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4篇 |
免费 | 24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6篇 |
废物处理 | 1篇 |
环保管理 | 22篇 |
综合类 | 91篇 |
基础理论 | 23篇 |
污染及防治 | 4篇 |
评价与监测 | 12篇 |
社会与环境 | 22篇 |
灾害及防治 | 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苏州城市化进程对降雨特征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城市下垫面的改变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共同作用使大气边界层的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城市地区的降雨。位于太湖流域平原水网地区的苏州城市化发展迅速。在分析了苏州城市化发展进程的特点及1953~2000年降雨时间序列特征基础上,采用同时期城区(苏州站)与郊区(望亭站)雨量横向对比、城市化发展不同时期同一站雨量纵向对比的方法,研究了城市化对该地区降雨量、降雨年内分配、降雨发生次数等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城市化对年雨量、汛期雨量和最大日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作用,其中对最大日雨量的影响最显著;受城市化影响,降雨年内分配有集中的趋势;城市化使不同类型降雨发生次数均增加,其中对暴雨发生次数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2.
33.
三峡水库主要入库河流氮营养盐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9,他引:18
以2004~2005年的三峡水库3条主要入库河流(长江、嘉陵江、乌江)中的水文、水质的调查数据为依据,研究了三峡水库入库河流中主要的水文变化特征、氮营养盐的季节性分布规律及其形态组成.结果表明,3条入库河流的流量、流速呈现季节性变化,三峡水库入库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值已处于水华暴发的危险范围内,很容易发生水华.3条入库河流中总氮含量年均值都在1.55~2.15 mg/L之间,总体偏高,乌江武隆断面的总氮浓度最高,嘉陵江北碚断面次之,长江朱沱断面最低,并且3条河流丰水期水体中总氮含量均高于枯水期,说明非点源对氮污染影响较大;溶解态无机氮(DIN)是总氮的主要存在形式,而其中又以硝酸盐氮(NO3--N)为主,平均占到DIN的70%以上.氮素污染多以还原态氨氮(NH4 -N)的形式排入水体,经过硝化作用,NH4 -N氧化成亚硝酸盐氮(NO2--N),然后再氧化成稳定的NO3--N,并且消耗掉水体中大量的氧.入库河流水体中的NO3--N主要来自农田径流、城市污水、城市径流以及淹没土壤的释放,NH4 -N的来源主要是城市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少量的生活垃圾和船舶废水. 相似文献
34.
脱介作业是选煤工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为降低脱介筛因长期满载荷运转引发的故障,采用基于小波变换-能量特征提取的算法,实时检测和诊断脱介筛。通过自适应修正阈值和改进阈值函数优化小波阈值去噪算法;对正常工作状态及故障状态的脱介筛声音信号进行小波分解,阈值去噪后提取重构信号的能量特征;分析低频子带部分,求解不同状态下的主次频率能量比,进行脱介筛故障诊断。结果表明:改进小波阈值去噪算法的修正准确率提升约10%;小波分解重构信号的低频子带部分能量高于其他子带,对该子带的分析具有代表性;低频子带故障情况的主次频率能量比远高于正常情况,可以实现脱介筛故障诊断;试验结果相较于传统故障诊断方法,诊断准确率提高约5%。 相似文献
35.
为研究酞酸酯(PAEs)的环境行为及其生态风险,特选择有近30年废塑料处理历史的莱州市沙河镇珍珠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集了26个0~10 cm表层沉积物样品与8个10~30 cm底层沉积物样品,采用GC-MS测试了被USEPA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的6种PAEs含量,分析其污染水平、空间分布、表层与底层沉积物中PAEs含量差异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酞酸酯总含量(∑_6PAEs)范围为nd~39.36 mg·kg~(-1),平均含量为10.42 mg·kg~(-1);DEHP含量范围为nd~35.90 mg·kg~(-1),平均含量为9.46 mg·kg~(-1),占∑_6PAEs的90.8%.底层沉积物中酞酸酯总含量(∑_6PAEs)范围为nd~97.11 mg·kg~(-1),平均含量为21.64 mg·kg~(-1);DEHP含量范围为nd~93.9 mg·kg~(-1),平均含量为20.4 mg·kg~(-1),占∑_6PAEs的94.1%.底层沉积物中DEHP与DnOP的贡献率较表层高,但表层沉积物中各类PAEs及∑_6PAEs含量高于底层沉积物.在空间特征上,PAEs与废塑料处理产业集中区域密切相关,同时显示出与河道动力学相关的不均衡性.生态风险评价显示,该地PAEs污染具有较大的不可接受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36.
利用1960—2020年长江流域126个气象站点的降雨数据,采用滑动t检验法确定长江流域各站点的雨季起讫时间和雨季降雨量的时空分布规律,揭示了长江流域雨季特征变化与海表温度及大气环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长江流域的雨季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以及雨季降雨量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和空间变化特征。从空间分布上看,雨季特征具有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带状分布规律;从时间变化规律上看,雨季特征具有明显的波动性。雨季特征的变化规律与海表温度及太平洋北部的反气旋密切相关,升高的海表温度会导致长江流域雨季开始时间延迟、结束时间提前以及降雨量减小,研究结果对掌握长江流域雨季特征与海表温度的遥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We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detection of features in the presence of clutter for spatio‐temporal point patterns. In previous studies, related to the spatial context, Kth nearest‐neighbor distances to classify points between clutter and features. In particular, a mixture of distributions whose parameters were estimated using an expectation‐maximization algorithm. This paper extends this methodology to the spatio‐temporal context by considering the properties of the spatio‐temporal Kth nearest‐neighbor distances. For this purpose, we make use of a couple of spatio‐temporal distances, which are based on the Euclidean and the maximum norms. We show close forms for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of such Kth nearest‐neighbor distances and present an intensive simulation study together with an application to earthquakes. 相似文献
38.
为了解废旧塑料处置活动对区域水体的影响,采用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对河北省某废旧塑料处置地沉积物中16种PAEs(phthalate esters,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特征和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研究样地的w(∑16PAEs)为0.527~102 μg/g, 平均值为18.9 μg/g,其中,DEHP〔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是PAEs最主要的污染单体,平均占w(∑PAEs)的66.6%. 对该处置地的污染物源分析表明,沉积物中PAEs主要来源于废旧塑料回收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排放. 沉积物中w(DEHP)(14.2 μg/g)和w(DBP)(1.41 μg/g)(DBP为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均超过各自环境风险限值(ERLs),w(DIBP)(DIBP为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超过了美国华盛顿州颁布的沉积物质量警戒限值(0.610 μg/g). 研究显示,沉积物中DBP对鱼类的生态风险及DEHP对藻类和鱼类的生态风险水平不可接受,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9.
利用2013年至2015年北京城区黑碳气溶胶(下文统称为\"BC\")和PM2.5观测资料,结合地面气象观测资料、ECMWF边界层高度再分析资料和FNL/NCEP不同高度风速再分析资料,讨论了BC质量浓度及其在PM_(2.5)质量浓度中所占比例(下文统称\"黑碳占比\")的季节、月、日变化特征,并通过计算北京城区BC浓度与不同高度风速的相关矢量,分析了气象条件和外来输送对北京城区BC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研究时段内北京城区BC浓度平均值为(4.77±4.49)μg·m~(-3);黑碳占比为8.23%±5.47%.BC浓度和黑碳占比在春、夏季低,秋、冬季高,其日变化特征在4个季节均为\"白天低夜间高\"的单峰型特征.随着PM_(2.5)浓度的升高,BC浓度增大,黑碳占比减小.当北京地区风向为东北、东北偏东、东南和西南偏西(主风向)时,BC浓度与风速和边界层高度均呈反向变化,即随风速和边界层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另外不同季节BC浓度随风速变化的临界值及其变化速率不同.冬季高BC浓度时段,北京城区BC浓度在低层大气的关键影响区分别位于河北南部与山东交界地区以及河北西北部与山西内蒙交界地区;高空关键影响区主要位于北京以西的河北西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地区. 相似文献
40.
姜杰 《安全.健康和环境》2020,(3):38-41
采用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对聚丙烯装置环管反应器反应温度、转化率对初温的安全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初温在72~74℃的范围属于反应器的温度敏感区域,超过74℃则进入温度极敏感区域,可引起反应器堵塞、出料泵过载,严重时可造成非正常停车、甚至超压爆炸事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