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30篇 |
免费 | 283篇 |
国内免费 | 49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62篇 |
废物处理 | 42篇 |
环保管理 | 1001篇 |
综合类 | 2352篇 |
基础理论 | 635篇 |
环境理论 | 2篇 |
污染及防治 | 108篇 |
评价与监测 | 190篇 |
社会与环境 | 806篇 |
灾害及防治 | 1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65篇 |
2022年 | 153篇 |
2021年 | 150篇 |
2020年 | 177篇 |
2019年 | 155篇 |
2018年 | 132篇 |
2017年 | 219篇 |
2016年 | 230篇 |
2015年 | 204篇 |
2014年 | 203篇 |
2013年 | 289篇 |
2012年 | 343篇 |
2011年 | 358篇 |
2010年 | 293篇 |
2009年 | 249篇 |
2008年 | 233篇 |
2007年 | 353篇 |
2006年 | 317篇 |
2005年 | 246篇 |
2004年 | 243篇 |
2003年 | 218篇 |
2002年 | 157篇 |
2001年 | 125篇 |
2000年 | 105篇 |
1999年 | 126篇 |
1998年 | 70篇 |
1997年 | 47篇 |
1996年 | 64篇 |
1995年 | 29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6篇 |
1975年 | 9篇 |
197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滨海湿地是全球环境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了解其海堤演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可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依据。利用1983年的1∶5万土地利用图和2001年的E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分析了1983年和2001年该区海堤的演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983年和2001年海岸带从南到北呈现由淤涨型向侵蚀型过渡的变化特征,海堤长度呈缩短状态;土地利用类型以光滩、耕地及盐田为主,变化趋势是盐田、芦苇地和耕地逐渐在增加,盐蒿滩、园林地逐渐在减少。通过分析,表明人类活动对滨海湿地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32.
土地利用及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图形信息特征分析——以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遥感影像资料为依据,运用地学信息图谱方法和Costanza的生态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在RS和GIS的支持下分析1996~2005年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土地利用及其生态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地利用转化过程以耕地-林地、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林地为主,其中耕地-林地相互转换最为剧烈,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具有较高的保留率,草地、未利用地和耕地具有较高的转换率;1996~2005年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增加314.543×107元,大面积的耕地、草地转化为生态价值系数较高的林地和水域是其主要原因;生态环境增值区域,耕地转化为水域的贡献率最大,为27.61%,生态环境减值区域,林地转化为耕地的贡献率最大,为3.761%。 相似文献
133.
滇池湖滨带湿生乔木湿地构建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以草本植物为主构建的湖滨湿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挺水植物繁殖速度快,生物量大,如每年不及时对死亡植株进行收割,会加快湖泊淤积速度,对湖泊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大面积湿地挺水植物的管护和收割,势必造成湿地管理强度和费用大幅提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重点介绍了在滇池草海湖滨带中以湿生乔木植物代替草本挺水植物的湖滨湿地构建技术现场试验研究成果,在湖滨带基底修复的基础上,选择垂柳、滇杨、中山杉、水杉、池杉和竹子等湿生植物开展现场试验,研究结果推荐适应能力较强、成活率较高和景观效果好的垂柳、中山杉为滇池湖滨带湿生乔木湿地构建的主要树种,为受损湖泊湖滨带生态修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4.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面临的政策性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对策,包括建设项目筛选优化、编制规划环评、落实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项目选址(线)努力避开环境敏感区,等等,从而有序、高效推进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工作. 相似文献
135.
本文根据煤矿建设项目的特点,分析了煤矿开采对建设期、运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煤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关注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36.
改良物质添加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同时也可能会导致土壤重金属累积.实验设置了对照(CK)、有机肥(OM)、聚丙烯酰胺+有机肥(PAM+OM)、秸秆覆盖+有机肥(SM+OM)、秸秆深埋+有机肥(BS+OM)和生物菌肥+有机肥(BM+OM)共6个处理方式,研究不同改良物质添加对滨海盐碱地土壤重金属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不同处理下土壤Cr、Cu、Ni和Pb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其中SM+OM和PAM+OM处理分别对Cr和Cu含量的影响最为显著,而BM+OM处理对Ni和Pb含量影响最为显著.与CK处理相比,改良物质添加后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显著上升,其中BM+OM处理效果最好;碱性磷酸酶活性呈现上升趋势,但上升程度较小;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变化.冗余分析表明前两轴累积可解释酶活性变异特征的70.3%,单一重金属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重要性大小依次为:Ni>Cu>Cr>Pb. 相似文献
137.
为探究丹江口库区土壤中微塑料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通过对果园、旱地、水田和湿地进行土壤样品采集,利用密度分选、显微镜观察和拉曼光谱仪测定等方法对土壤中微塑料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研究区采集的64个样本均有微塑料检出,丰度范围为645~15161 n·kg-1.空间分布上,库尾高于库中和库首,且表层土壤(0~20 cm)中微塑料的丰度明显低于下层土壤(20~40 cm).微塑料主要类型为聚丙烯(26.4%)和聚酰胺(20.2%),粒径主要集中在50~500 μm之间(75%),常见形状为碎片状(66.2%).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微塑料丰度与土地利用、距水面和住宅的距离、人口密度和土壤性状密切相关.从微塑料污染风险来看,72.1%区域微塑料聚合物污染指数处于Ⅲ级和Ⅳ级,丹江口库区存在一定的微塑料污染风险.研究结果可为微塑料风险评估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8.
论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发展战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分析了传统发展观和发展模式存在的局限性和严重缺陷,介绍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过程,核心思想和基本内涵,以及对未来世界发展的重大影响力。以上海城市发展为对象,提出了建设国际大都市中应当特别重视解决城市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行工业清洁生产。改善城市能源结构和优先发展城市环境建设等方面重大问题和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9.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模型综述 总被引:112,自引:6,他引:112
本文综述了全球变化研究中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LUCC)的主要模型,重点介绍了植被模型和引入社会驱动力的LUCC模型,并归纳出LUCC模型的以下发展趋势:①新一代的LUCC模型应该能够模拟LUCC的主要社会经济和自然驱动力,包括从LUCC到驱动力和全球变化的主要反馈关系;②具有明确的空间关系,能够以适当的空间分辨率,比较好地预测长期的(50~100a)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及有关的生物物理参数,如植被特征、资源的积聚和退化等;③能够更好地认识LUCC与其主要驱动力之间的关系在局地、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的动态和后果;充分考虑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对政策、技术进步、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市场变化等社会变量的灵敏性,此外,还应注意意识、信仰等文化因素的影响;④发展新的LUCC建模方法,使LUCC模型能够与其它类型的全球变化模型,特别是气候模型建立联系。 相似文献
140.
应用帷幕注浆施工方法处理宜万铁路某隧道溶腔,根据现场地质条件提出了具体的施工方案、工艺要点及施工方法,并对注浆参数、注浆工艺流程、注浆材料、注浆设备、注浆施工过程和注浆控制标准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