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5篇
  免费   668篇
  国内免费   1839篇
安全科学   490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1449篇
综合类   5319篇
基础理论   796篇
环境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308篇
评价与监测   567篇
社会与环境   1453篇
灾害及防治   348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303篇
  2021年   313篇
  2020年   309篇
  2019年   294篇
  2018年   263篇
  2017年   338篇
  2016年   427篇
  2015年   490篇
  2014年   366篇
  2013年   488篇
  2012年   652篇
  2011年   670篇
  2010年   450篇
  2009年   442篇
  2008年   425篇
  2007年   581篇
  2006年   582篇
  2005年   498篇
  2004年   376篇
  2003年   356篇
  2002年   309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237篇
  1999年   196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9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通过对WRF-Chem(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Coupled to Chemistry)环境模式模拟资料、HYSPLIT(HYbrid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 Model)前/后向气团轨迹资料、环境站监测资料,以及西安理工大学(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XUT)多波长激光雷达、米散射激光雷达、能见度仪、粒谱仪等观测资料的综合诊断,探讨了2019年1月初发生在西安的雾霾过程(记为首场雾霾)PM2.5组分、分布及传输特征,旨在为雾霾气溶胶研究提供有益的个例积累.定性、定量双重检验表明,Chem模式较成功复制了此次雾霾气溶胶过程.利用这些可靠的模式数据分析表明,PM2.5中碳气溶胶的主要组分为有机碳,约占85%,强盛期气溶胶各组分随高度增加均呈递减趋势,各组分近地面浓度最高.通过对两类不同方法获取的消光系数对比分析表明,相比于模式数据,激光雷达数据具有更高的垂直分辨率,因此,更善于描述消光廓线的细节特征.通过对多源资料的综合诊断最终揭示出,"北风涌"是雾霾消散的关键影响因子,沿铜川-西安-山阳一带存在着污染物传输的重要路径,雾霾由此体现出自北向南依次消散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2.
近50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冰川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冰川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重要的水资源,对该区农业建设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基于修订后的中国第一次冰川编目数据和最新发布的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冰川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现有冰川22523条,面积25516.80 km2,冰储量约2592.85 km3,分别占我国冰川相应总量的46.37%、49.22%和57.39%,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冰川储量最为丰富,共计2366.25 km3。(2)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冰川以面积<0.5 km2的冰川数量最多,共计15519条,占冰川总数量的68.90%;面积则以介于1~5 km2冰川为主,共计6833.71 km2,占冰川总面积的26.78%;各山系的冰川退缩海拔高度不同,面积减少速度在各个高度带均有差异。(3)近50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冰川面积共减少4527.43 km2,变化百分比为-20.88%,有3114条冰川消失,冰川冰储量损失约419.35 km3。(4)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冰川变化整体呈现自西向东加快趋势,减少速率整体上有自西南向东北加快趋势;冰川朝北消失数量大于朝南消失数量,东北方向面积减少最多,东南方向面积减少最快。(5)近50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有暖湿化趋势,冬季气温升高速率大于夏季且降水增加幅度小于夏季的气候组合模式,不利于冰川的积累从而导致冰川退缩;冰川发育规模对冰川退缩也有一定影响,但各山系冰川变化驱动力具有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73.
客观理解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2+26”城市)空气污染时空格局对于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遥感数据反演的PM2.5浓度产品,利用趋势分析法和重心分析法,揭示了京津冀城市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区2000~2015年大气污染时空格局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区域PM2.5平均浓度整体呈现出太行山脉区域较低,太行山脉以东较高的格局,城镇地区明显高于周边地区.(2)2000~2015年区域PM2.5年均浓度总体呈增加趋势,主要表现在2000~2007年,呈显著增加趋势的面积占全区的88.48%,之后呈稳定状态.(3)区域PM2.5污染重心位于衡水、邢台和德州3市交界处,区域北部大气污染较严重.本研究可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制定和措施实施提供参考与支持.  相似文献   
174.
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膜生物反应器是近年新发展起来的高效废水处理工艺。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膜污染机理研究的最新成果 ,介绍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展望了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5.
本文就我国“三同时”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剖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为我国进一步完善“三同时”制度,拓展“三同时”管理的内涵,制订有关“三同时”管理细则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6.
应用水质模型方法研究河流污染控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水质模型对河流污染控制进行研究,经济、方便、有效。讨论了水质模型方法的原理、必然性、种类、建立步骤和应用范围,并以黄浦江为例,对水质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77.
黄平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4):155-158
在分析国内外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EDSS)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来开发水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WEMDSS)的方法,并利用程序语言编制了广东省潭江的WEMDSS。实例研究表明,充分利用VB编程语言的特点,可以快速方便地完成WEMDSS的结构设计和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  相似文献   
178.
浦东新区城市生态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炜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6):251-252,256
以浦东新区为个案,提出了城市开发建设较为突出的城市平衡发展、河流治理、景观规划等方面的城市生态问题,并阐述了解决方法和对策。掌握并运用生态学原理,对于城市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9.
长江中下游稀土元素的水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中子活化分析技术同步研究了稀土元素在长江干流中下游水体各要素中的含量分布及其赋存形态。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在河水中以悬浮态为主,溶解态含量极微。溶解态在中下游各河段呈均匀分布,与不同地带的河流也基本一致。而悬浮态含量较高,变幅较大。各河段的悬浮物或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含量相近,悬浮物与沉积物中相应各稀土元素含量也基本一致。各河段悬浮物与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均为轻稀土富集、铕亏损型,各稀土元素赋存形态特征相似,均以结晶态为主,各形态所占比例的排序均为结晶态》有机结合态、铁锰氧化物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各稀土元素相对比较,中稀土元素Eu、Sm、Tb的结晶态较轻、重稀土的结晶态所占比例低、而其它态相反。  相似文献   
180.
本文通过笔者的调查及对辽河近三o年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得出了辽河新民段水生生物资源枯竭的原因是河水中溶解氧过低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