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56篇 |
免费 | 485篇 |
国内免费 | 106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817篇 |
废物处理 | 63篇 |
环保管理 | 1351篇 |
综合类 | 4069篇 |
基础理论 | 1046篇 |
环境理论 | 2篇 |
污染及防治 | 241篇 |
评价与监测 | 356篇 |
社会与环境 | 1078篇 |
灾害及防治 | 2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9篇 |
2023年 | 144篇 |
2022年 | 269篇 |
2021年 | 283篇 |
2020年 | 283篇 |
2019年 | 248篇 |
2018年 | 216篇 |
2017年 | 319篇 |
2016年 | 364篇 |
2015年 | 337篇 |
2014年 | 334篇 |
2013年 | 450篇 |
2012年 | 570篇 |
2011年 | 593篇 |
2010年 | 450篇 |
2009年 | 417篇 |
2008年 | 384篇 |
2007年 | 552篇 |
2006年 | 452篇 |
2005年 | 379篇 |
2004年 | 355篇 |
2003年 | 320篇 |
2002年 | 238篇 |
2001年 | 201篇 |
2000年 | 195篇 |
1999年 | 185篇 |
1998年 | 119篇 |
1997年 | 87篇 |
1996年 | 99篇 |
1995年 | 74篇 |
1994年 | 55篇 |
1993年 | 59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7篇 |
1977年 | 6篇 |
1975年 | 10篇 |
197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71.
保护集镇饮用水河流是当前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现状分析,针对城乡结合部河流以面源为主的特点,找出影响饮用水河流水质的主要污染源及污水排放特征.用系统分析方法,将集镇的经济、人口、环境统计资料作为环境管理模型的主要输入信息,经计算机仿真,得出保护水源水质应采取的对策与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72.
173.
174.
通过1:25万杭州市幅厚覆盖区第四纪研究和填图实践,初步总结出“以气候旋回及基准面旋回等时性理论为基础,从古气候旋回宏观识别标志研究人手,以标准孔为基准点外延扩展,在反复认识与验证的基础上,进行层序地层划分,建立剖面等时格架,制作高精度对比的剖面图及准瞬时岩相古地理图”的研究方法,以及“从古岸线沉积物研究人手,充分运用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的表示方法,结合考古及地方志,填绘出具岩石空间分布、海平面升降信息、古文化遗址、浅表含水层展布及河流与海岸线变迁”的非常规填图方法。提高了本区第四纪地层研究精度,使地质图具有强烈的地区特色。拓宽了区调工作的服务领域。并为沿海厚覆盖区的区域地质调查另辟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5.
土壤微生物决定着土壤生态系统的养分周转状况,其死生物物质在土壤有机碳(SOC)积累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目前缺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及其死生物物质如何响应农业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调整的了解.为弥补这一知识缺口,基于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设置小麦-玉米周年轮作(CC)、临时草地与小麦种植交替(TG)和多年生草地(PG)这3个处理开展长期定位试验,采用基于数字PCR和微生物标志物氨基糖的检测技术,以探究农业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调整对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以及细菌、真菌和总微生物死生物物质C积累及其对土壤SOC封存贡献的影响,进一步明确驱动细菌、真菌和总微生物死生物物质C积累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与土壤细菌群落丰度相比,真菌群落丰度受到农业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调整的强烈影响,随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降低而增加.在3种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处理下,土壤总微生物死生物物质C均主导SOC积累,对SOC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2.78%、 58.36%和68.87%,呈现随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降低而升高的趋势;真菌死生物物质C占总微生物死生物物质C的比例均大于80%,说明其对总微生物死生物物质C的绝对主导地位,且受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176.
177.
永海会地区的区域构造、含矿地层和建造、中生代火山侵入岩体特征、局部控矿构造以及成矿物质来源、硫氢氧同位素、铅同位素、年龄同位素等成矿信息,都与扬子区、萍乐区已知铜金矿集区有许多相似之处。通过对比表明,永海会地区具有极大的找矿前应景。 相似文献
178.
Liu Xiao-tu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1998,10(3)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development and noise pollution. The analysis, based on a wide range of measurements and statistical data,reveals the changes of the ambient noise resulting from city development. In conclusion the paper suggests some fundamental measures for improving the acoustical environment, the division of cities into functional area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well designed road network. In addi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own planning, architectur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appropriate regulations could also help to reduce noise levels. 相似文献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