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88篇 |
免费 | 1834篇 |
国内免费 | 111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432篇 |
废物处理 | 247篇 |
环保管理 | 3133篇 |
综合类 | 6810篇 |
基础理论 | 1603篇 |
环境理论 | 47篇 |
污染及防治 | 630篇 |
评价与监测 | 781篇 |
社会与环境 | 967篇 |
灾害及防治 | 18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1篇 |
2023年 | 370篇 |
2022年 | 325篇 |
2021年 | 460篇 |
2020年 | 456篇 |
2019年 | 445篇 |
2018年 | 394篇 |
2017年 | 642篇 |
2016年 | 644篇 |
2015年 | 648篇 |
2014年 | 562篇 |
2013年 | 914篇 |
2012年 | 1002篇 |
2011年 | 870篇 |
2010年 | 707篇 |
2009年 | 674篇 |
2008年 | 489篇 |
2007年 | 747篇 |
2006年 | 731篇 |
2005年 | 651篇 |
2004年 | 571篇 |
2003年 | 525篇 |
2002年 | 409篇 |
2001年 | 384篇 |
2000年 | 375篇 |
1999年 | 264篇 |
1998年 | 193篇 |
1997年 | 170篇 |
1996年 | 242篇 |
1995年 | 185篇 |
1994年 | 94篇 |
1993年 | 85篇 |
1992年 | 62篇 |
1991年 | 57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11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10篇 |
1977年 | 9篇 |
1976年 | 6篇 |
1975年 | 7篇 |
1973年 | 6篇 |
1972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2006─2010年环保重点城市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利用2006─2010年全国环保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数据,分析了大气ρ(SO2)、ρ(NO2)和ρ(PM10)的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看,ρ(SO2)和ρ(PM10)呈下降趋势,ρ(NO2)变化不显著.从季节变化看,ρ(SO2)、ρ(NO2)和ρ(PM10)均呈冬季高、夏季低的特征.从浓度谱分布看,全国大气中ρ(SO2)、ρ(NO2)和ρ(PM10)分别集中在0~0.150、0~0.100和0~0.250 mg/m3范围内,ρ(SO2)和ρ(PM10)谱峰区间逐渐向低浓度范围偏移,高浓度事件逐渐减少,表明SO2和PM10污染得到较明显的控制,而ρ(NO2)谱峰变化不大.从浓度变化看,山西ρ(SO2)、ρ(NO2)和ρ(PM10)下降最明显,年变化率分别为-11.2、-3.6和-14.2 μg/m3;青海ρ(SO2)、山东ρ(NO2)和ρ(PM10)的上升趋势最明显,年变化率分别为4.4、2.7和4.5 μg/m3. 相似文献
952.
深圳水环境容量及其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水资源、水环境和社会经济三大系统的19个指标,构建了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河道一维模型和多极关联评价模型分别对深圳水环境容量及其承载力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深圳水环境容量CODCr为195 405.3 t/a,NH3-N为6 570.4 t/a;2008年NH3-N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的57.2%. 尽管CODCr排放量低于环境容量上限水平,但由于近岸海域水环境容量大,而实际入河排放量远超河流水环境容量,河流污染较为严重,水环境问题突出. 2008年深圳水环境可持续承载度为0.4,水环境承载力处于预警状态,接近危机状态,总体上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轨迹上. 结合深圳水环境承载力实际提出的三大对策建议为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以及从境外引水. 相似文献
953.
重庆城口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重金属富集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城口地区广泛发育有下寒武统黑色岩系。测定了城口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多金属富集层、黑色岩系岩石及其风化土壤、硅质岩样品中Cr、Co、Ni、Cu、Zn、As、Cd、Sb、Pb含量。结果表明多金属富集层中重金属相对比较富集,其中Cd、Zn、As的富集程度较高,富集系数平均分别为119.67,10.73,7.30。运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重金属的潜在生态环境效应,其中Cd、As的生态危害较大,黑色岩系尤其以多金属富集最为明显,在未来的研究中关注多金属富集层中Cd、As的生态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954.
广东南水水库富营养化与浮游植物群落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水水库是广东省第三大水库,属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于2011年1~12月对该水库的水文、水质和浮游植物进行了每月一次、为期一年的调查,采用营养状态指数(TSI)进行了水质综合评价,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规律,选择冗余分析(RDA)研究了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结果表明:南水水库现为贫营养型,全年浮游植物的种类变化不大,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50属(种),优势种以适应贫营养的种类为主,且浮游植物的丰度、生物量及叶绿素a浓度都较低,其均值分别为8.72×104~2.51×105cells/L、0.031~0.423 mg/L和0.83~2.80 mg/L。浮游植物群落主要以硅藻、甲藻和绿藻种群为主,硅藻种群全年占优势,甲藻和绿藻在不同季节优势度有变化,体现出从硅藻型到硅藻-甲藻型,到硅藻-绿藻型,再到硅藻-甲藻型的变化过程。温度、氮磷比和水体稳定性的季节变化是影响上述浮游植物群落动态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955.
利用虚拟现实、虚拟环境技术,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在现实空间之外创造另一个尽可能真实的、互动的模拟世界,使应用者可以直观、随意地观察和管理仪器设备,实现检测仪器全生命周期的运行轨迹记录和过程跟踪,凭其强大的可视性、溯源性和易操作性,较明显地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56.
辽河保护区治理与保护能力的建设,通过界碑、围栏、标示牌、宣传牌等设施建设,重点区域的水质、生态监测站点建设,保护区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形成保护区完善的综合监控网络体系,全面提高保护区基础设施与监控能力。同时,应使全民参与对"母亲河"的保护。 相似文献
957.
958.
959.
针对目前水生态承载力评价中信息屏蔽和主观性问题,该文以喀斯特典型分布区贵州省为例,在阐述表层岩溶带"二元"水生态承载力概念的基础上,构建表层岩溶带"二元"水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物元分析法,对贵州省2007—2010年的表层岩溶带"二元"水生态承载力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0年贵州省表层岩溶带"二元"水生态承载力等级都为"可承载",整体呈现出比较稳定的发展趋势,但是"可承载"水平并不稳定,不完全符合No2的标准."可承载"水平不稳定.贵州省表层岩溶带"二元"水生态承载力的主要提升因子是地表产流率、输沙模数、森林覆盖率、水资源利用率等8个,而单位面积地表水资源量、生态用水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以及城镇化率等9个成为制约贵州省表层岩溶带"二元"水生态承载力等级提升的因子.贵州省的表层岩溶带"二元"水生态承载力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安全也关系到下游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以及环境建设.因此,应制定区域生态补偿措施,经济发达地区反哺经济落后地区,形成联动的共同保护生态环境脆弱区的水生态承载力的机制.为促进贵州省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借鉴,并为类似地区的水生态承载力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