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64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黄河水沙变化关乎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和全流域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黄河水量出现大幅锐减,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和下游可持续发展。量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减少的贡献对于解析黄河水沙变化动因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研究尺度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径流量变化的因素和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采用MK趋势检验和双累积曲线法系统分析黄河中游河龙区间四个典型流域(皇甫川、窟野河、无定河、延河)1960—2015年间水文要素的变化趋势,利用Budyko水热平衡方程阐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变化的作用。结果表明:1960—2015年皇甫川、窟野河、无定河、延河流域径流量均显著下降(P<0.01),且径流量均在1979年和1999年前后发生突变,而降水量变化不显著。同基准期(1960—1979年)相比,P2时期(1980—1999年)气候变化对径流减少的贡献率达64%~76%;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大规模实施,P3时期(2000—2015年)人类活动成为径流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其贡献率达71%~88%。  相似文献   
102.
选取2000--2010年我国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5个省区能源消费数据和经济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根据IPCC碳排放计算指南,测算出西北各地区的碳排放量;采用脱钩理论对西北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进行分析,运用LMDI分解方法构建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深入研究其驱动因素.研究结论显示,2001-2010年西北地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状态趋于不稳定状态,其中2002年、2004年为强脱钩,2001年、2007年、2009年、2010年为弱脱钩,2003年、2005年、2008年为扩展性负脱钩,2006年为增长连接;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是西北地区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能源强度下降是抑制西北地区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能源结构调整是控制碳排放增加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103.
风险耦合导致风险发生非线性演化,从而给风险的定量评估带来困难。为给出风险耦合控制的有效对策,基于弹性系数视角界定风险耦合弹性系数概念,以此实现对风险耦合强度的定量测度;基于装备研制项目设计论证环节,从风险测度指标节点裕度角度,采用Arena软件仿真分析单指标和全指标在线性和非线性耦合关系下的系统风险熵和后传风险熵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全指标非线性耦合会显著改变系统性能,而单指标非线性耦合和全指标线性耦合次之,欲实现风险耦合控制应极力制止全局性的非线性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104.
ABSTRACT: Accurately estimating the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for irrigation electricity is important to major electricity suppliers such as the Bonneville Power Administration (BPA) of the Pacific Northwest. The BPA has a revenue maximization objective, and the elasticity of demand is central to its rate setting process. Several studies have attempted to estimate demand for irrigation electricity, but none has explicitly included federal agricultural policy and program variables. Tins paper discusses how agricultural programs may influence farmers irrigation decisions and thus their demand for irrigation electricity. It suggests that existing programs serve to make farmers more responsive to electricity rate increases than would otherwise be the case. Thus, studies that fail to include them may underestimate the responsiveness of farmers to electricity rate increases.  相似文献   
105.
ABSTRACT: The concepts of inertia and elasticity were applied to existing fish data from Conowingo Creek. It was determined that these two concepts could form the foundation for a stream classific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fish communities. Inertia appears to be more useful for predicting the effects of potential stress than elasticity (a stress must first occur before elasticity can be fully evalu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redundancy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the inertia index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06.
长江经济带农业废水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农业废水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是实现长江经济带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因此,本文测算分析了2011~2016年长江经济带农业废水中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排放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及其演化趋势,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农业废水面源污染总脱钩指数的变动幅度较小且小于0,但2015~2016年各污染源脱钩程度有所恶化;分省统计结果方面,四川农业废水中氨氮和化学需氧量排放脱钩为扩张性负脱钩,贵州、江苏、江西、上海、云南以及重庆化学需氧量排放为绝对脱钩,污染物排放绝对脱钩的省市主要位于长江经济带中游;农业废水面源污染的氨氮、化学需氧量排放的异质性空间边界溢出效应较明显,而总磷、总氮排放同质性溢出效应较明显;农业废水面源污染排放物的Moran’s I随距离升高,但随着空间边界地理距离的拉大,长江经济带农业废水面源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脉冲式递减;氨氮、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的排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呈U型趋势,影响效应贡献最大的为化学需氧量,其次为氨氮,总磷和总氮的影响较小,而总磷的影响持续为正.  相似文献   
107.
对于工业用水而言,价格杠杆的有效性以及用水价格上涨能否提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对推进工业节水以及工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6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216个数据,利用联立方程处理内生性问题,其三阶段回归结果估计所得工业用水价格弹性为-3.423,即价格每上涨1%,工业用水需求量将减少3.42%,这一结果高于农业、居民生活用水价格弹性。另外,进一步从工业用水特征出发,研究讨论价格杠杆能否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分别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加权最小二乘法探讨水价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价与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显著正相关。因此,提高工业水价能促进工业循环用水,进而实现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108.
灌溉水稀缺性会限制粮食生产,也会同时诱致农业技术进步提高粮食供给弹性。基于2002-2017年27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变系数Nerlove模型,通过探究灌溉水压力、价格变动及其交互作用对不同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灌溉水压力对粮食生产结构的综合作用。结果表明:(1)灌溉水压力对粮食生产结构的直接作用是提高玉米产量比例,降低其他粮食作物产量比例,降幅从大到小依次为水稻、薯类、豆类和小麦。(2)灌溉水压力对粮食生产结构的间接作用是使小麦、豆类和薯类的供给弹性更小,使水稻和玉米的供给弹性更大,有利于水稻和玉米产量占比的增加。(3)2002-2017年灌溉水压力不断增加,对粮食生产结构的综合作用是促进了玉米产量比例大幅增加、豆类和薯类产量比例显著下降;地区上,北方粮食主产区玉米和水稻产量比例显著增加,使水资源相对稀缺的北方地区粮食生产更耗水,该结论与“灌溉效率悖论”一致。  相似文献   
109.
ABSTRACT: This work establishes an industrial water demand (IWD) model for a short term estimate, which considers water reuse technologies and discharge regulations, for the integrated circuit (IC) industry in northern Taiwan. Based on the optimization of an industrial water cost system, a computerized system dynamics model (SD model) is developed to generate individual firm IWD using data from year 2000. A market IWD is further constructed for 25 1C firms in the study area and is approximated by an inverse logistic curve. Analytic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price elasticity varies with water price in cases involving water reuse.  相似文献   
110.
在分析当前我国安全投资决策研究基础上,讨论安全投资的边际效益理论,并利用其确定安全投资总量的合理值。利用不变替代弹性(CES)生产函数建立安全投入产出效益函数,反映安全投资结构对安全产出的影响,通过模型求解得到企业安全资源分配的优化结构和投资额。按边际效益理论和安全投资效益模型将有限的资源科学地配置到安全生产过程中去,有利于节约资本,实现安全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