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43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客流量的时间分布集中性对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季节性调整方略具有重要影响.选取了代表我国东部、西部、北部、南部、中部的5个典型省份的入境游客时间分布数据,分析了游客流量的时间集中性指数和高峰指数的内涵和变化状况,并对集中性指数的差异进行了简要的区域对比分析,为旅游企业季节性对策的确定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客流量月强度指数Rm和中值月高峰指数Pmid较好地反映了客流量时间分布集中性.就区域而言,我国东部游客量的时间分布集中性小于西部,南部小于北部,沿海小于内陆.  相似文献   
52.
The Chinese leadership in recent years has clearly indicated that priority will be give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provinces. In view of its under-developed economy, the relative poor education of the population and the extensive mode of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amage in western China are more serious than in the east. In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in the modern era, the blind imitation of the initial stage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advanced countries and the total reje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al values have been particularly striking. Hence, the western provinces should adopt a mod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establishment of an ecological culture. Environmentalists in China would like to concentrate on reforming the modes of production and the people's lifestyles through changing their views and values. They perceive this as the major commitment for building an ecological culture and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t large-scale and concentrated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are very often the result of neglect and mistakes by government authorities and corporations. Pessimists worry that this millennium will signal the terminal stage for natural values; but there may be an alternative: a millennium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respecting the environment and based on adoption of a new ecological culture.  相似文献   
53.
湘鄂赣三省粮食产业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中游湘,鄂,赣三省历来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目前是我国南方15省(市)中主要的三个粮食调出省。该区粮食产业的持续发展,在我国粮食总量平衡和区域平衡的供需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随着改革开放和工业化进程向内陆推进,该区粮食产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使用1996—2014年我国民族8省区的面板数据,构建产业资源相对承载力模型及产业发展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对区域产业发展、经济增长、产业资源相对承载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民族地区三次产业综合资源相对承载力约为32 784.7万人,状态均小于0,呈富裕状态,平均富裕人口约13 817.53万人,平均富裕率高达72.82%。其中第一产业资源相对承载力对区域综合产业资源相对承载力平均贡献率为46.18%,第二产业资源相对承载力平均贡献率为44.38%,第三产业资源相对承载力平均贡献率为9.43%;第三产业资源相对承载力增长速度最快,增长率高达32.68%。产业发展初期,第一产业经济拉动效果最为显著。从产业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来看,第一产业发展呈"倒U型"库兹涅茨曲线关系;第二产业发展呈二次曲线正相关上升部分关系;第三产业发展呈"U型"曲线的关系。基于产业资源相对承载力视角,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应当遵循如下发展路径:第一产业应当在保证粮食等必要初级产品供给安全的前提下,调整结构,以特色资源为引导,进一步扩大产业特色资源的规模效益;第二产业必须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要任务,走集约发展路线,以产业资源承载能力及生态承载力为红线,保持产业适度规模;第三产业发展应当以扩大规模,提高质量,提升产业资源承载能力为主要任务,充分释放产业资源的资本化能力,推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5.
我国北方四省(区)十年土地开发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后备耕地资源的开发对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利用1986年和1996年两期美国陆地卫星1∶10万TM图象对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53个县(市、区)旗作了动态分析,总结出北方四省(区)十年土地变化的特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省(区)后备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6.
发展低碳经济是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矛盾的必然选择,是摆脱贫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云南发展低碳经济具有独特优势,同时存在较大困难。本文对云南低碳经济具体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云南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从观念更新和寻求特色模式来思考。  相似文献   
57.
民族八省区城镇化发展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2007-2014年民族八省区的相关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为样本,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的生产函数理论,将民族八省区的城镇化发展过程概括为各类资源要素投入进而得到相应产出的过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民族八省区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数,进一步分析民族八省区城镇化发展质量水平。研究结果显示:民族八省区的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数区域间差异性显著,在时间序列上大部分省区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云南、广西和贵州主要受资本和资源要素过度投入影响,近年来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数逐年下降;新疆和宁夏两省区主要受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口外流影响,导致第二三产业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缓慢,城镇化发展质量指数呈一定的下降趋势;通过优化路径分析,民族八省区城镇化发展的投入要素优化存在巨大空间。  相似文献   
58.
针对2011年长江中下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春、夏旱的发展过程和空间演变态势,利用2011年4~8月中分辨率MODIS每16 d合成产品MOD13A2-NDVI数据,构建植被状态指数距平(AVCI)进行干旱监测及分级。结果表明:AVCI指数能监测出长江中下游5省春、夏季干旱的发展变化,在整个监测期内,长江中下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大部分地区AVCI值偏低,出现大范围干旱持续的现象,并且表现出明显的旱情加重-旱情减轻-旱情再加重的变化趋势。前期春季干旱主要分布在湖北中东部、安徽中南部、江苏南部、湖南东北部、江西北部地区,后期伏旱则在5省大范围发展。春旱干旱程度比伏旱更甚,其中春季旱情在平原地区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59.
中国低碳试点省份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之一,应对气候变化离不开中国的参与。2010年8月,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在陕西、广东、辽宁、湖北、云南五省开展低碳试点工作。本文以这五个省份为研究对象,根据1995-2009年统计年鉴数据,基于STIRPAT模型定量分析了人口规模、城市化水平、富裕度、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对碳排放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的结果给出了五个低碳试点省份低碳发展路径:陕西省建设低碳省份应该从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两方面入手;广东省除控制人口规模外,还应该调整能源结构,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辽宁省降低碳排放主要应该从能源强度方面入手;湖北省应该从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和人口规模三个方面着手;云南省主要应该从人口规模入手,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实现碳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60.
以贵州省黔东南州西江苗寨为例,通过田野调查了解西江苗寨的旅游发展历程,在分析旅游开发对西江苗寨民族文化产生积极作用的基础之上,探析旅游快速发展背景下的西江苗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问题。针对西江苗寨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西江苗寨民族文化保护性旅游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