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7篇
  免费   3076篇
  国内免费   2444篇
安全科学   407篇
废物处理   280篇
环保管理   1244篇
综合类   7213篇
基础理论   1396篇
环境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407篇
评价与监测   580篇
社会与环境   541篇
灾害及防治   42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526篇
  2023年   600篇
  2022年   647篇
  2021年   611篇
  2020年   593篇
  2019年   540篇
  2018年   525篇
  2017年   588篇
  2016年   636篇
  2015年   645篇
  2014年   626篇
  2013年   809篇
  2012年   837篇
  2011年   801篇
  2010年   519篇
  2009年   446篇
  2008年   394篇
  2007年   436篇
  2006年   416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91.
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   总被引:157,自引:14,他引:157  
能源消费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的急剧增长以及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很难改变,因此,碳排放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幅度的增加。本文基于碳排放量的基本等式,采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weight Divisia method,LMD),建立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定量分析了1995-2004年间,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变化对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济发展对拉动中国人均碳排放的贡献率呈指数增长,而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对抑制中国人均碳排放的贡献率都呈倒“U”。这说明能源效率对抑制中国碳排放的作用在减弱,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的抑制作用难以抵销由经济发展拉动的中国碳排放量增长。  相似文献   
592.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加剧,企业逐渐认识到将气候变化问题上升到企业战略高度的重要性.在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中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企业自主减排的动力不足,这不仅需要外部激励,更需要企业具有内生性动力.而只有依靠企业运行机制的修整和改良才能在根本上激励企业减排的自发性.企业内部碳交易市场的构建就能起到这个作用——它将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基于“总量管制和排放交易”理念,建立企业内部碳交易市场,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权的重新分配和交易.它具体包括三个互为联系的子市场,即碳信用市场、碳项目市场和现碳交易市场,各子市场的良好运作也需要三重保障,即减排基金的合理构建、产权的明晰和监督机制的完善.通过构建内部碳交易市场,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权在企业内部的市场化运作,提高温室气体排放权的利用效率,从而减少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保障企业抓住气候变化带来的战略机遇,规避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93.
Based on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theory,the authors choose provincial panel data of China in 1990 2007 and adopt panel unit root and co-integration testing method to study whether there is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for China’s carbon emissions.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carbon emissions per capita of the eastern region and the central region of China fit into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but that of the western region does not.On this basis,the authors carry out scenario analysis on the occurrence time of the inflection point of carbon emissions per capita of different regions,and describe a specific time path.  相似文献   
594.
西安市大气中多环芳烃的季节变化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安市2009年6月-2010年5月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TSP)和气态样品进行了连续采样,利用GC—MS对16种PAHs进行分析。∑PAHs浓度(气相+颗粒相)范围为39.93~1032.46ng/m^3,平均值为197.34ng/m^3;其中,冬季大气中∑PAHs浓度最大,相对浓度的范围为31.21%~72.98%,而夏季的浓度最小;检测出16种2~6环的PAHs,其中以3—4环为主。利用特征分子比值法和因子分析进行源解析,发现研究区PAHs的主要来源为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通过苯并(a)芘(BaP)等效毒性(BEQ)和苯并(a)芘等效致癌浓度(BaPE)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西安大气中PAHs的毒性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特别是秋季和冬季大气中PAHs对人类的健康存在较大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595.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具有同根同源性,但具体治理中减污降碳的协同效果尚不明确。以浙江省11个设区市为研究样本,对环境空气质量和二氧化碳(CO2)排放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16—2020年浙江省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CO2排放总量仍处于增长阶段。11个设区城市PM2.5年均浓度降幅在26%~41%之间,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下降趋势不明显,大部分城市呈现碳排放增加、NO2浓度下降的特征,只有杭州和温州两市呈现碳排放总量和NO2、PM2.5浓度协同下降的趋势。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设区市呈现NO2浓度与碳排放相关性较大、协同性强,PM2.5浓度与碳排放相关性较小的特点。进一步通过减污降碳协同定量评价分析表明,浙江地区在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和温室气体减排已表现出一定成效,但各设区市因产业结构、环境基础条件、协同程度等不同导致减污降碳综合绩效有明显差异。从源头减排实现...  相似文献   
596.
海河流域农村非点源污染现状及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污染排放系数法估算了2008年海河流域农村生活源、畜禽分散养殖、农田化肥流失3个主要农村非点源COD、TN、TP和NH3-N 4种污染物的排放量,并对其排放强度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河流域农村非点源污染源排放COD、TN、TP和NH3-N总量分别为2435826, 3042079, 540568, 1798760t/a,平均排放强度分别为11.10, 13.97, 2.98, 8.28t/(km2·a).海河流域内河北省的3个农村非点源的4种污染物排放量均居首位,农村居民生活源对海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贡献最大,是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最主要的对象;子牙河水系农村非点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最大,而徒骇马颊河水系排放强度最大,是海河流域内污染最严重的水系,其首要非点源污染源是山东省的农村生活源.流域内非点源污染排放量和排放强度均呈现区域性分布,山区和平原区分别呈现出低污染等级和高污染等级.  相似文献   
597.
利用静态箱法研究了夏季降雨对上海市城市草坪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晴天上海市城市草坪是N_2O和CO_2的源,CH_4的汇;降雨会削弱N_2O和CO_2排放,使得草坪由CH_4的汇转变为排放源。N_2O通量在晴天和雨后分别为1.37±3.47和1.06±2.67μmol/(m2·h),CO_2通量在晴天和雨后分别为13.33±8.59和6.46±2.61mmol/(m~2·h),CH_4通量在晴天和降雨后分别为-0.08±3.77和0.22±6.27μmol/(m~2·h)。明暗箱对比实验显示,草坪生态系统能有效缓解土壤对大气N_2O和CO_2的贡献。N_2O和CO_2通量与光合有效辐射和温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CH_4和二者相关性不显著。降雨通过降低光合作用和温度,间接削弱城市草坪CO_2和N_2O的排放。降雨可能通过提高含水率抑制城市草坪对CH_4的吸收,促进其排放。  相似文献   
598.
不同类型填料的三维电极/Fenton试剂法处理苯酚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类型填料对三维电极/Fenton试剂法处理苯酚模拟废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活性炭填料对苯酚去除率有很大影响,粒炭不适合做粒子电极,采用5.0 mm柱炭处理效果较好;采用石英砂与活性炭混合填料的处理效果比单一活性炭填料好,但苯酚去除率提高不明显;电解槽反应器中按比例投加涂膜活性炭和活性炭混合填料能明显提高苯酚去除率;当涂膜活性炭与活性炭体积比为1,2时,苯酚去除率最高,达96.8%.  相似文献   
599.
炭纤维载体固定床厌氧发酵启动运行效果实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开发高效率、抗冲击性能强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沼气发酵技术为目的,用传统的 UASB反应器作为对照,研究了以炭纤维为生物膜载体的固定床厌氧反应器的启动运行效果。反应器进口废水 COD 为 5 000 mg/L, 水力停留时间 (HRT) 由213 h 逐步缩短为35 h,进水有机容积负荷(OLR)由0.56 kg COD/ (m3·d)提到3.45 kg COD/(m3·d)。结果表明,固定床反应器厌氧发酵的效率比对照高,出水 pH 值也比对照稳定;运行到第 50 d 时,固定床厌氧反应器和对照的 COD去除率分别由第 7 d 的36.56%和33.58%上升到87.9%和62.6%;固定床厌氧反应器的容积比产气率最高为1.16 m3/(m3·d),累计产气量为415.59 L,而对照的容积比产气率最高值仅为0.31 m3 /(m3·d),累计产气量为 71.66 L,前者最高容积比产气率和累计产气量分别是后者的3.74倍和5.78倍。固定床厌氧反应器的启动速度、COD 去除率和产甲烷效率显著地高于对照反应器。  相似文献   
600.
三氯生在碳纳米管上的吸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胡翔  赵娜  魏杰 《环境工程学报》2009,3(8):1462-1464
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已成为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新的环境问题。采用碳纳米管(CNTs)对水溶液中的三氯生进行吸附处理,考察了碳纳米管粒径及用量、温度、pH、振荡时间等因素对三氯生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碳纳米管能快速吸附水中的三氯生,粒径较小的碳纳米管可获得较高的三氯生去除率;低温有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pH在6.5~7.0时,三氯生的去除率可达97%。三氯生在碳纳米管上的吸附可以很好地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