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3篇
  免费   404篇
  国内免费   1194篇
安全科学   180篇
废物处理   128篇
环保管理   347篇
综合类   2395篇
基础理论   259篇
污染及防治   284篇
评价与监测   238篇
社会与环境   220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207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302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1.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 (NH3-SCR) 是柴油车尾气NOx净化的主流技术。将Nb引入CeO2-SnO2得到了一种新型的CeSnNbOx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Nb掺杂对催化剂结构、元素价态、活性位点、氧化还原性能、表面酸性和吸附性能的影响,并结合BET、XRD、XPS、H2-TPR、NH3-TPD和in situ DRIFTS等多种表征手段明确了Nb对该催化剂活性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Ce1Sn2Nb1Ox催化剂表现出最佳活性,在温度为250~500 ℃时,达到接近100%的NOx转化率。Nb掺杂改善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合理调控了催化剂表面酸性和氧化还原性能。此外,催化剂表面高度分散的Nb物种可能与Ce物种耦合形成新的Ce-O-Nb活性位点,有助于催化剂NH3-SCR性能的提升。本研究可为开发高效Ce基氧化物催化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12.
通过现场实测和文献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目前燃煤电厂SO3排放特征进行较全面的表征,排放浓度为0.3~22.7 mg·m-3,按10 mg·m-3和5 mg·m-3排放限值考核,达标率分别为89.8%、66.7%。对现有除尘、脱硫设备及新技术的SO3脱除能力进行定量分析,常规电除尘器对SO3脱除率仅为10%~20%;低低温电除尘技术可达95%以上;电袋复合除尘器可达80%以上;常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多在30%~60%,采用旋汇耦合、双托盘等技术后,SO3脱除率可达90%以上;金属板式湿式电除尘器多在50%~80%,导电玻钢管式湿式电除尘器多在60%~90%;碱基干粉或溶液喷射技术均可达到80%以上的SO3脱除效果;烟气冷凝相变凝聚技术在消除有色烟羽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SO3脱除效果。根据不同SO3脱除技术对比结果,碱基喷射技术不仅可以实现较高SO3脱除效果,还可有效解决空预器的腐蚀、堵塞等问题,将是未来解决高浓度SO3问题的主流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913.
2011—2021年,熟料产量呈波动上升趋势。水泥行业整体生产运行水平不断提高,熟料单条生产线平均规模由43.8万t/条提升至115.3万t/条,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14.4%,熟料单位产品CO2排放强度下降6.3%,但CO2排放总量增加了13.8%,与氮氧化物减排趋势形成较大反差,碳污治理水平差距明显。熟料生产中石灰石分解和煤炭燃烧过程的CO2排放合计占比为92.9%~93.8%,是CO2排放的主要来源。由于熟料系数偏高、非碳酸盐原料替代不足、综合能耗仍然较高等原因,安徽等7个熟料产量大的省份的CO2排放强度高于全国。建议实行碳酸盐熟料产量总量控制,逐步降低熟料应用比例,加快建材市场熟料产品和非碳酸盐原料替代,降低高标号水泥使用比例。应大力推广水泥行业节能降耗增效技术,加快熟料落后产能淘汰。对熟料产量大、碳排放强度高的地区,应结合当地碳排放特点,实行差别化降碳策略。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应因地施策推进水泥行业减污降碳工作。  相似文献   
914.
以 Langmuire Hinshelwood机理为理论依据,基于MATLAB/Simulink 建立DOC系统的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不同参数(如空速、氧气浓度、NO2/NOx比例)对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转化效率的影响, 并对部分工况进行了实验研究,从而验证数值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空速的降低可以增大DOC对CO、HC、NO的氧化性能,这是由于排气在催化器内的反应时间增长。当排气温度为225~300 ℃时,减小空速对增大HC的氧化效率效果明显,当排气温度在175~450 ℃范围内,减小空速对增大NO的氧化效率影响明显;当O2浓度低于1%,排气温度在175~250 ℃时,CO转化效率增大,在250 ℃之后均接近100%。当O2浓度为10%时,温度的变化对CO的转化效率影响很小。当O2浓度大于1%时,温度的变化对NO的氧化效率影响较大;当排气温度在300~550 ℃时,NO2/NOx比例的变化对NO的转化效率影响较大。降低排气中NO2/NOx比例,能够在排气温度高于300 ℃时,明显提高NO的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915.
运用清单分析法、等标负荷法、聚类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等对北京市2016年农业面源的污染源、污染物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农业面源主要污染源为农村生活和畜禽养殖,农业面源污染管控中应加强对农村生活和畜禽养殖污染的控制;北京市农业面源污染呈较强的区域分异特征,水产养殖污染主要集中在平谷区,农村生活污染以房山区为最严重;房山、通州、顺义、昌平和大兴等区的总氮(T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等标污染指数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其中房山区最高。通过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空间聚类可将北京市划分为高度、中度和轻度风险区3个一级分区,进一步结合各区主要污染源类型可划分为8个二级分区,由此可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分类管控,并提出北京市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16.
我国碳化硅(SiC)产能世界第一,但因冶炼方式粗放、行业排放标准缺失等原因,废气大量无组织排放,造成大气环境严重污染。使用半密闭收集装置,将废气由无组织排放变为有组织排放,继而研究其污染因子及排放规律。通过现场实测、标准比对等方法,确定污染因子为SO2、NOx、PM 3种常规污染因子和CO 1种特征污染因子。结果表明,SO2、NOx、PM的日排放量变化规律与冶炼温度存在趋同性;SO2、NOx、PM的日排放量在恒温阶段(高温段)最高,分别达439.00、59.04、38.81 kg/d。CO因同时受主副反应竞争性影响,其日排放量在升温和降温阶段较高,达6 488.37 kg/d;在恒温阶段较低,为1 203.70 kg/d。根据污染物日排放量,通过变频控制风机风量和吸收液流速,使之适配不同冶炼时期的污染物浓度,从而降低污染治理成本。  相似文献   
917.
区域碳权分配原则决定了中国省际碳减排的压力,也是激励各地区转向清洁能源及减排技术创新的基础。本文运用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NDDF)测算了2011-2014年中国省际全要素碳排放效率(TFC)与技术差距比(CTGR),以分析各地区基于效率最优的碳减排潜力(CRC),进而确定中国区域碳权分配原则。结果表明,各地区减排潜力呈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十二五"期间海南与安徽两地已处于减排的前沿面,但单一的公平原则挫伤了其持续减排的积极性,而其它低效率省市短时间内无法通过技术效率提升减排能力;无论是单一的公平原则还是单一的效率原则均无法保证各地区碳减排的合理性、稳定性与持久性;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在增加绝对碳排放效率的同时,减少了地区差异。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动态混合机制更符合中国省际碳减排现状,初期应遵循"公平优先,兼顾效率",随着经济企稳,应转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相似文献   
918.

为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运用自主设计的生物质燃烧系统,以内蒙古地区典型农作物(葵花和玉米)秸秆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内模拟燃烧试验,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秸秆燃烧释放CO、CO2、NOx、CxHy和PM2.5之间的差异,进行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葵花秸秆CO、CO2、NOx、CxHy和PM2.5的排放因子分别为(344.71±66.36)、(1 147.73±229.01)、(3.20±0.62)、(138.48±28.22)和(0.97±0.20)g/kg,玉米秸秆的排放因子分别为(319.69±52.27)、(1 178.75±149.00)、(1.29±0.04)、(57.83±9.45)和(1.44±0.17)g/kg;不同地区农作物秸秆在明燃和阴燃条件下PM2.5排放因子分别为(0.23±0.11)~(3.26±0.16)和(0.53±0.35)~(2.91±1.69) g/kg,CO排放因子分别为(162.66±15.94)~(381.65±81.74)和(235.29±34.43)~(569.80±165.72)g/kg,CO2排放因子分别为(1 094.96±182.04)~(1 866.22±377.83)和(725.10±107.71)~(1 409.43±82.32) g/kg,除CO2排放因子表现为明燃大于阴燃外,其他污染物排放因子均表现为阴燃大于明燃。

  相似文献   
919.
从排污权基本概念出发,在分析我国进行排污权交易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进行交易还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20.
The report summarizes surveys on carbon inventories and initiatives on sustainable carbon cycling taken by the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where the authors work/worked. The first part of the report, which appeared in the preceding issue of this journal, deals with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carbon cycling, the historic evolution of carbon cycling processes in China, carbon pool enhancement, value addition,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carbon balance. This very paper, a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report, covers the results of carbon dynamics modeling, emission inventories of various carbon-containing greenhouse gases and their potential abatement meas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