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8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227篇
基础理论   61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71.
为探索喀斯特城市湖库溶解性有机质(DOM)成分特征及来源信息,以我国贵阳市重要喀斯特湖库——红枫湖、百花湖、松柏山水库和阿哈水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表层水体溶解性有机碳(DOC)、叶绿素a(Chla)和DOM光学参数(a254、a280、a350、 E2∶E3、S275-295、 FI、β:α、 BIX、 HIX)的空间差异,同时利用荧光吸收峰(B、 T、 A、 M、 C、 D、 N)和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EEM-PARAFAC)解释DOM各成分丰度及占比状况,并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PCA)揭示DOM参数的相关性和主要环境过程.结果表明,喀斯特城市湖库ρ(DOC)和ρ(Chla)范围分别为4.24~11.9 mg·L-1和0.32~19.7μg·L-1,松柏山水库腐殖质(a254)和芳香类蛋白质(a280)较高,导致相对分子质量(E2∶E3和S275-295)高于其它湖...  相似文献   
72.
顺酐生产过程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未反应原料、副产物CO和挥发性有机物(VOC)等,对其进行处理使之达标排放,回收其中可利用的物质或能量有重要意义。吐哈石化厂顺酐装置采用CONSER公司工艺技术,新增部分尾气回收生产工艺路线,回收40%的尾气中的正丁烷,实现了蒸汽分阶利用,排放的废气中SO2、NOx、颗粒物等达到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73.
74.
基于Arcgis平台,以耕地图斑为评价单元,对重庆市荣昌区耕地质量进行了地球化学评价及其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土壤质量较好,地球化学等级以中等为主,占耕地总面积的74.44%,优质和良好等级占24%。土壤养分综合等级以中等为主,有机质、氧化钙和磷元素较缺乏,钾、硫、锌等多种元素较丰富。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清洁和轻微污染区面积较大,轻度至重度污染区不足1%,土壤污染主要由Cd元素引起。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可广泛应用于耕地分等定级、基本农田划定、土地整治和农业生产活动中。  相似文献   
75.
Recent work has demonstrated that many trace metals undergo dramatic diel (24-h) cycles in near neutral pH streams with metal concentrations reproducibly changing up to 500% during the diel period (Nimick et al., 2003). To examine diel zinc cycles in streams affected by acid rock drainage, we have developed a novel instrument, the Zn-DigiScan, to continuously monitor in situ zinc concentrations in near real-time. Initial results from a 3-day deployment at Fisher Creek, Montana have demonstrated the ability of the Zn-DigiScan to record diel Zn cycling at levels below 100 μg/l. Longer deployments of this instrument could be us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episodic events such as rainstorms and snowmelt pulses on zinc loading in streams affected by acid rock drainage.  相似文献   
76.
The mercury distribution and speciation in the water column were investigated from November 2003 to September 2004. The distribution and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mercury (THg) and particulate mercury (PHg) showed that algae had a large capacity to bind mercury in late spring (e.g. in May). It is shown that dissolved gaseous mercury (DGM) concentrations may also be affected by algae activities. The MeHg profile in the water column at a highly eutrophied site in Hongfeng Reservoir demonstrated that most of the MeHg was produced in the hypolimnion, whereas the MeHg profile pattern at another site with less eutrophication indicated that MeHg in water was largely ascribed to release from sediment. In September, the outflow of the reservoir was enriched with MeHg, which was 5.5 time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inflows. The discharge of MeHg-concentrated water from the anoxic hypolimnion in the reservoir may pose a risk to downstream fauna.  相似文献   
77.
潮间带湿地碳循环及其环境控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高等植被覆盖的潮间带湿地(红树林沼泽、盐沼)植被生产力高,有机碳分解速率低,CH4排放较弱,碳沉积速度快,是单位面积碳封存速率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作为全球“蓝色碳汇”的主要贡献者,潮间带湿地在减缓含碳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全球温室效应方面具有重要潜力。潮间带湿地大多地处经济发达和人口密集的河口海岸地区,近年来其碳汇功能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为干扰的威胁,正在发生着的气候变化则更增加了这种碳汇功能的不确定性。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对潮间带湿地碳循环及其环境控制机制的深入了解可以帮助更好地管理这种具有重要碳减排潜力的生态系统。文章综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分析了潮间带湿地碳循环的基本过程和环境影响因素,探讨了多种人为干扰和气候变化要素对潮间带湿地碳循环的影响。潮间带湿地碳循环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垂直方向土壤(水)-大气界面和植被-大气界面CO2、CH4交换和沉积过程驱动的碳封存,以及水平方向与近海的碳交换。潮间带湿地的碳循环主要受潮汐/流、光合有效辐射、温度、盐度、水位、植物群落特征等非生物和生物因素的影响。围垦、富营养化、放牧很可能削弱潮间带湿地的碳汇功能,而外来植物入侵却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碳汇潜能。海平面上升、气温升高会增加潮间带湿地碳汇功能的脆弱性,CO2浓度升高的作用依赖于优势植物群落的光合作用途径,而多种并存气候变化要素的作用则更为复杂。全球范围内大量潮间带湿地已经遭受破坏甚至丧失,水文调控是对受损潮间带湿地碳汇功能进行修复和重建的有效措施。未来的研究需要更好的理解多种并存气候变化要素,及人为干扰和气候变化同时存在对潮间带湿地碳循环的交互效应,利用过程模型预测不同人为干扰和气候变化情境下潮间带湿地碳收支变化规律,并完善受损潮间带湿地碳汇功能修复的基础理论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78.
马川  董少锋  莫江明 《生态环境》2012,21(4):647-653
为了了解我国南方森林常见的人为干扰(凋落物收取)活动对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影响,研究了鼎湖山马尾松林3种主要树种凋落物分解及其养分释放对凋落物输入量变化的响应。这3种树种分别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荷木(Schimasuperba)和锥栗(Castanopsis chinensis)。凋落物输入量变化分别为凋落物去除(L-)、加倍(L+)和对照(L)3种处理,每种处理25个重复。经过18个月的处理试验,凋落物分解速率及其养分释放随树种、分解阶段和凋落物处理不同而异。荷木、马尾松和锥栗分解物平均残留率分别为0.46±0.01、0.42±0.01、0.40±0.02,其中,荷木与锥栗、马尾松差异性显著。不同处理间的凋落物分解速率差异显著,加倍、对照和去除处理样地凋落物的平均残留率分别为0.51±0.08、0.53±0.09和0.55±0.08。凋落物加倍处理促进了凋落物分解过程中C的释放,而去除凋落物处理则抑制了N、P的释放。以上结果表明,凋落物收取活动不仅直接带走凋落物中的大量养分,而且抑制了凋落物分解及其养分释放。  相似文献   
79.
新疆原生地球化学环境灾害属自然灾害-原生地质环境灾害之一。它是由地壳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包括成岩、构造、水、气、生物等作用)形成的某区域、地区、局部地质体(岩石、土壤)、水体、气体、生物体中某些化学元素或化学成分的超常富集或超常贫化对人类生命健康、生活、生存繁衍及活动造成的灾害、危害和影响。新疆是我国原生地球化学环境灾害较严重的省区之一。在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方针的指引下,从环境地球化学的角度入手,初步划分了新疆原生地球化学环境灾害的类型,分析了新疆源生地球化学环境灾害的特征,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0.
根据大量的观测分析资料,论述了刚果W5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的地球化学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研究结果表明,每公顷每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从生态系统输出的养分质量以K最多,达21.25 kg/(hm2a);其次为N,达17.21 kg/(hm2a)。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流通质量的净变化值f(K)、f(Ca)为负值,f(N)、f(P)、f(Mg)为正值;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的生物小循环研究表明,在一个轮伐期内,每公顷桉树吸收养分的质量,依次为Ca 429.03 kg/hm2,其次为N 277.01 kg/hm2和K 208.12 kg/hm2。而在一个轮伐期中归还的养分质量,Ca只有99.78 kg/hm2,K为113.04 kg/hm2。在养分循环率方面,与热带半落叶季雨林比较,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率要小得多,说明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趋向于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