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2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194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386篇
综合类   213篇
基础理论   174篇
环境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206篇
灾害及防治   1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6篇
  197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重庆市特大旱灾的自然与社会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2006年的特大旱灾探讨了2006年的特大旱灾的特征,分析了2006年特大旱灾的形成自然机制和社会机制,并提出了今后重庆市抗御旱灾的策略。认为2006年的特大旱灾是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叠加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经济系统自身易损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62.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企业和消费者日益认识到减缓气候变化的紧迫性。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任何单个企业及其供应链的巨大挑战。供应链的所有参与者都需要为气候减缓做出努力。现有的碳排放责任核算大多从企业的生产方面入手。最终消费者作为供应链的重要参与者,是所有生产者的最终服务对象,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碳减排作用以及应承担的碳减排责任。本文提出以产品为导向,考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建立产品碳排放基准值,对基于供应链的所有参与主体进行责任分配,进而建立基于供应链的碳责任账户。本文构建的责任体系框架具有更广泛、更有前景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3.
在政策支持和实际需求的驱动下,可能会导致县级地区垃圾焚烧项目迅速增多,且带来潜在的环境监管压力和环境社会风险,需要给予持续的特别关注,并对地方做好环境监管和风险管控的指导。本文基于全国精细化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生活垃圾产生量、网络舆情等数据,通过构建泰森多边形等空间分析方法进行了焚烧处理设施的服务范围识别及负荷率计算,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了关于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的情感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焚烧处理设施的负荷率和负面舆情比例,对31个省份环境社会风险进行定量的评估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一是平衡解决“缺口大”和“吃不饱”问题,合理规划布局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二是聚焦负面舆情高发领域、区域,积极防范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环境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64.
为研究社会资本对山区居民应急避险能力的影响,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社会资本与山区居民应急避险能力各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个人网络对避险知识和避险意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避险行为影响不显著;信任与避险知识和避险意识呈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与避险行为呈反向影响,但信任可以通过避险知识和避险意识间接正向影响避险行为;互惠对避险知识影响不显著,但互惠与避险意识和避险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避险知识和避险意识对避险行为呈显著正向影响,其中避险意识对避险行为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可以通过增加山区居民社会资本的方式提高山区居民山洪灾害应急避险能力。  相似文献   
65.
66.
为对复工企业疫情防控中的风险致因因素进行分析,探寻复工企业疫情防控的风险路径,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建立宏观工效学模型,通过查阅并分析国家、地方政府、企业文件以及相关文献,从人员、技术、组织管理、内部环境及外部环境5个子系统出发,识别出16个复工企业疫情失控致因因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构建复工企业疫情防控关系网络,对各因素节点中心度进行计算,分析各节点在网络中的位置及影响程度;采用贝叶斯网络(BN)进行参数学习和推理学习,找出复工企业疫情失控的最大致因链。结果表明:复工企业疫情失控关系网络中,存在政府监督管理不力→防疫物资筹备不足→日常监管不到位,政府监督管理不力→ 防疫宣传、培训缺失→员工防疫知识欠缺,政府监督管理不力→防疫宣传、培训缺失→日常监管不到位3条最长风险路径。研究结果可帮助复工企业针对最长风险路径中的因素进行管理,从而有效地为复工企业防疫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7.
实施排污许可制度,是强化排污者责任、提高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效能、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火电行业作为典型的高架固定源,先行试点实施排污许可制度。通过分析火电行业发展和环保现状,结合排污许可管理要点,简述排污许可制对火电行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Most disaster studies rely on convenience sampling and ‘after-only’ designs to assess impacts. This paper, focusing on Hurricane Harvey (2017) and leveraging a pre-/post-event sample of Greater Houston households (n=71) in the United States, establishes baselines for disaster preparedness and home structure flood hazard mitigation, explores household-level ramifications, and examines how preparedness and mitigation relate to health effects, event exposures, and recovery. Between 70 and 80 per cent of participants instituted preparedness measures. Mitigation actions varied: six per cent had interior drainage systems and 83 per cent had elevated indoor heating/cooling components. Sixty per cent reported home damage. One-half highlighted allergies and two-thirds indicated some level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PTS). Three-quarters worried about family members/friends. The results of generalised linear models revealed that greater pre- event mitiga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fewer physical health problems and adverse experiences, lower PTS, and faster recovery. The study design exposed the broad benefits of home structure flood hazard mitigation for households after Harvey.  相似文献   
69.
This scoping review provides a summary of research findings on social support dynamics in the wake of disasters that occurred on the continent of Australia and Oceania between 1983 and 2013. Forty-one studies,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were summarised, investigating different facets of post-disaster supportive interactions. All inquiries assessed disasters resulting from natural hazards, with the majority of them conducted following events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The review revealed similar patterns of post-disaster social support dynamics that routinely unfold after disastrous incidents all over the world. Consistent with the disaster mental health literature, the documentation of social support mobilis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deterioration processes was common. Salutary direct effects of supportive behaviours on post-disaste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were also highly evident. Most studies, however, posed research questions or hypotheses that lacked empirical or theoretical grounding. In conclusion, the review offers several recommendations on how to advance research on post-disaster social support.  相似文献   
70.
浅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化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千名学生绿色行"活动的项目化管理的具体组织和实践情况,在实际工作中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将项目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管理中,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学生活动资源、规范管理行为、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