thunb)为研究材料,研究了其在3种融雪剂(JLR-01、LBR-4、芦笛一号)不同施用量影响下的生长量和生理特性。结果表明:随着融雪剂LBR-4和芦笛一号的施用量的增大,大叶黄杨叶片的相对生长量和株高相对生长量、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效率(WUE)、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随之减小,而低施用量的融雪剂JLR-01对大叶黄杨生长量、Pn、WUE和Tr有促进作用。随着融雪剂作用时间的延长,3种融雪剂的Pn和WUE也随之减小,Tr则是先减小后有所增大。当融雪剂施用量较小和胁迫时间较短时,Pn下降是因为气孔关闭;而当施用量较大和胁迫时间较长时,Pn下降是因为叶肉同化能力下降;3种融雪剂对大叶黄杨的胁迫程度由大到小的次序为:芦笛一号>LBR-4>JLR-01;大叶黄杨对3种融雪剂施用量的忍耐阈值在80 g.m-2左右,大叶黄杨对施用LBR-4和芦笛一号的耐受时间阈值大约为3周,对施用JLR-01的耐受时间阈值为3周以上。 相似文献
207.
大灰斗脉冲喷吹袋式除尘器是新型除尘设备。阐述了其大灰斗、长滤袋、在线清灰及脉冲清灰装置等技术特点,介绍了其节能、节约占地、作业率高、运行管理费和成本低等技术优势,并对其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8.
209.
为探究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夏季大气中的O3污染成因,基于2022年6月园区大气超级站的监测数据,较为全面地分析了O3污染来源、水平及二次生成潜势等。结果表明:2022年6月园区O3超标天数占比为34.5%,共计10 d,污染严重程度为2018—2022年同期最高水平(151 μg/m3);分析4个污染过程发现,高温低湿、静稳天气易诱发O3污染事件,结合污染天气象条件发现,当温度>25℃且相对湿度< 75%时极易发生O3污染;污染天VOCs组分贡献率主要受芳香烃、烯烃及烷烃影响,其中邻二甲苯、甲苯、间-对二甲苯是O3管控的关键活性物种;后向轨迹聚类分析显示,园区O3污染主要受到上海、江西和苏南本地气团输送的影响,主导轨迹出现概率分别为30%、27%和24%,其余小部分时段可能受到来自中国北部和东部的下沉气流影响。为科学管控园区夏季O3污染,应加强监测并协同管控本地关键VOCs物种。 相似文献
210.
为探讨太湖附泥藻类时空分析及与N、P等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季节采取太湖不同湖区表层沉积物,采用常规理化分析方法测定环境中的氮、磷含量及其他理化指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分析附泥藻类光合色素叶绿素a (Chl.a)、叶绿素b (Chl.b)、岩藻黄素(Fuco)及玉米黄素(Zea)含量。结果表明:太湖水体及表层沉积物N、P浓度空间差异明显,水体中TN、TP及总溶解性磷均表现为梅梁湾>贡湖湾>胥口湾,且空间差异显著(P<0.05),而胥口湾表层沉积物中TP及Fe-P含量显著低于梅梁湾及贡湖湾(P<0.05)。太湖附泥藻类生物量(Chl.a)及3种特征色素含量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从空间上看,Chl.a最高值出现在贡湖湾,其值为(12.79±3.69)μg/g,最低值出现在胥口湾,其值为(2.46±1.14)μg/g。在秋季及夏季,贡湖湾附泥藻类Chl.a及3种特征色素含量高于梅梁湾,梅梁湾又高于胥口湾;在春季,梅梁湾附泥藻类Chl.a高于贡湖湾及胥口湾。从季节上看,附泥藻类Chl.a与特征色素Chl.b变化一致,梅梁湾与胥口湾在春季较高,夏季和秋季相对较低;贡湖湾则是秋季较高,春季和夏季次之。从特征色素的比例来看,太湖各湖区附泥藻类优势种群为硅藻及蓝藻。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太湖附泥藻类生物量及特征色素时空异质性与太湖沉积物磷含量密切相关,尤其是沉积物无机磷含量,为进一步研究附泥藻类生态学功能,以及深入探求太湖富营养化治理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