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6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228篇
安全科学   304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04篇
综合类   539篇
基础理论   319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65篇
评价与监测   40篇
社会与环境   140篇
灾害及防治   8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科技的发展,使机器设备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工作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但由于人的复杂性,人因失误成为主要的致因因素,如何预防和控制人的失误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结合Pedersen人因失误模型,构建了导致人因失误的层次分析模型,计算结果显示,人在某种状态下承受负荷的能力大小是影响其失误的主要原因.通过实例,证明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并提出了减少人因失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单个或任意多个人因差错影响下构件截面失效概率计算方法的分析讨论,推导出在理想已知条件下的数学解析求解公式;在考虑人因差错对结构参数影响程度的空间离散化后,得出了相应的简化计算方法;并以一个单筋梁的正截面为例进行了失效概率计算和人因差错影响程度分析.在目前人因差错的发生及其影响规律的研究不完善、缺乏必要的数学模型的现实条件下,该方法对人因差错影响下构件截面失效概率的分析计算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3.
从经济全球化引发的雇用形态的变化入手,分析日本工伤事故瞒报问题的原因;针对已有的事故瞒报手法及危害,介绍对其防范、发现和处治的主要措施;通过对比分析中日两国事故瞒报防范工作的特点,提出更有利于事故控制预防、更有效地解决我国工伤事故瞒报问题的重要思路,即:在加大对事故瞒报单位的惩治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的同时,还应建立针对依法报告事故单位的不惩罚机制或制定降低依法报告事故后的被处罚成本方面的规定;在行政责任追究和领导绩效考核时,不仅仅以事故后果或事故多少而是以其在强化安全管理方面"作为"与否为更重要的根据来进行。  相似文献   
104.
在构建影响人的安全行为因素因果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SD)理论和方法,对影响人的安全行为关键因素进行动态预测,并通过仿真计算、对比分析安全投入增加对系统安全水平的影响。应用该方法建立的煤矿生产中人的安全行为指标水平模型,以求证安全投入与人的安全行为水平的相关性,为煤矿安全管理决策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亦有助于政府和煤矿企业科学地明确安全投入方向,降低人因事故率,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05.
针对相连接部位开口处的防火分隔失效时人员能否安全疏散进行评估,研讨人员安全疏散评估过程中所采用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以某商场与轻轨站相连接开口处为例,考察当防火分隔耐火性能失效后,商场内人员和轻轨站的人员能否从火灾中得以安全疏散;通过火灾模拟的方法,采用BuildEvac和FDS软件分别对火灾时人员疏散状况和火灾烟气的蔓延情况进行人员疏散模拟和火灾烟气运动模拟。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对商场内人员和轻轨站人员的安全性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从而得出实例评估结论:当排烟系统正常工作时,即使防火分隔(防火卷帘)失效,火场环境对商业区和轻轨站的人员生命安全在整个疏散过程中均不会构成威胁,所有人员都能安全疏散到安全地点。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对劳动防护服的号型设置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劳动防护服号型》是各类劳动防护服制作中广泛使用的基础性国家标准,依据当前劳动者人体尺寸的统计分析和企业劳动防护服生产供应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设置服装号型,以符合国家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以及增强劳动防护服的舒适性功能。  相似文献   
107.
In areas of war and armed conflict it is difficult to get trustworthy and coherent information. Civil society and human rights groups often face problems of dealing with fragmented witness reports, disinformation of war propaganda, and difficult direct access to these areas. Turkish Kurdistan was used as a case study of armed conflict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use of satellite images for verification of witness reports collected by human rights groups. The Turkish army was reported to be burning forests, fields and villages as a strategy in the conflict against guerrilla uprising.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satellite images are useful to validate witness reports of forest fires. Even though the use of this technology for human rights groups will depend on some feasibility factors such as prices, access and expertise, the images proved to be key for analysis of spatial aspects of conflict and valuable for reconstructing a more trustworthy picture.  相似文献   
108.
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周边地表变形预测是一个复杂非线性问题,引起地表沉降的影响因素很多,各因素之间呈高度的非线性关系。传统的基坑用边地表沉降变形预测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其预测精度有待提高,而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多元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可以灵活方便地对多成因的复杂未知系统进行高度建模,实现全面考虑各种主要影响因素的深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变形预测。本文介绍了误差反向传播(BP)网络模型的结构、学习过程及其算法的改进,径向基函数(RBF)网络模型的结构及其学习过程;分析了影响深基坑开挖周边土体沉降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以25个基坑工程的地表沉降实测资料为训练样本,建立了11个输入影响因素的BP神经网络模型和RBF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对样本的学习训练过程及对5个检验样本的预测精度,说明了人工神经网络用于预测基坑周边地表沉降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9.
Mark Duffield 《Disasters》2001,25(4):308-320
This article examines aid practice, that is, the public-private contractual networks that link donor governments, UN agencies, military establishments, NGOs, private companies and others, as a relation of global liberal governance. In order to fulfil this function, such networks embody what could be called the 'securitisation' of international assistance. Based upon ideas of human security and ameliorating the effects of poverty and vulnerability reduction, aid is now seen as playing a direct security role. Rather than being concerned with relations between states, the primary aim of this security paradigm is to modulate and change the behaviour of populations within them. In doing so, it is able to exploit the opportunities afforded by privatisation. At the same time, however, aid as security is confronted by its own particular problem of 'governing at a distance'; how can calculations made by leading states be transformed into actions at the global edge when a multitude of private and non-government implementors now intervene? 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examining the contribution of risk analysis to solving this problem and,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ontractual regimes based around technical standardisation, benchmarking and performance auditing. Through such technologies, metropolitan states are learning how to manage the public-private networks of aid practice and, as a result, to govern the borderlands in new ways.  相似文献   
110.
以历史上黄河下游的决溢频率为泥沙灾害的代用指标,研究了人类活动,历史地震及地形因子对黄河下游历史泥沙灾害的影响,研究表最,人类活动是影响黄河下游泥沙灾害的重要因素,历史上人口的增加使下游决溢频率增大,人口低谷与决溢频率的低值时段相应,历史上农牧交错带的南移与下游决溢频率的减小相伴发生。北移则导致决溢频率的增大,历史地震对黄河下游历史泥沙灾害有一定的影响,黄河下游历史泥沙灾害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这种分异与平原地貌条件的沿程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