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9篇
  免费   457篇
  国内免费   572篇
安全科学   1079篇
废物处理   124篇
环保管理   1137篇
综合类   2574篇
基础理论   354篇
污染及防治   303篇
评价与监测   280篇
社会与环境   221篇
灾害及防治   56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238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442篇
  2010年   291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394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262篇
  2002年   253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9篇
  1972年   8篇
  197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简述近年来可移动危险源的严重事故及惨痛教训,究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可移动危险源的动态安全监控,指出开展可移动危险源动态安全监控的迫切性;从而对建立可移动危险源动态安全监控体系的指导思想与功能设计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索,利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对可移动危险源实施动态安全监控,以实现对其严重事故的有效控制,并对完善可移动危险源动态安全监控体系作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212.
广钢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技术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广州钢铁企业集团通过定性、定量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对危险源从宏观和微观上进行控制管理的有效模式,为冶金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13.
2004.7.20云南盈江滑坡泥石流山洪灾害成因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位于横断山区西南部.2004年7月18日~19日,该县北部的的支那、盏西、芒璋等地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引起7.20滑坡泥石流山洪灾害,造成59人死亡失踪和15 857万元财产损失.60年一遇、19小时186.2mm的特大暴雨,是该次滑坡泥石流山洪灾害形成的根本原因.针对灾害的特征、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拟采取的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214.
数字消防--消防信息化的开放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当前消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开放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开放的建设模式--数字消防.在探讨数字消防的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数字消防的功能需求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实践中出现的"由总队主导的数字消防模式"和"由民防主导的数字消防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最后,针对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15.
基于GIS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洪灾风险分区及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内外近几年的发展表明,在所有可能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在科学研究基础上进行风险区划,将自然灾害管理提高到风险管理的水平.在长江流域数字化地图的基础上,选取不同重复期(20,50,100年),及包括1870年历史洪水和1931,1935,1954,1991,1995,1996,1998,1999和2002年共10次洪水,借助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和叠加功能,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灾害危险性进行了初步评价.首先参考洪水灾害淹没图和相关历史文献记录资料,构建10次洪水受灾县(市)分布图;其次对这10次洪水受灾县(市)分布图进行叠加,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风险性评价图.分析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风险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而且具有明显的地理意义.有4个明显的高危风险区,分别是洞庭湖、鄱阳湖两湖平原的湖滨地区和公安以下的长江中游河段的沿江一带,尤其是荆江河段以及两江相夹地势低洼的江汉平原;沿高危风险区外侧为高风险地区,重点在汉江下游、资、沅、澧水、清江流域、皖沿江地区以及太湖流域的部分地区;沿长江于高危风险和高风险地区两侧分别为风险较小地区;其他地区对于洪水灾害而言则为安全地区.评价结果与长江中下游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16.
洪涝灾害评价的威布尔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将威布尔分布用于淮河流域水灾成灾面积研究,揭示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成灾面积形成的 内在规律,进而利用河南、安徽、江苏和山东4省的各自灾度对淮河流域的灾害风险建立了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表明,本方法切实可行,特别适用于大样本计算.  相似文献   
217.
中国是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的国家之一,研究水灾脆弱性对中国的灾害风险管理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合理评估脆弱性尤其是社会脆弱性却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论文对评估社会脆弱性指数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传统评估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改进Hoovering评估模式.选择湘江流域的长沙地区为研究区,应用改进模型对研究区进行了社会脆弱性指数的评估.结果表明,长沙地区社会脆弱性从1980年至2000年基本处于下降趋势,但是在2002年和2003年增长迅速.2003年,长沙5区4县中社会脆弱性指数最大的是开福区,其次是长沙县,而宁乡县的社会脆弱性指数最低.  相似文献   
218.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史丹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1):17-18,27
富营养化是我国湖泊的主要问题,它不但制约了湖泊资源的可利用性,而且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生存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分析了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现状、危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19.
Public Perception of Flood Hazard in the Niger Delta,Nigeri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ummary Our study had the aim of understanding how floodplain dwellers regard the risk of flooding. About 500 questionnaires were administered to landowners in the selected settlements in the study area using systematic random sampling. The results of analysis show, among other things, that the population regards most important the causes of floods as heavy, prolonged rainfall and river overflow. Nevertheless, they have little knowledge of the frequency of severe floods, and flood alleviation schemes. Most flood victims do not get compensation or relief during flood disaster, and the reason why they remain in the study area is influenced by their occupations, especially fishing, subsistence agriculture, and the presence of crude oil in the region which has attracted many migrants who cannot afford the high cost of accommodation and are therefore forced to live in vulnerable areas of the floodplain. Finally,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flood control in the region needs the cooperation of government, community efforts and an enlightenment programmes throug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mass media.  相似文献   
220.
Since the 1970s, the water fluxes to the sea of the Yellow River have declined significantly. Based on data of precipitation, air temperature, the measured and “natural” river flow, the water diversion and consumption, and the areas of erosion and sediment control measures over the drainage basin, water fluxes to the sea of the Yellow River are studied in relation with the influences of changing climate and human activities. The Yellow River basin can b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water source areas; multiple regression indicates that the variation in precipitation over different water source areas has different effect on water fluxes to the sea. In the period between 1970 and 1997, averaged air temperature over the whole Yellow River increased by about 1.0°C, from 16.5°C to 17.5°C, a factor that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water yield of the Yellow River. Water diversion and consumption has sharply increased and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decline in the water fluxes to the sea. Since the 1960s, erosion and sediment control measures have been practiced over the drainage basin. This factor, to a lesser degree, is also responsible for the decrease in water fluxes to the sea. A multiple regression equat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to estimate the change in water fluxes to the sea caused by the changes in precipitation, air temperature, water diversion and consumption, erosion, and sediment control measures, indicating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water diversion and consumption to the variation in annual water flux to the sea is 41.3%, that of precipitation is 40.8%, that of temperature is 11.4%, and that of erosion and sediment control measures is 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