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41篇 |
免费 | 671篇 |
国内免费 | 40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32篇 |
废物处理 | 52篇 |
环保管理 | 436篇 |
综合类 | 2012篇 |
基础理论 | 579篇 |
污染及防治 | 155篇 |
评价与监测 | 197篇 |
社会与环境 | 333篇 |
灾害及防治 | 2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3篇 |
2023年 | 119篇 |
2022年 | 156篇 |
2021年 | 168篇 |
2020年 | 158篇 |
2019年 | 142篇 |
2018年 | 137篇 |
2017年 | 143篇 |
2016年 | 166篇 |
2015年 | 165篇 |
2014年 | 157篇 |
2013年 | 197篇 |
2012年 | 265篇 |
2011年 | 274篇 |
2010年 | 185篇 |
2009年 | 181篇 |
2008年 | 174篇 |
2007年 | 243篇 |
2006年 | 173篇 |
2005年 | 154篇 |
2004年 | 136篇 |
2003年 | 122篇 |
2002年 | 111篇 |
2001年 | 108篇 |
2000年 | 100篇 |
1999年 | 71篇 |
1998年 | 57篇 |
1997年 | 50篇 |
1996年 | 47篇 |
1995年 | 54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4篇 |
1975年 | 2篇 |
197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222.
沙湾县是以农业生产力支柱产业的地处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半干旱荒漠内陆区域,区域内荒漠植物被较脆弱,随着经济与人口的快速增长及农、林、牧业的大发展、如何保护县域内荒漠生态区荒漠植被,更好的开发和利用这种资源、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23.
红壤丘陵脆弱生态环境的形成与整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东南部红壤丘陵区生态状况的历史回顾,分析了该区脆弱生态环境形成的主要原因,提出其整治应采取的生态、经济、社会诸方面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224.
针对临水区域化工园区的生产特点及在整体安全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在临水区域化工园区内要进行合理布局,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同时需建立园区安全生产管理、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系统,主要是由固定危险源和移动危险源动态安全管理子系统、安全生产监测预警系统、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平台等所组成;坚持安全监控信息化与标准化,对化工园区的整体安全性的提高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为建设"平安园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25.
为获得新疆矿区当前生产规模对应的瓦斯排放基量,调查了研究矿区生产矿井的瓦斯排放现状.根据各矿区2004-2006年生产矿井的开采煤层、生产水平、生产规模和瓦斯排放等参数,对不同矿区和煤田进行了统计分析,计算了新疆矿区当前生产规模对应的瓦斯排放总量,同时对重点瓦斯防治矿区和一般瓦斯防治矿区进行了分类.调查结果表明,新疆矿区煤矿平均吨煤相对瓦斯涌出量由2004年的2.82m3/t增加到2006年的3.09 m3/t,呈逐年递增趋势; 新疆矿区2004-2006年的年平均瓦斯(CH4)排放量为1.05×108 m3/a;准南煤田(I)和塔北煤田(VI)的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分别占全疆绝对瓦斯涌出总量的64.82%和15.19%,为相对瓦斯富集区,也是当前瓦斯防治的重点区域.按照矿区3年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0m3/min)或平均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5m3/t)将新疆矿区分为重点瓦斯防治矿区和一般瓦斯防治矿区,并提出了瓦斯分类治理的具体建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结合调查数据分别求解了新疆矿区原煤产量与绝对瓦斯涌出量的GM[1,1]预测模型.本研究为新疆煤炭资源后续规模开发过程中的相关环境决策和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26.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而农村普遍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且环境保护重视不够,致使农村环境日趋恶化。本文综合分析了农村环境污染的基本状况,并提出了保护农村环境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27.
228.
典型Pb/Zn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Pb同位素源解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以我国典型的铅锌矿区——湖南水口山铅锌矿区及其周围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自然土壤(A层和C层)样品中不同重金属(Pb、Zn、Cr、Cu、Cd、Hg)的污染特征和Pb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受铅锌选矿和冶炼活动的影响,研究区域A层土壤明显受到重金属的污染,尤其是在中心区域(水口山矿区),土壤中Pb、Zn、Cr、Cu、Cd、Hg含量最高达3966.88、 2086.25、 135.31、 185.63、 56.15、 16.434 mg/kg;受原生地质环境的影响,C层土壤重金属含量虽然变化很大,但基本反映土壤背景值.土壤中不同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大小顺序为Cd>Hg>Pb>Cu>Zn=Cr.中心区域多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明显高于周围区域,其34%、 33%、 11%、 22%的采样点分别属于轻微、中等、强和很强生态危害,而周围区域属于轻微、中等、强和很强生态危害的采样点比例分别为68%、 16%、 10%、 6%.与C层Pb同位素相比(206Pb/207Pb为1.168~1.246,208Pb/206Pb为2.014~2.130),由于人为Pb源的污染A层土壤中206Pb/207Pb值(1.166~1.226)低而208Pb/206Pb值(2.043~2.135)高.与铅锌选矿、冶炼废水和烟尘中Pb同位素比值对比表明,A层土壤铅污染主要来自于冶炼厂烟气粉尘的沉降. 相似文献
229.
针对榆神矿区给排水现状,分析矿区给排水关系和矿井水的利用途径,并提出矿井水零排放的技术、管理对策,达到减少新水索取,实现零排放. 相似文献
230.
以镍钴矿区放射性水平调查结果为依据,对镍钴矿区氡子体的赋存规律、析出方式、放射性水平及致病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