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46篇 |
免费 | 1313篇 |
国内免费 | 15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331篇 |
废物处理 | 128篇 |
环保管理 | 1281篇 |
综合类 | 3736篇 |
基础理论 | 708篇 |
污染及防治 | 523篇 |
评价与监测 | 434篇 |
社会与环境 | 597篇 |
灾害及防治 | 57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0篇 |
2024年 | 160篇 |
2023年 | 214篇 |
2022年 | 273篇 |
2021年 | 312篇 |
2020年 | 336篇 |
2019年 | 310篇 |
2018年 | 246篇 |
2017年 | 343篇 |
2016年 | 365篇 |
2015年 | 330篇 |
2014年 | 365篇 |
2013年 | 446篇 |
2012年 | 620篇 |
2011年 | 618篇 |
2010年 | 471篇 |
2009年 | 511篇 |
2008年 | 357篇 |
2007年 | 544篇 |
2006年 | 512篇 |
2005年 | 442篇 |
2004年 | 392篇 |
2003年 | 343篇 |
2002年 | 315篇 |
2001年 | 202篇 |
2000年 | 231篇 |
1999年 | 197篇 |
1998年 | 131篇 |
1997年 | 132篇 |
1996年 | 91篇 |
1995年 | 115篇 |
1994年 | 95篇 |
1993年 | 61篇 |
1992年 | 61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2年 | 6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3篇 |
1974年 | 2篇 |
1972年 | 4篇 |
1971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01.
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体制、机制和自主创新的若干思考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本文分析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六个基本特点,总结了国内外安全生产的差距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了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体制、机制,并从专家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战略性的建议。创新性地描述了由范围、对象、内容、目标和手段等组成的一个安全生产工作矩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安全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发展思路与方法。从加强党和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领导迫切性的角度,扼要阐述了党和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领导的思考。 相似文献
802.
为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OHSMS)绩效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根据OHSMS绩效评价的重要性,提出基于二元语义的OHSMS绩效评价模型.研究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灰色关联分析法(GRA)确定主客观权重,再运用乘法集成法确定组合权重,作为评价指标的最终权重,运用二元语义的集结算子,计算OHSMS绩效评价指标的综合值,取得最终的评价结果.结果表明,基于二元语义的OHSMS绩效评价将专家经验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合理地处理许多因素的不确定性,通过确定不符合项和改进措施,持续改进OHSMS绩效. 相似文献
803.
对煤矿井下胶带输送机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故障,在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基础上,研究了智能化的检测和判断方法。与传统的胶带机综合保护系统相比,减少了误报和漏报现象,既提高了故障诊断的可信度,又提高了胶带机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04.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矿井采掘工作面进行了通风效果的评价,先确定了影响工作面通风效果的指标,并逐一构造了其隶属函数,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定出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最后对计算模糊评判的算法进行了分析,以此来确定采掘工作面通风效果的评价等级.以东滩煤矿部分采掘工作面的环境状况为例进行了评价,据实际考察评价结果反映,通过该评价方法得到的结果与现场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805.
针对供热系统存在的水力失衡、能耗高、故障多、事故风险大等问题,分析了系统中的主要能耗环节和危险性,提出了安全节能自控系统的结构,详细研究和分析了主系统和子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节能机制,设计开发了集实时智能自动监控、预警报警、故障诊断、数据管理、安全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安全节能自控系统。所开发系统的工程示范应用表明达到了一定程度的节能降耗、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06.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食品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食品安全生产及监管的内在机理、影响因素及监管模式,采用演化博弈论方法建立了政府监管部门与食品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运用复制动态方程和系统动力学方法深入分析了食品安全生产中相关主体的决策选择。结果表明:食品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须主动重视食品安全问题,食品企业的策略选择受安全生产投入成本、处罚成本和声誉收益的影响;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行为受监管成本、外部负效益及社会成本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因此,增大监管部门惩处力度、降低监管成本、完善社会公众监督机制、强化声誉效应是食品安全问题得以解决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07.
为应对“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提出的更高层次的挑战,首先,分析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根据其存在的问题,从优化教学课程体系、创新师生教学关系、融合多种创新教育、重视课程质量评价4个方面,提出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改进建议;然后,以郑州大学安全工程人才培养为例,探索“六卓越一拔尖”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改进,并举例介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表明:新修订的培养方案实践教学比例增加,并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能力等的培养,满足“六卓越一拔尖”背景下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的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808.
809.
通过\"灾害学\"视角认识和理解生态安全,针对隐患因素对安全状态的影响,探讨了生态安全演变的隐患触发传递与响应控制机理,并从系统动力学的视角论述生态安全是反馈的动力系统和非线性的动态系统特征.研究表明,生态安全因素分析必须包含隐患因素分析;安全评价要素范围必须扩展.生态安全系统由隐患触发传递系统和响应控制管理系统组成,且两系统之间以及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是隐患因素不断触发、传递、响应和控制的复合高阶演变过程,具有非线性灾变性、自组织及被组织性和有序与无序的动态性. 相似文献
810.
为给出更严谨的安全定义,通过结合经济学中人的有限理性基本假设,系统科学中的整体涌现性,以及认识论中的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2种哲学理论,从基本假设、系统论、认识论、限定条件等4个维度深入分析安全的属性和特性,提出新的安全定义:安全是“一定环境内,系统免受不可接受的风险的状态”;基于此,分析新安全定义的内涵和外延。研究表明:安全的本质是风险可接受,安全的研究内容是找到确定风险可接受的方法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可接受风险标准。研究过程中要以系统为研究对象,并建立合适的有限理性模型,同时要考虑社会建构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