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30篇
环保管理   120篇
综合类   78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60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31.
现阶段,资源过度消耗与环境恶化成为中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虽然现有研究从多方面探究了环境污染的治理机制,但对政府推动型城镇化这一重要的宏观政策的关注不足。本文以中国工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撤县设区改革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政府推动型城镇化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撤县设区改革显著地减少了原县辖区内企业的污染排放量,即政府推动型城镇化对企业污染排放具有“治理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撤县设区改革对企业污染排放的“治理效应”来源于主动推动型撤县设区而非被动实施型撤县设区;相比于在非重污染行业的企业以及隶属于县级以上的企业中,撤县设区改革对企业污染排放的“治理效应”在重污染行业的企业以及隶属于县级以下的企业中更强。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撤县设区改革后,原县级政府的财政收入显著下降、基础建设性财政支出显著减少而民生性财政支出显著增加,说明撤县设区后,原县级政府财政收入的经济激励弱化,财政支出目标亦从基础设施建设转变为提供公共服务,从而有助于治理企业污染排放问题。  相似文献   
332.
省级政府承担着改善地区环境质量,守护一方绿水青山的重任。探究不同制度条件下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绩效的组态生成机制,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理论,本文对30个省级行政区2017—2019年的数据进行了动态的汇总型FSQCA分析。研究发现:单一条件不能构成省级政府环境治理高绩效的必要生成条件;生成省级政府环境治理高绩效的组态机制共有四种,分别为:数据赋能单向机制、市场—法治协同机制、市场—公众协同机制以及政治—数据协同机制。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我国不同地区,生成省级政府环境治理高绩效的组态机制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