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6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29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气候变化情景下能源效率及其平等准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气候变化领域国际斗争的需要,本文分析了中国能源生产消费特点、温室气体排放情景、能耗强度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及其发展趋势;在温气体限控上提出能源效率与人均温室气体累积和、与人均GDP发展水平、与技术转让相联系的准则。  相似文献   
82.
城市防灾减灾设施的层级选址问题建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城市防灾减灾设施的层级选址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分类.针对高低级设施相对独立和相互从属的层级选址问题进行了建模.依据城市防灾减灾设施选址问题的特点,提出了两阶段的层级选址过程:(1)使用位置集合覆盖模型确定能覆盖全部需求点所必需的最少设施数量和位置,作为基本等级设施的选址;(2)对独立型层级选址问题,使用最大覆盖准则确定高级设施的位置,对从属型层级选址问题,使用极小和准则确定高级设施的位置.对层级选址问题模型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3.
性能化防火分析方法在大型地下商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下建筑火灾具有散热性差、烟气量大、人员疏散困难的特点,需要在消防设计和安全分析时予以足够的重视。该文利用性能化防火分析方法研究某大型地下商场在发生设定火灾条件下的烟气运动以及人员疏散特性,并通过安全疏散时间判据来评估人员能否全部安全疏散。  相似文献   
84.
我国牧区雪灾判别因子体系及分级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鲁安新  冯学智 《灾害学》1995,10(3):15-18
本文通过对与一场降雪能否成灾有关的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对一场降雪能否成灾进行判断的判别因子体系,并通过对西藏那曲地区十多年历史积雪气候资料的统计分析,确定了判别因子的分级标准。且运用这些判别因子和分级标准,在判别模型支持下对那曲历史雪灾及其危险程度进行判别与归类,结果与实情基本吻合,说明此判别因子体系及分级标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5.
活性粉末混凝土双向拉压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性粉末混凝土具有超高强度、高韧性、高耐久性及高温度适应性等特点,为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材料。通过科学的方法建立一套处于平面应力状态的活性粉末混凝土构件(如受弯构件的弯剪段)的安全设计,双向拉压应力状态下的强度准则是必需的。采用15个“8”字形试件,选取了5个不同拉压应力比工况,进行了强度试验,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拉压应力比工况的试件,其破坏形态均为拉断型破坏;随着拉应力的增大,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之减小。依据试验结果,建立了活性粉末混凝土双向拉压应力状态下的实用强度准则,对于处于平面应力状态的活性粉末混凝土构件的安全设计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生态旅馆的标准、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馆是近些年伴随着生态旅游的流行而出现的一种新型住宿场所。它融合了当地建筑、文化和自然特征,有助于生态环境保护并且能给当地社区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生态旅馆具有投入较低、教育性强、与环境相协调等特征。目前在国外生态旅游发展得较好的地方,其生态旅馆也颇具特色。中国生态旅馆的开发相对落后,应该认真执行有关生态旅馆建设的标准、大力宣传生态旅馆并给予适当的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创新生态旅馆的形式,开展连锁经营、与周边景点联动开发。  相似文献   
87.
以生粉和调和油水溶液模拟有机废水,采用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法对其进行处理,以水样浊度作为评价指标,对SBR反应工序、水样浊度与吸光度的标准曲线以及SBR法对有机废水的处理进行了检测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SBR反应中曝气池的运行操作由5道工序组成;标准曲线的绘制很好地拟合了水样浊度与吸光度的关系;SBR法对水样有机物的去除率随曝气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在曝气3h沉淀1h时,水样有机物的去除率达到71.89%。  相似文献   
88.
我国淡水水生生物镉基准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研究了Cd对我国淡水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包括43种生物的急性毒性数据和14种生物的慢性毒性数据.同时,参照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颁布的水质基准计算方法,按照基准最大浓度(CMC)和基准连续浓度(CCC)计算了我国淡水水生生物的Cd基准.结果表明,我国淡水生物Cd基准的CMC值和CCC值分别为2.1 μg·L-1和0.23 μg·L-1,与美国淡水生物Cd的基准值有一定差别,研究结果为我国的Cd水质标准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9.
Identification of electricity energy consumption on individual household appliances used in a smart house is the first important step for making the use and conservation of electricity energy more efficient. In the past, 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 (NILM) techniques, which are part of smart grid techniques realized to improve electricity energy usage efficiency, have been developed to identify individual appliances with avoiding installing many smart meters for appliances in a field. In this paper, a new NILM technique that integrates an efficient Genetic Programming (GP)-based feature optimizer with pattern recognition techniques is proposed to identify which appliance is being turned on or off. The proposed GP-based feature optimizer with Fisher criterion is used to generate a more efficient feature than original potential transient features extracted from captured transient response of household appliances through analysis of NILM. The new feature generated by GP is used by pattern recognition techniques as load identifiers for load identification. The load identifiers used and compared in this paper include k-Nearest-Neighbor Rule, Back-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d Learning Vector Quantization.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under different single-load and multiple-load operation circumstances at different actual experimental environments with small disturbances. As shown 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proposed is confirmed to be feasible and usable.  相似文献   
90.
为完善冲击地压矿井的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提高冲击危险性预测的准确率,应用自主研制的煤岩电荷监测系统,选择典型冲击地压矿井的煤样,开展了煤体单轴压缩冲击危险性测试与电荷感应监测试验研究。基于冲击地压扰动响应失稳理论,将应变软化阶段产生的电荷信号变化作为预测冲击地压发生的前兆信息,得到了煤体冲击危险性指标的临界软化系数Kρ、临界应力系数Kp及其冲击危险的等级分类标准,分析了煤体电荷感应信号的电荷事件数CSJ和电荷事件的平均幅值CFZ参量与冲击危险性指标Kρ和Kp之间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煤样破裂应力峰后,冲击倾向性K与电荷事件数CSJ呈指数递减关系,与CFZ呈指数递增关系;随着Kρ或Kp的增大,煤样应力峰后CSJ呈幂函数关系递增,应力峰后电荷平均幅值CFZ呈一次函数关系递减,以此可预测煤体的冲击危险程度,最后得到了河南某矿煤层冲击危险性的应力峰后冲击危险等级的CSJ和CFZ判据与划分标准。煤体冲击危险性电荷感应信号评价方法为冲击地压矿井冲击危险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向,对现场煤层冲击危险性评价具有指导作用,但也还需要开展大量现场试验对其进行不断修正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