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2篇
  免费   324篇
  国内免费   881篇
安全科学   480篇
废物处理   42篇
环保管理   265篇
综合类   2019篇
基础理论   368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58篇
评价与监测   216篇
社会与环境   220篇
灾害及防治   12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水质特性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主要有机污染物、水质影响因素及水质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312.
不同染料化合物在河流底泥上的吸附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北京清河底泥对染料化合物的吸附行为,并探讨了pH值,离子强度,温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测定了6种染料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pH值、离子强度是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温度升高使吸附量增加,6种染料在底泥上的吸附都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吸附分为快速吸附(小于1h)和慢吸附(12h以上).  相似文献   
313.
为探索矿工安全注意力的影响因素作用路径,寻求合理的干预对策,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基础上,提取矿工安全注意力的衡量指标和影响因素,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技术验证研究假设,构建修正后的矿工安全注意力影响因素作用路径概念模型图。研究表明:矿工安全注意力的影响因素,即矿工安全意识、矿工工作疲劳、安全信息刺激以及安全监管对矿工安全注意力的衡量指标,即注意专注度、注意广度以及注意转移度都存在路径关系,而且矿工安全注意力的衡量指标之间也存在路径关系。以期通过有效干预影响因素提高矿工安全注意力,降低人因失误导致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314.
Objectives: This study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 pilot program in Kenosha County that used a combination of direct biomarkers extracted from blood spots and nails to monitor repeat intoxicated drivers for their use of alcohol and drugs with a detection window spanning from 3 weeks to several months. The objectives were to test whether the direct biomarkers phosphatidylethanol (PEth), ethylglucuronide (EtG), and 5 drug metabolites would (1) help assessors obtain a more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repeat offenders during the assessment interview, (2) allow for timely identification of relapses and improve classification of drivers into risk categories, and (3) predict recidivism by identifying offenders most likely to obtain a subsequent operating while intoxicated (OWI) offense within 4 years of enrollment in the program.

Methods: All (N = 261) repeat offenders were tested using PEth obtained from blood spots and EtG obtained from fingernails; 159 participants were also tested for a 5 drugs of abuse nail panel. Drivers were tested immediately after the assessment interview (baseline) and at 3, 6, 9, and 12 months after baseline. Based on biomarker results and self-reports of abstinence, offenders were classified into different risk categories and required to follow specific testing timelines based on the program's decision tree.

Results: The baseline analysis shows that 60% of drivers tested positive for alcohol biomarkers (EtG, PEth, or both) at the assessment interview, with lower detection rates (0–11%) for the 5 drug metabolites. The comparison of biomarkers results to self-reports of abstinence identified 28% of all offenders as high risk and assigned them to more frequent testing and more intense monitoring. The longitudinal analysis shows that 56% (completers) of participants completed the program successfully and the remaining 44% (noncompliant) terminated prematurely. Two thirds (68%) of the completers were able to reduce or control their drinking and one third relapsed at least one time during their mandated monitoring periods. After a brief intervention by the assessors, 79% of relapsers tested negative for biomarkers in their repeat tests. The rearrest analysis showed that offenders classified in the noncompliant and relapsers groups were 7 times more likely to receive a new OWI 4 years after enrollment compared to drivers classified as abstainers or controllers. Refractory drivers were monitored the longest and reported no subsequent rearrests.

Conclusion: Thes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e benefits of more individualized interventions with repeat OWI offenders and call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multimodal approaches in traffic medicine including those that use direct alcohol biomarkers as evidence-based practices to reduce recidivism.  相似文献   

315.
为研究细尾矿砂破坏准则的具体形式和安全影响,利用HCA试验的方法测试了子午平面和π平面的破坏曲线;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所获破坏准则引起的尾矿坝安全系数变化。结果表明:子午平面的破坏曲线为单调递增;π平面破坏曲线在静水压力较小状态与Mohr-Coulomb准则一致,静水压力较大状态与Drucker-Prager准则一致,针对试验对象静水压力分界点可确定为200 kPa;若基于分界点在坝体内设置双重破坏准则,安全系数介于单独准则所得值之间,且Drucker-Prager准则单元所占比重介于31.33%~60.67%时,滑面区内Drucker-Prager准则单元数量变化,安全系数变化较明显,比重取其余值滑面区内Drucker-Prager准则单元数量不变,安全系数变化不明显。细尾矿砂破坏准则应为Mohr-Coulomb与Drucker-Prager组合而成的双重准则,组合过程需考虑静水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16.
事故致因模型是用于事故原因分析和预防的重要理论依据,模型的可操作性是决定事故预防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对目前国内研究较为持续和系统的事故致因"2-4"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增强其在事故分析时的可操作性。首先,研究了事故致因"2-4"模型中组织内、外部原因的各个阶段原因因素的划分情况;其次,根据得到的各阶段原因因素划分结果,对应用事故致因"2-4"模型分析事故原因的因素进行了编码;最后,以一起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为例,对事故致因"2-4"模型原因因素编码系统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划分了事故致因"2-4"模型中的各原因模块中的原因因素,并得到了不安全动作和物态、习惯性不安全行为、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文化、外部因素等5个层级原因,确定了基于事故致因"2-4"模型的30个原因因素。对事故原因因素进行系统编码,提高了应用事故致因"2-4"模型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和事故预防的可操作性,增强了其应用实践性。  相似文献   
317.
针对铁路行车人因事故受多因素交互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熵和DEMATEL法耦合的铁路行车人因事故关键因素实证分析方法。首先依据铁路行车人因事故认知行为模型,从感知、决策、计划和执行4个过程分析铁路行车人因事故的影响因素;然后综合运用信息熵和DEMATEL法构建关键因素量化识别模型,利用中心度和原因度两个参数分析铁路行车人因事故的关键影响因素;最后,结合2008—2013年铁路行车人因事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机车操作人员相关情形记忆失误、情景诊断失误、未严格执行操作规则和采取错误行动是铁路行车人因事故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18.
宁夏银北平原地下水中砷的分布特征及其富集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宁夏银北平原地下水中砷的分布特征、来源及富集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银北平原地下水砷异常地段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从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前缘向冲湖积平原中心,地下水中砷含量递增,高砷地下水沿黄河河道自南向东北局部呈点状分布,总体上呈条带状展布,且东北部砷含量普遍高于西南部,主要富集在0~40 m深度的含水层中;引黄灌溉的黄河水与贺兰山区的煤系地层是平原内地下水中砷的主要来源;特殊的古地理环境特征、地下水径流条件、氧化还原环境及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是地下水中砷富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19.
霾天气下南京PM2.5中金属元素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7年6月13日至2008年5月29日期间,对南京大气中PM2.5进行了连续采样,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法测定了PM2.5中K、Al、Ca、Pb等30种元素的质量浓度,对比分析了这些元素在霾日与非霾日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PM2.5污染水平较高,年质量浓度均值达103μg/m3.霾日PM2.5质量浓度水平是非霾日的2.35倍.春季霾日前后PM2.5中元素变化特征不明显,秋冬季节霾日元素浓度基本大于非霾日.平均而言,整个采样期间Cu、Se、Hg、Bi等人为污染元素的富集因子均较高,且霾日明显大于非霾日.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霾日PM2.5主要来源于土壤尘、冶金化工尘、化石燃料燃烧、垃圾焚烧及建筑扬尘,贡献率依次为29.21%、20.15%、27.15%、7.09%和5.10%.  相似文献   
320.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发展态势评价与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农村发展态势评价与驱动力分析,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论文通过构建农村发展态势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和驱动力指数模型,开展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发展态势评价与驱动力分析。结果如下:①1990年农村发展水平普遍比较落后,2000年农村发展总体格局基本形成,2005年各地区普遍进入中等以上发达水平,但区域差异进一步拉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发展呈面状辐射扩散态势;②除人均耕地面积、单位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外,其他指标均为农村发展的积极推动因素,尤以农民人均所得指标为最;③今后应借助工业化、城镇化的外部动力和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合力助推,倡导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注重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培育与引进,既要进行农村产业升级,强化非农产业发展,又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