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23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从加速老化试验方法、胶接结构老化规律研究以及界面脱黏数值模拟3个方面回顾了过去对于胶接结构老化脱黏行为的相关研究。重点介绍了模拟老化的各类人工加速试验方法,常用的针对老化加速试验的寿命评估模型,以及胶接结构老化后材料性能退化的规律研究。还介绍了采用虚拟裂纹闭合技术(VCCT)、内聚力模型(CZM)以及渐近损伤方法(PDM)模拟结构脱黏行为的研究现状。最后,对胶接结构老化脱黏行为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32.
夏至  屈文山  窦涛  李晓峰 《化工环保》2013,33(6):565-567
以硅溶胶为黏结剂,将粗孔硅胶、聚乙二醇、拟薄水铝石、ZSM-5晶种导向剂捏条成型,采用干胶转化法制备得到了无黏结剂ZSM-5分子筛。XRD和SEM等表征方法的结果显示,采用干胶转化法制备得到的ZSM-5分子筛的相对结晶度较高,具有200nm左右的小晶粒构成的自支撑结构。采用无黏结剂ZSM-5分子筛吸附剂进行甲苯吸附-脱附实验,该吸附剂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对甲苯的脱附性能优于活性炭。  相似文献   
33.
34.
锌精矿造粒、焙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实施清洁生产,采用几种粘结剂进行造粒试验,对成粒矿进行静态焙烧试验,提出造粒和焙烧试验工艺条件及参数,为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试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5.
焚烧法是气田含油污泥处理的主要方法。文章分析了气田含油污泥的性质和特性,气田含油污泥处理方法及存在问题,对气田含油污泥焚烧性能优化机理、提高旋转窑焚烧炉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以降低污泥含水率在30%以下和控制焚烧炉预热温度500℃以上为主要措施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36.
聚硅酸铁(PSF)混凝剂硅铁反应过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付英  于水利  杨园晶  芦艳 《环境科学》2007,28(3):569-577
以水玻璃、硫酸亚铁及氯酸钠为原料,用共聚法制备不同Si/Fe比的聚硅酸铁(PSF)混凝剂(PSF0.5、PSF1、PSF3分别指Si/Fe摩尔比为0.5、1、3),同时监测制备过程中pH的变化,并就不同共聚反应时间的样品,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紫外吸收(UVA)扫描法、透射电镜法(TEM)、光子相关光谱法(PCS)及红外光谱法(IR)对其反应过程的微观品质进行多方面表征.结果表明,PSF是硅铁反应的共聚物,而不是简单的原料复配.不同Si/Fe比的PSF具有不同的硅铁成键速度、成键方式及成键稳定性,低Si/Fe比主要生成以Si—O—Fe—O—Fe—O—Si键络合的物种,而高Si/Fe比主要生成以Si—O—Fe—O—Si—O—Si键络合的物种,Fe—O—Fe键的形成速度快并且与Si—O—Fe键的形成可能有相互促进作用,而Si—O—Si键(硅酸聚合)形成速度慢并且与Si—O—Fe键的形成可能有相互阻碍作用,Fe—O—Fe键的稳定性比Si—O—Fe或Si—O—Si键差.对于PSF中硅铁不同成键模式的分析为合成高性能、高稳定性的硅酸铁类混凝剂以及为优势形态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7.
桦木硫酸盐木素的改性及树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陈克利  任承霞 《环境化学》1999,18(5):464-470
本文对桦木硫酸盐木素的改性及其在酚醛树脂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利用单因素法对木素硫改性进行分析时,其最佳条件为:硫用量5%,碱用量4%,最高温度260℃,保温时间15min。改性后木素甲氧基含量由原来的18.81%变为11.84%。利用改性及未改性木素取代苯酚合成木素酚醛树脂时,当两种木素分别取代60%的苯酚,使用桦木为单板时,基胶合强度虽然低于同样条件下酚醛树脂在胶合强度,但仍能达到国标  相似文献   
38.
不同晶型锰氧化物去除水中亚甲基蓝染料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蔡冬鸣  任南琪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2):1971-1976
利用溶液法和固态合成法制备α、β、γ和δ晶型粉末二氧化锰,借助等电点测定技术、颗粒计数仪、傅立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并通过静态吸附平衡实验考察了上述物质对水溶液中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δ二氧化锰去除染料的能力相对最强,试验条件下染料去除率达99.0%,脱色能力受pH变化的影响也最小;其脱色机理可能是染料中的N原子与二氧化锰表面羟基形成的氢键作用,以及静电吸引的叠加,其中氢键去除占主导地位.其它晶型的二氧化锰只在强酸性时存在表面羟基;故只在强酸性时有良好的脱色能力.pH值是影响去除染料能力的关键因素,脱色能力随pH值的变化规律因晶型而异,体系温度和颗粒分布也对去除能力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9.
40.
The solubility data for a series of non‐hydrogen bonding, monosubstituted benzenes in binary mixtures of water and non‐hydrogen bonding cosolvents is presented.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log solubility and fraction cosolvent is obtained, therefore the estimation of solubility in mixed solvents by a log‐linear relationship can be attained. Slight positive or negative deviations from predicted solubility values are seen at high volume fractions of cosolvents. These deviations are attributed to the cosolvent‐water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