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8篇
  免费   505篇
  国内免费   538篇
安全科学   422篇
废物处理   52篇
环保管理   1057篇
综合类   3307篇
基础理论   546篇
环境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240篇
评价与监测   413篇
社会与环境   616篇
灾害及防治   111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362篇
  2012年   344篇
  2011年   402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395篇
  2006年   404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297篇
  2003年   263篇
  2002年   266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219篇
  1999年   181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King C  Salem B 《Ambio》2012,41(5):490-503
Under increasing water scarcity, collective groundwater management is a global concern.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interdisciplinary analysis of this challenge drawing on a survey including 50 large and small farms and gardens in a village in an agricultural land reclamation area on the edge of the Western Desert of Egypt. Findings revealed that smallholders rely on a practice of shallow groundwater use, through which drainage water from adjacent irrigation areas is effectively recycled within the surface aquifer. Expanding agroindustrial activities in the surrounding area are socio-economically important, but by mining non-renewable water in the surrounding area, they set in motion a degradation process with social and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for all users in the multi-layered aquifer system.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our investigation, we identify opportunities for local authorities to more systematically connect availabl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ources and common pool resource management precedents, to counterbalance the degradation threat.  相似文献   
92.
Hu J  Aitken MD 《Chemosphere》2012,88(5):542-547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environmental distributions and production mechanisms of chlorinat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Cl-PAHs) in the sediments from some tidal flats located in Asia. Cl-PAHs were found in sediments taken from Arao tidal flat, Kikuchigawa River and Shirakawa River. The range of ∑Cl-PAHs was from 25.5 to 483 pg g−1 for Kikuchigawa River and Arao tidal flat, respectively.Concentrations of PAHs and Cl-PAHs showed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r = 0.134). This result suggests that the origins of these compounds differ. In the identified Cl-PAH isomers, the most abundant Cl-PAH isomer was 9,10-dichloroanthracene (9,10-di-Cl-ANT) in the three sites. In general, concentrations of Cl-ANTs in the coastal environment are about 3-5 orders of magnitude lower than those of anthracene (ANT). However, concentration ratios between Cl-ANTs and ANT (Cl-ANTs/ANT) in the sediments ranged from 4.1% to 24.6%. This result indicated that Cl-PAHs were not generated under industrial processes but the high concentration ratios have resulted from the contribution of photochemical production of Cl-ANTs in the sediments because ANT is known to have high photochemical reactivity.For examining this phenomenon, ANT adsorbed onto glass beads was irradiated with UV under the mimicked field conditions of tidal flats. As a result, it was noticed that, while chlorinated derivatives were negligible in a light-controlled group, production of 2-Cl-ANT, 9-Cl-ANT and 9,10-diCl-ANT on the irradiated surface were found in this study.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photochemical reaction of PAHs can be a potential source of the occurrence of Cl-PAHs in the coastal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93.
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球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环境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环境和谐与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国际社会积极推动实施《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执行计划》,各种形式的国际和区域环发合作深入开展,各个国家为促进可持续发展付出了巨大努力,在消除贫困和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但是,全球在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方面正在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形势,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从经济、环境与社会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表明:全球经济发展依然不平衡,不稳定性在加大,而且世界贫富差距明显,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官方援助不足;全球能源结构没有根本性改变,CO2排放不断增加,气候变化问题突出,而且一些国家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重;世界总人口数不断增加,各国就业水平难以提高,各国教育水平非常不均衡,而且欠发达国家人均医疗卫生支出水平低,居民健康状况堪忧。针对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①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可持续发展没有统一的模式,各国的发展阶段、条件和能力的不同必须予以正视;要区别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国情,要充分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要为发展中国家向可持续发展转型提供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方面的强有力支持。②加强各国政府在环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仅要重视全球性环境问题,而且更要优先考虑区域性环境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③积极推动全球社会朝向均衡、普惠和共赢的方向发展。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应有权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以及不断改进和优化治理机制,而且全球治理结构应该向发展中国家倾斜;要积极消除贫困、减少不平等现象、使增长具有包容性、使生产和消费更可持续;要增强人们做出可持续选择的权利,特别是妇女、年轻人、失业者以及社会最弱势和最脆弱群体的权利等。  相似文献   
94.
环境规制对区域技术创新影响的门槛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环境规制和经济增长之间"双赢"的关键在于环境规制能否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本文在环境规制强度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构建了数理模型,并基于区域异质性假定检验了我国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关系并确定了环境规制的最优规制水平。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强度与技术创新是非线性的。在强度维度上,环境规制强度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符合"U"型关系,即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由弱变强,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先降低后提高的影响。环境规制的创新效应还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变量。经济发展水平则存在双门槛,经济发展水平跨越的门槛值越高,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显著。本文政策涵义明显:政府切忌走入盲目提高环境规制强度的误区,应根据各区域现实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差异化的环境规制强度和标准,并注重滚动修订,及时调整至最优水平。  相似文献   
95.
乡村人居环境: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新领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乡村人居环境是人居环境科学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日益恶化.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存在明显缺陷,即人居环境研究的"城市主义"倾向明显,忽视了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分析了开展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评述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的多维视角,即基于农户空间行为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乡村人居环境的地域文化与发展模式研究、乡村人居环境与空间规划研究、基于"3S"技术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乡村人居环境的系统理论与发展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96.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是在特定经济背景下提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土地政策在h参与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列举了新经济背景下土地调控手段存在主次错位、刚性不强、缺乏有效配合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过程中要增加地土经济手段的运用、推动土地政策法律化和增强部门间协调配合等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7.
以肥城矿区为背景,基于Personal Geodatabase模型构建了空间数据库,采用C#作为开发语言,借助ArcGIS Engine的控件开发了矿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数据库系统.根据数据获取方式不同,将空间数据库分为基础地理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实地监测数据库和表格数据库4部分,系统实现了矿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统一存储和管理,多时相遥感数据的对比分析,水质、土壤湿度的动态监测,矿区各类地物面积的统计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98.
燃煤电厂锅炉袋除尘器用PPS滤料失效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燃煤电厂锅炉袋式除尘器用聚苯硫醚(PPS)破损滤袋样品的性能,并与新袋样品进行对比,得出工况含氧量、SOX浓度偏高,且有结露现象为滤袋破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
1949年以来中国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IPAT方程出发,发现了环境影响随着经济发展或时间的演变依次遵循三个"倒U型"曲线规律,即环境影响强度的倒U型曲线、人均环境影响的倒U型曲线和环境影响总量的倒U型曲线。根据此规律,可以将该演化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环境影响强度高峰前阶段、环境影响强度高峰到人均环境影响量高峰阶段、人均环境影响量高峰到环境影响总量高峰阶段以及环境影响总量稳定下降阶段。在环境演变的不同阶段,主要驱动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环境影响强度高峰前阶段,资源消耗或污染物排放增长更多地由资源或污染密集型技术进步驱动;在资源消耗或污染物强度高峰到人均资源消耗或污染物排放高峰阶段,主要由经济增长驱动;而在人均资源消耗或污染物排放高峰到资源消耗或污染物排放总量高峰阶段以及总量高峰以后的发展阶段,则主要由节约高效技术或污染减排技术进步来驱动。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目前环境与发展关系基本上处于经济增长主要驱动的环境影响强度高峰向人均环境影响高峰过渡阶段,这同时意味着中国要在短期内实现人均环境影响和环境影响总量高峰的跨越是异常困难的。  相似文献   
100.
Abstract

Two cover sprays of phosmet were applied to an orchard adjoining a camping area and a bird sanctuary with a resident goose population. Insecticide residues were monitored on orchard leaves, orchard ground cover, ground cover in the camp‐site and along the adjacent lakeshore. Despite attempts to minimize drift, significant spray residues were found outside the target area. Residues on ground cover and leaves were reduced by sprinkler irrigation subsequent to spray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