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8篇 |
免费 | 77篇 |
国内免费 | 37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7篇 |
废物处理 | 56篇 |
环保管理 | 41篇 |
综合类 | 535篇 |
基础理论 | 226篇 |
污染及防治 | 128篇 |
评价与监测 | 35篇 |
社会与环境 | 1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32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40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38篇 |
2014年 | 60篇 |
2013年 | 96篇 |
2012年 | 57篇 |
2011年 | 54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43篇 |
2008年 | 39篇 |
2007年 | 52篇 |
2006年 | 73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32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38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针对蚀刻废液及其回收后生产的碱式氯化铜产品中二英(PCDD/Fs)和二英类多氯联苯(dl-PCBs)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比较了采用去除工艺前后两类污染物含量水平的变化特征.利用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对样品中PCDD/Fs和dl-PCB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氯化铜废液中PCDD/Fs和dl-PCBs的平均总浓度分别为264、139 pg·mL-1,而铜氨液中浓度分别为0.09、0.50 pg·mL-1;碱式氯化铜产品中浓度分别为106 pg·g-1(2.79 pg WHO-TEQ2005·g-1)和27.8 pg·g-1(0.69 pg WHO-TEQ2005·g-1);而经过吸附和过滤等去除工艺后,产品中PCDD/Fs和dl-PCBs的TEQ浓度水平分别降低至0.10—0.25 pg WHO-TEQ2005·g-1和0.05—0.72 pg WHO-TEQ2005·g-1,满足欧盟对于矿物源性饲料添加剂中PCDD/Fs和dl-PCBs的限量标准要求.研究表明该工艺能够有效去除利用蚀刻废液生产碱式氯化铜过程中的二英类污染物. 相似文献
143.
关于重金属污染的风险评价及其预测模型日益成为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一种用于预测和评价环境中重金属生物毒性的机理性模型一生物配体模型(BLM)被广泛应用于水体及陆地生态系统。本研究以我国土壤的陆地生物配体模型(TBLM)建构为目标,以土壤溶液系统为媒介,通过17种土壤上重金属铜离子与大麦根长的相互作用关系,发现了土壤中Cu-TBLM的主要影响因素为Cu~(2+)、CuOH~+、Mg~(2+)以及铜离子与大麦根系表面的专性结合能力。基于模型大麦根长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数学拟合功能求得TBLM中各参数值为logK_(CuBL)=4.87、logK_(CuOH)+=7.62、logK_(MgBL)=1.91、f~(50%)=0.103、β=1.09。本研究所得到的TBLM模型能很好地预测我国土壤中铜对大麦根长的毒害程度,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达到了90%。本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我们降低重金属离子生物有效性提供有力的理论借鉴,更对我国土壤环境质量保护和长期良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160余篇。 相似文献
144.
某湿地生态保护区水体中铜的生态风险评价及管理限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是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暴露会对生物产生毒害效应。针对我国南方城市某湿地生态保护区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参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淡水和海水水质指南》,应用物种敏感度分布(spee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方法和联合概率曲线(joint probability curve,JPC)方法评价水体中铜的生态风险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水体中铜浓度的管理限值。根据该湿地生态保护区生物调查历史数据以及其他文献数据,整理了415个本地物种的清单,通过美国环境保护署ECOTOX数据库以及其他文献共获取了13个物种的毒性数据,构建了Weibull分布、对数正态分布、正态分布、对数Logistic分布、Logistic分布、BurrⅢ型分布和Gumbel分布等7个SSD模型。结果表明,利用13个本地物种铜毒性数据构建的SSD模型具有合理性,不同模型计算得到的湿地生态保护区水体中铜的总体风险期望值为0.054~0.121。其中,BurrⅢ型分布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据此推导得到以保护水生生态系统为目标的铜的高可靠性与中等可靠性触发值分别为2.55μg·L~(-1)和1.41μg·L~(-1)。考虑到管理目标的可达性和现状的生态风险水平,提出该湿地生态保护区水体中铜浓度的管理限值为3μg·L~(-1)。 相似文献
145.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Cu~(2+)胁迫下外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介导的番茄幼苗活性氧及NO代谢途径。结果表明:在Cu~(2+)胁迫下,番茄叶片和根系氧自由基含量增加,NO释放量以及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降低。外源NO能提高Cu~(2+)胁迫下番茄叶片NR和NOS活性,促进NO的产生,根系NOS活性及NO产量也同时上升。外源NO使精氨酸含量显著增加,而Hb(牛血红蛋白,NO清除剂)可部分抵消NO的促进作用,使Cu~(2+)+SNP+Hb处理下番茄精氨酸含量显著下降。可见,外源NO的加入可通过酶促和非酶促途径促进Cu~(2+)胁迫下NO的合成,介导NO信号调控网络,调节内源NO、精氮酸和活性氧代谢途径,从而缓解过多Cu~(2+)引起的氧化伤害。 相似文献
146.
Environmental Accumulation of Airborne Fluorides in Romani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pollution from an aluminium smelter and a fertiliser factory in Romania were studied. These are large industrial complexes, and both types of industry are known to release fluorides into the atmosphere. In grass samples collected from around the aluminium smelter, the maximum fluoride levels were found to be 4023mgkg–1 and 162mgkg–1 in unwashed and washed grass samples respectively, and 89mgkg–1 in soils. For the fertiliser factory, the maximum levels in washed grasses were found to be 207mgkg–1, and 11mgkg–1 in the soils. In both locations, these maximum values were obtained in samples collected from within 200m of the factory limits, and compare with regional background levels of less than 10mgkg–1 for grasses and 2mgkg–1 for soils. The high fluoride levels of fluoride in the grasses are sufficient to give cause for concern for the effects that these could have on the local population and on grazing animals. 相似文献
147.
四川彭州铜尾矿库植被特征分析与植物群落演替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四川彭州铜矿尾矿库的植被特征、群落特征与演替。在该尾矿库上自然定居的高等植物共91种,隶属38科79属,以菊科(Compositae)和禾本科(Gramineae)植物为主。形成6种相对稳定的群落类型;在2003年弃耕后形成的地段分布有史蒿+小飞蓬群落(Artemisia argyi+Conyza conadensis Comm.)、艾蒿+打破碗花花群落(Artemisia argyi+Anemone hupehensis Comm.)、艾蒿群落(Artemisia argyi Comm.)和白车轴苹群落(Trifolium repens Comm.);在经过30~40年自然演替的地段分布有芭茅+羊耳菊群落(Miscanthus sinensis+Inula cappa Comm.)和羊耳菊+千里光+密蒙花群落(Inula cappa+Senecio scandens+Buddleja officinalis Comm.);在近十年内新形成的地段现主要覆盖地衣和葫芦藓(Funaria hygrometrica)。通过对群落结构和不同地段植被特征的对比,对本铜尾矿库的演替现状和规律进行了分析,井讨论了人为影响对演替进程的影响,提出了人工恢复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8.
Richard H. Fuller Robert C Averet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1975,11(5):946-952
ABSTRACT: Copper sulfate has been used extensively in the California Aqueduct to control phytoplankton and the alga Cladophora. Since 1969 more than 250,000 pounds of copper sulfate has been added to a part of the aqueduct. Although copper sulfate is effective in controlling algae, copper tends to accumulate in the system in which it is applied. Samples of water, biota including plants, clams, and snails, as well as sediment were analyzed for copper. Results of these analyses showed that copper concentrations in the water, with three exceptions, were less than 10 micrograms per litre. Samples of plant tissue showed a 198 percent increase in copper concentration in the treated reach of the aqueduct, and clam tissue showed a 68 percent increase. Snails in the treated reach had 77 percent more copper than in the untreated reach whereas copper concentrations in the sediment doubled. None of the concentrations found are considered to be harmful to the biota. 相似文献
149.
建立了金属冶炼进口物料的固体废物鉴别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海关查扣的3种金属冶炼进口物料进行了固体废物鉴别。鉴别结果显示:物料1、2和3的自然属性分别为砷含量超标铜精矿、锰阳极泥、回转窑氧化锌,产生来源分别为有害物质超标的产品、污染控制设施产生的物质、有意识加工的目标产物;物料1和2属于我国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物料3不属于固体废物。本文建立的固体废物鉴别方法可行,可为金属冶炼进口物料的固体废物鉴别和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0.
丛枝菌根真菌对海州香薷生长及其Cu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对灭菌土壤中海州香薷生长及其Cu吸收的影响.试验设0,50,100,200,400mg·kg-1等5个外施Cu水平,Glomus caledonium90036(36)、Acaulospora mellea ZZ(ZZ)2种菌剂处理和1个不接AM真菌的对照处理(CK).苗后60d收获植株.结果表明,尽管菌根侵染率随Cu水平的升高而降低,但都高达50%以上,说明AM真菌易于侵染海州香薷.36和ZZ处理在各Cu水平下都显著提高了海州香薷地上和根系干重.在200mg.kg-1及以下各Cu水平时,2种菌剂处理提高海州香薷地上部分Cu浓度,在400mg·kg-1Cu水平时,地上部分Cu浓度在36、ZZ和CK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施Cu水平为0mg·kg-1时,海州香薷根系Cu浓度在36、ZZ和CK之间差异不显著,在50mg·kg-1及以上各Cu水平时,36和ZZ降低海州香薷根系Cu浓度.36和ZZ处理在各Cu水平提高地上部分Cu吸收量,在100mg·kg-1Cu水平时提高根系Cu吸收量.总之,接种AM真菌可以促进海州香薷向地上部转运Cu,提高其地上部分Cu吸收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