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8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22篇
安全科学   60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285篇
综合类   488篇
基础理论   212篇
环境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49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157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建设成效及实施过程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循环经济对缓解环境压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文明、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具有重大的意义。园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介绍了园区循环化的改造方向、改造目标及园区循环化试点工作及实践成效,并总结概括了园区循环化改造的下一步重点工作,供后续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682.
为充分识别、量化和评估绿色信贷的成本与收益,本文从银行和社会两个角度,梳理绿色信贷的直接(间接)成本和直接(间接)收益的类型和内涵,提出全面核算绿色信贷成本与收益的一般框架,以我国21家主要商业银行2013—2017年绿色信贷实施情况为例探讨了该框架的可行性。依据该核算框架对银行的直接成本和收益、社会的直接收益进行了定量核算,对银行的间接成本和收益、社会的直接和间接成本、社会间接收益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商业银行施行绿色信贷能带来利润;近半数银行的绿色信贷项目收益率在全行信贷项目平均收益率之上;核算期内绿色信贷节能减排的环境效益累计达1.03万亿元,平均每万元绿色信贷投放带来253元环境效益。本文为实现绿色信贷影响的综合分析、绿色信贷环境外部性内生化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方法,对政府和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83.
绿色创新作为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有机整合的发展战略,是当前解决城市发展困境的一剂良方,实践中,促进城市绿色创新水平提升成为政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国家高新区是推动城市绿色创新水平提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然而关于国家高新区设立是否对城市绿色创新发展起作用仍需要进一步实证检验。利用中国285个地级市2003—2016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现双重差分的目的,识别国家高新区建立影响区域绿色发展的作用机制,并评估高新区驱动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净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国家高新区显著提高了城市绿色创新效率,这一结果在经过了反事实检验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②从理论上构建了高新区驱动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影响机制,并通过实证检验甄别出了高新区促进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创新驱动机制和结构驱动机制,而未通过集聚驱动机制,"形聚而神不聚"的现象仍广泛存在。③高新区驱动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呈现明显的区域异质性,高新区对东部区域的绿色创新效率驱动效果明显,而对中西部区域效果不明显。④高新区驱动绿色创新效率提升还存在着城市等级的差异,一定程度上表现为"边际递减规律",相比于省会城市,副省会城市、较大的市和一般的市从高新区设立当中获得的政策效益更大。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新区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驱动作用,文章据此从发挥集聚推动效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高新区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84.
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非角度的DEA模型对2005~2015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生态效率进行测算,通过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绿色技术创新对生态效率的影响、产业集聚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联效应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水平具有明显的梯级差异;绿色技术创新对生态效率的显著正向作用发生在整体层面和下游地区;在产业集聚引导下,整体及下游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对生态效率的正向作用有所增强,上游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未因产业集聚而改变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解释这一现象的可能途径是处于产业集聚初级阶段的政府主导型集聚使企业倾向于低成本战略,而处于产业集聚高级阶段的市场诱致型集聚会激发企业的创新意愿采用差异化战略。依据结论提出缩小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不平衡状况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85.
由于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长期滞后,加之国有经济占比高,资源型产业普遍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导致供给与需求错配严重,难以适应工业4.0下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变革的需要。目前,受经济周期和矿业周期叠加的共同影响,20世纪头十年全球矿业发展黄金期告一段落,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低位波动,总体需求持续低迷。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内资源性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迫切需要加快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更好地满足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要求。本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分析资源型产业转型发展的动因及其面临的障碍,指出经济下行导致资源领域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在国家继续严格实行强制性节能减排的情况下,主要能源和矿产品消费规模有可能提前达峰,这有助于实现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到2030年碳排放总量达标的承诺。同时,由于在资源型产业"去产能"过程中,僵尸企业处置、人员安置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方面的障碍和制约因素,资源领域淘汰落后产能不可能一蹴而就,甚至会出现多轮反弹,进一步增加了行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阻力和风险。在以上结论基础上,本文设计资源型产业转型发展的路径,提出加快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推动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融合发展的转型路径。本着"有进有退、以退促进"的原则,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加兼容,建立完善进入衰退阶段的资源型产业有序退出的机制,切实降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社会成本。  相似文献   
686.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uilding envelope predominantly determines the ultimate energy performance throughout the lifecycle of a building. A sustainable alternative to enhance roof performance while limiting heat flux through a roof is integrating passive techniques such as green roof. Particularly, green roof performance is sensitive to local climate.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vapotranspiration effect of an extensive green roof on annual energy consumption of an office building in relation to the humid continental climate of Republic of Korea.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green roof and building energy performance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a parametric simulation method using green roof module in EnergyPlus coupled with jEPlus. Structural data of the reference building and ASHARE 90.1-2007 operational schedules were used as inputs for baseline building model while inputs for the green roof module were based on experimental data sets.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humid conditions and local wind current on the evapotranspiration process, it was generally found that high leaf area index (LAI) reduced cooling energy demand and somewhat reduced heating energy demand as well; corresponding to the highest daily evapotranspiration fluxes of 4.79 mm day?1 in summer and 1.80 mm day?1 in winter. Increasing LAI from 20% to 100% cover increased evapotranspiration flux by 10.4% in summer and 80.2% in winter. Thus to minimize energy losses in winter, foliage cover must be carefully considered. Within limitations specified, the overall annual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deceased by 90.9 GJ (3.7%).  相似文献   
687.
This study seeks to understand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variability in distribution of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 investments in green stormwater infrastructure (GSI) projects across the diversity of neighbourhoods in the City of Philadelphia, PA, U.S.A. using indicators of community context and capacity. For this study, context is defined as characteristics of disadvantaged communities and capacity as factors that facilitate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action. Community context and capacity are deemed integral to the success of the Philadelphia GSI programme as the Philadelphia Water Department is relying upon collaborative approaches to facilitate public investments in neighbourhoods and voluntary implementation of GSI practices on publically and privately owned lands. Private sector investments in GSI mandated by stormwater regulations for new construction and major rehabilitation also are assessed in relation to these two sets of indicators.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statistical analyses reveal an inequitable distribution of GSI projects, which largely is driven by market forces.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community capacity-based framework to prioritise public sector investment in disadvantaged communities to achieve more equitable distribution of GSI projects and associated benefits.  相似文献   
688.
自然过程是规划过程的重要维度。与中国法定规划体系相衔接的生态单元分类、评价系统的构建,是生态研究与城乡规划之间的一座桥梁。选取昆山花桥为研究对象,以2010年Landsat遥感数据TM影像图为主要数据源。在城乡生态单元制图的基础上,从区域景观格局的宏观角度分析城市化、乡村以及城乡交错带三类典型地块的生态用地特征。研究表明:城市水体形态过于笔直、公园绿地分布过于集中,城乡交错带水体破碎化严重、人工景观呈集聚状的发展趋势,乡村地块水体受农业活动影响严重、农田景观应重点保护等。进而从微观角度进行植被群落结构指数评价,作为生态信息的重要补充。根据植被指数图谱可得花溪公园附近的植被群落结构指数较高,河道两侧的线性连续性整体尚佳,植被群落结构丰富,而道路两侧的植被较为单一等。旨在提供一种城市生态评价体系,从宏观到微观,从生态格局分析到植被群落结构评价,希望能更清晰的反映不同区域之间的生态价值差异,为城乡绿地系统规划提供生态基础性数据。  相似文献   
689.
气候变化对涟水流域蓝水绿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分析1996~2015年过去20 a及2020~2079年未来60 a长期气候变化背景下涟水流域蓝水绿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将气候变化划分为1996~2015年、2020~2049年、2050~2079年三段气象背景时期,选用Had GEM2-AO大气模式的RCP2.6、RCP4.5、RCP6、RCP8.5四种典型浓度路径作为未来时期的气象输入条件,并细分为9种气候变化情景。运用PSO粒子群优化算法,以KGE克林效率系数为目标函数,采用湘乡站实测径流量及MOD16蒸散发数据并行校准模型参数,通过p-factor、r-factor、R2、NSE和PBIAS评价模型模拟效果和不确定性,评价结果表明校准期及验证期蓝水绿水模拟均达到可信程度。情景分析结果表明,对比1996~2015年、2020~2049年、2050~2079年三段气候背景时期,在各RCP浓度路径下蓝水均呈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大约降低了1.4%~17.3%,绿水流均表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约增长3.5%~12.4%,绿水蓄量则在持续降低,大致下降了7.8%~19.7%,即使将95PPU模拟不确定性范围考虑进来,绿水流的增长趋势也较为明显。因此,将绿水资源纳入涟水流域未来水资源评价体系,实现蓝水绿水综合规划管理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90.
磷石膏的大量堆存不仅占用土地、浪费资源,存在巨大的环境和安全风险,更与我国无废城市发展理念相违背.本文系统梳理了近年来我国磷石膏产排现状、资源化利用现状和资源化利用途径.分析了磷石膏资源化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政策支持不配套、标准体系不完善、技术支撑不足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等.提出磷石膏绿色发展应从政策扶持、技术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