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55篇
  免费   1279篇
  国内免费   1956篇
安全科学   2488篇
废物处理   295篇
环保管理   2692篇
综合类   6760篇
基础理论   1608篇
环境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648篇
评价与监测   890篇
社会与环境   1175篇
灾害及防治   718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72篇
  2022年   439篇
  2021年   541篇
  2020年   524篇
  2019年   500篇
  2018年   418篇
  2017年   557篇
  2016年   678篇
  2015年   665篇
  2014年   707篇
  2013年   974篇
  2012年   1066篇
  2011年   1242篇
  2010年   805篇
  2009年   840篇
  2008年   684篇
  2007年   889篇
  2006年   816篇
  2005年   643篇
  2004年   505篇
  2003年   497篇
  2002年   423篇
  2001年   338篇
  2000年   290篇
  1999年   269篇
  1998年   207篇
  1997年   196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28篇
  1979年   35篇
  1978年   20篇
  1977年   17篇
  1972年   19篇
  1971年   2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基于专利的区域环境技术创新水平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环境技术专利表征创新水平,采用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专利结构布局系数(或特化系数)与技术创新主体结构布局系数,衡量中国各省市环境技术创新水平的空间分异,探讨其不平衡性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绝对指标评价的环境技术创新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相对指标表征的环境技术创新水平,大部分省市的评价结果基本上在0.1~0.5、0.59~1.04之间,空间分异不明显.东部地区省市发明专利、企业专利特化系数高,如天津、香港、北京、上海的发明专利特化系数均在1.3以上,香港和上海的企业专利特化系数大于2.但是发明专利、公司企业专利--2项最具价值的专利技术创新水平均较高的省市不多,我国环境技术创新水平整体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872.
利用分级提取法分析了玄武湖的沉积磷形态,在玄武湖沉积物中,铝结合态磷的含量较低,平均值为64 mg/kg,其余形态磷中,铁结合态磷为241 mg/kg,有机磷为335 mg/kg,钙结合态磷为394 mg/kg.在环境变化的条件下,铁结合态磷可以释放到间隙水和上层水体中,是湖泊产生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铝结合态磷由于含量少,对湖泊富营养化影响很小;钙结合态磷相对稳定且很难被生物利用,对湖泊富营养化影响不大;有机磷对水体有机负荷影响较大,并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相似文献   
873.
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现状监测历史数据的所有权归属进行了分析,环境监测机构具有现状监测成果的所有权,委托方有使用权.应对环境现状监测数据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使监测数据得到更好利用.  相似文献   
874.
污水污泥间壁热干燥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污泥间壁热干燥的工艺过程,分析了其工艺参数、冷凝水水质和产生的污染气体,探讨了有机物水解机理.结果表明,污泥含水率与停留时间呈负指数函数相关.收集到的干燥冷凝水属高浓度有机废水,其总有机碳(TOC)、挥发性有机酸(VFA)和氨氮(NH3-N)浓度均很高,pH值保持在9~9.5.干燥冷凝水中挥发性有机酸和氨氮来源于2部分:低温110 ~130℃时,主要发生蛋白质的水解,生成有机酸和氨氮;高温140~150℃时,主要发生脂肪类的水解,生成有机酸.干燥温度低于150 ℃时,污泥间壁热干燥过程无污染气体产生.  相似文献   
875.
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未受苯酚污染的自然土壤中分离得到5株能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根据生理生化特性和系统发育分析对它们进行了初步鉴定,菌株PHD-2为Ralstonia sp.,菌株 PHD-4为Acinetobacter sp.,菌株PHD-5 为Microbacterium sp.,菌株PHD-1和PHD-3均为Pseudomonas sp.,16S 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自然土壤中的苯酚降解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876.
为了研究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中的细菌多样性及其脱氮的微生物学机理,为工艺改进提供依据,从同步高效去除垃圾渗滤液中高氨氮和高COD的SBBR生物膜和渗滤液原水中采集微生物样品并提取微生物总DNA,使用细菌通用引物对(GC341F/907R)从总DNA中成功扩增出目标16S rDNA片段,然后对扩增的16S rDNA进行DGGE,对凝胶染色并进行条带统计分析和切胶测序,使用序列数据进行同源性分析并建立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该驯化后的SBBR生物膜和渗滤液原水中都有比较丰富的细菌多样性,驯化的生物膜细菌主要来自渗滤液原水,而且生物膜细菌在反应器正常运行时不会出现明显的群落结构变化;在该SBBR中有多种硝化细菌与反硝化细菌、好氧反硝化细菌和厌氧氨氧化细菌共存,说明该反应器中可能同时存在全程硝化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3种脱氮方式.研究结果为SBBR脱氮微生物机理研究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77.
模拟医疗废物在TG-DTA-FTIR上的热失重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如  白广彬  白庆中 《环境科学》2007,28(7):1637-1643
在热重-差热分析仪上对模拟医疗废物分别在氮气和空气气氛中不同升温速率下加热的热失重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对升温速率和不同气氛对其热失重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升温速率的提高,模拟医疗废物在2种气氛下热失重时挥发分初析出温度(Ts)向高温方向偏移、失重速率峰值(DTGmax)显著增大;在氮气气氛下,物料热失重时有2个失重峰,前后2个峰的失重率分别为31%和59%左右,在空气气氛下,有3个失重峰,前2个峰失重率分别在44%~59%和31%~46%之间.同时,结合同步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各个条件下的气体产物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对其中的CO、CO2、H2O和CH4进行了定量分析.实验发现,模拟医疗废物在2种气氛下热失重主要阶段的产物种类相似,都检测到了CO2、CO、烷烃类、醛类、羧酸、醇类和烯烃的特征吸收峰.并且,结果显示升温速率和气氛条件对CO、CO2、H2O和CH4的生成量都有影响.在热失重的主要阶段,水分含量随加热时间变化曲线上显示1个向下的峰,说明载气中原有水分参与了反应.  相似文献   
878.
多粘类芽孢杆菌GA1所产絮凝剂的絮凝性能研究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正交絮凝、粒度检测及电镜扫描考察了多粘类芽孢杆菌GA1所产絮凝剂(MBFGA1)对高岭土溶液、土壤悬浊液、洗煤废水及垃圾渗滤液4种废水的絮凝性能,并利用蒽酮试验和红外光谱对絮凝剂成分进行了初步鉴定.在正交絮凝实验获得的最佳絮凝条件下,絮凝剂对高岭土溶液、土壤悬浊液、洗煤废水和垃圾渗滤液的絮凝率分别高达99.53%、99.50%、98.2%和75.60%,絮体沉降速度分别为0.03 m/s、0.025 m/s、0.025 m/s和0.005 m/s;土壤悬浊液中颗粒絮凝后平均粒径增大且大于10 μm,其余3种废水中颗粒平均粒径减小且小于10 μm;电镜扫描结果显示,絮凝前后废水颗粒的形态均从棱角分明转变为包埋的无棱角;EDTA、HCl以及尿素检验发现4种颗粒与絮凝剂分子间靠离子键结合;蒽酮反应及红外光谱结果显示该絮凝剂为含有较多羟基及羧基等官能团的多糖大分子.实验结果表明絮凝剂对高颗粒物浓度废水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其絮凝机理主要是吸附架桥作用.  相似文献   
879.
以昆山市为典型区,采集了126个表层土壤样品,通过多元统计学、地统计学与GIS技术相结合,采用基于协同区域化理论的因子克立格法探讨了长三角多个土壤重金属有效态的区域分异,并在剖析不同空间尺度有效态重金属的空间结构特征基础上,应用空间相关分析和空间主成分分析来揭示引起这种分布格局的成因和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昆山土壤有效态重金属服从正态或对数正态分布,变异系数较大,有效态Cd污染最重.重金属有效态在空间上可划分为块金尺度、小空间尺度(15 km左右)和大空间尺度(40 km左右),它可用3个尺度的实验(交叉)变异函数的协同区域化模型线性拟合.空间相关分析中,Cd和Zn在3个尺度中的相关性均极显著,且元素在小尺度和大尺度的相关性比块金尺度更强,大尺度的负相关特征较其它尺度明显.空间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尺度的空间污染来源不同.重金属有效态第一、二主成分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重金属有效态含量与工业活动、污水灌溉和土壤性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80.
以某大跨连续高墩刚构桥为依托,采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仿真模型,通过时程分析方法研究双肢薄壁墩参数在地震响应下对高墩连续刚构桥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桥墩高度为主要参数,以模型阵型频率、桥墩墩顶、墩底位移及内力变化三个方面对其抗震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其中一个桥墩高度的增加,桥梁频率不断减小,矮墩墩底及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