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7篇
  免费   591篇
  国内免费   2334篇
安全科学   195篇
废物处理   235篇
环保管理   442篇
综合类   4043篇
基础理论   716篇
环境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775篇
评价与监测   154篇
社会与环境   396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284篇
  2021年   253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259篇
  2018年   270篇
  2017年   270篇
  2016年   326篇
  2015年   344篇
  2014年   336篇
  2013年   555篇
  2012年   575篇
  2011年   533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304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951.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罗晓虹  王子芳  陆畅  黄容  王富华  高明 《环境科学》2019,40(8):3816-3824
探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的粒径分布、稳定性及有机碳在各粒径团聚体中的分布规律,以期为重庆地区土壤结构的改善及土壤有机碳库的维持及提高提供依据.以重庆市北碚区6种土地利用方式(针阔叶混交林、竹林、果园、旱地、水田和荒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湿筛法对土壤进行粒径分组,对比分析了6种土地利用方式处理下土壤团聚体和团聚体有机碳在0~20、20~40、40~60和60~100 cm土壤剖面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结构和肥力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在0~100 cm土层土壤的各粒径团聚体中,6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团聚体粒径均以 0. 25 mm为主;其中,竹林 0. 25 mm团聚体含量最高,其次是荒草地,旱地与果园含量最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 25~2 mm的粒径团聚体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28. 78%~50. 08%),而0. 053~0. 25 mm和0. 053 mm的粒径团聚体主要集中在40~60cm土层.在整个土壤深度内,竹林和荒草地的土壤团聚体MWD和GMD均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即二者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较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呈极显著正相关(r=0. 569,P 0. 01),在0~100 cm土层中,土壤0. 25~2 mm和0. 053 mm粒径的有机碳含量较高,其中0. 25~2 mm的最高,平均含量为56. 54 g·kg~(-1).除旱地土壤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在20~40 cm土层内最高,其他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各粒径团聚体内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表现出显著的表层富集现象.总体上,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竹林和荒草地在各土层中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较好,且在各土层中,竹林土壤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52.
燃煤锅炉颗粒物化学组成排放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收集了兰州市不同吨位燃煤锅炉颗粒物排放样品,分析并评估了锅炉烟气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碳质组分、水溶性有机物(WSOC)以及多环芳烃(PAHs)的排放水平、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SO_4~(2-)、Cl~-和Ca~(2+)是燃煤锅炉样品中最主要的水溶性离子,分别占水溶性离子总和的35. 13%、23. 16%和22. 20%.不同吨位燃煤锅炉样品的OCEC及其热解成分谱较为相似,OC1、OC2、OC3、OC4、EC1、EC2和EC3分别占TC的1. 04%、8. 26%、20. 09%、6. 78%、51. 08%、7. 09%和5. 66%,其中EC1的含量最高,是最主要的碳质组分. WSOC/TC和WSOC/OC分别为0. 09±0. 07和0. 23±0. 12,且不同吨位锅炉之间差异较大.菲(Phe)、芘(Pyr)和苯并(k)荧蒽(Bk F)是PAHs的3个主要成分,分别占PAHs总和的16. 69%、11. 93%和10. 66%.不同吨位燃煤锅炉所排放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OCEC以及WSOC均与锅炉吨位大小无明显线性相关,随着吨位的增加PAHs轻组分含量减小.  相似文献   
953.
地膜覆盖对稻-油轮作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位于西南大学农业部重庆紫色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内的稻-油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覆膜和对照(不覆膜)处理下稻油轮作CO2、CH4和N2O排放特征进行了为期1 a的原位观测.结果表明,稻-油轮作农田CO_2、CH_4和N_2O排放通量均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且2种处理下这3种温室气体的季节变化模式相似.覆膜处理下稻-油轮作农田全年CH_4排放量为(46. 14±13. 40) kg·hm~(-2),相比于对照处理下的(18. 61±2. 05) kg·hm~(-2),提高了147. 93%(P 0. 05),但覆膜对CO_2和N_2O的排放影响并不显著,覆膜及对照处理下CO2年排放量分别是(-47. 54±2. 11) t·hm~(-2)和(-47. 60±2. 19) t·hm~(-2),N2O年排放量分别是(18. 94±4. 74) kg·hm~(-2)和(23. 14±3. 68) kg·hm~(-2).覆膜和对照处理下GWP值分别为-41. 16 t·hm~(-2)和-40. 95 t·hm~(-2),表现为大气温室气体的吸收汇,但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54.
易成豪  秦伟  陈湛  文湘华 《环境科学》2019,40(9):4143-4151
以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聚己内酯(PCL)和聚羟基丁酸戊酸酯(PHBV)作为反硝化缓释碳源和微生物载体,利用清水释碳和批式反硝化试验选出适用于再生水反硝化深度脱氮生物滤池的可生物降解碳源滤料,通过比较与分析碳源滤料的表面形态及物质特性和附着微生物的群落特征揭示其性能优越的原因.结果表明,PHBV反硝化启动时间短,反硝化速率高,剩余有机物浓度低,相比PCL具有更稳定持续的反硝化效果.原因是其表面粗糙,且含有大量C—O和CO等亲水性基团,易于微生物附着和降解利用;其表面附着的微生物种类多样,其中发硫菌属(Thiothrix)、假单胞属(Pseudomonas)、菌胶团属(Zoogloea)、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脱氯菌属(Dechloromonas)等优势菌属均具有异养反硝化功能.因此,PHBV更适合作为再生水反硝化深度脱氮生物滤池的碳源滤料.  相似文献   
955.
张浩 《四川环境》2011,(4):31-35
根据2009年常州市老运河及支流(污染企业)的水体污染物调查资料,分析了老运河的水质状况,并计算了各河段的氨氮通量。由氨氮通量确定各支流(污染企业)的氨氮贡献。结果表明,关河西段对老运河全程氨氮浓度上升的贡献率最高,占38.9%,其次是凤凰河,江苏新亚化工有限公司对老运河全程氨氮浓度上升的贡献率占9.2%,其余污染企业对老运河的氨氮贡献率均甚小。最后在分析主要支流污染来源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水污染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56.
文章通过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沙生灌木的成分分析,基于生命周期法(LCA),定量论证了沙生灌木直燃发电开发模式对环境的影响和推广的可行性,指出相比石油等传统能源,这种模式具有较大的潜在效益,对于我国发展绿色替代能源,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57.
介绍了燃煤电厂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CO2减排技术路线和适合燃煤电厂的CO2捕集技术,调查了对当前燃煤电厂捕碳项目和清洁煤技术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958.
为认识东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地区大气中痕量元素的组成特征和污染信息,利用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2008年10月采自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雪坑中24个样品中可溶性痕量元素Al、Ba、Co、Cr、Cu、Li、Ni、Sb、Sr、U、V、Fe、Cd、Zn和Pb的浓度进行了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痕量元素的浓度最大值和最...  相似文献   
959.
杨欣  赵子剑  唐玉莲 《环境化学》2011,30(8):1493-1499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ZrO2,将其混合在石墨粉和碳纳米管(CNTs)中,利用硅油做粘合剂,制得一次性有机磷农药(OPs)检测碳糊电极(CNTs/ZrO2│CPE),并对水中甲基对硫磷(MP)进行了检测.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荧光光谱(XRFS)表征电极的制备过程,采用循环伏安(CV)法和方波伏安(SWV)法...  相似文献   
960.
Total forest carbon (C) storage is determined by succession, disturbances, climate, and the edaphic properties of a site or region. Forest harvesting substantially affects C dynamics; these effects may be amplified if forest harvesting is intensified to provide biofuel feedstock. We tested the effects of harvest intensity on landscape C using a simulation modeling approach that included C dynamics, multiple disturbances, and successional changes in composition. We developed a new extension for the LANDIS-II forest landscape disturbance and succession model that incorporates belowground soil C dynamics derived from the CENTURY soil model. The extension was parameterized and calibrated using data from an experimental forest in northeastern Wisconsin, USA. We simulated a 9800 ha forested landscape over 400 years with wind disturbance combined with no harvesting, harvesting with residual slash left on site (‘standard harvest’), and whole-tree harvesting. We also simulated landscapes without wind disturbance and without eastern hemlock (Tsuga canadensis)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detrital quantity and quality on C dynamics. We estimated changes in live C, detrital C, soil organic C, total C, and forest composition. Overall, the simulations without harvesting had substantially greater total C and continued to sequester C. Standard harvest simulations had more C than the whole tree harvest simulations. Under both harvest regimes, C accrual was not evident after 150 years. Without hemlock, SOC was reduced due to a decline in detritus and a shift in detrital chemistry. In conclusion, if the intensity of harvesting increases we can expect a corresponding reduction in potential C storage. Compositional changes due to historic circumstances (loss of hemlock) may also affect forest C although to a lesser degree than harvesting. The modeling approach presented enabled us to consider multiple, interacting drivers of landscape change and the subsequent changes in forest 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