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3篇
安全科学   37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89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流域排污权初始分配受环境现状、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科技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将各因素细化成污染物入河排放量、河段长度、人均GDP、地区开发指数、非农人口比例、贫困地区倾斜指数、人口总量、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等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了流域排污权初始分配的综合模型。以淮河流域限排总量(COD、氨氮)为目标总量,以流域内各行政单元为主体,进行了初始分配模型的应用。在淮河流域排污权初始分配中环境现状、经济发展因素权重较大,而社会公平、科技水平权重较小。模型的分配结果既弥补了以往分配模型中片面强调某些原则的缺点,具有综合全面的特点,又通过指标权重的方式区分了影响大小不同因素的作用差异。  相似文献   
82.
针对嘉兴市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拟选的场前 0 0 0 0和场前 0 14 0 0两个排放口 ,对一个潮位过程中污水近区初始稀释度的变化进行了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以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 (GB 30 97 82 )作为控制依据 ,根据稀释度变化过程线计算出了 2 4h内可以满足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时间。试验结果表明 ,场前 0 14 0 0排放口处的近区稀释扩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3.
EGSB反应器在常温下处理低浓度的污水以及高浓度难降解的工业废水方面有着其它厌氧反应器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厌氧颗粒污泥是EGSB反应器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通过显微观察研究了EGSB反应器初期启动过程中颗粒污泥的特征.污泥颗粒化进展顺利标志着EGSB反应器初期启动成功.  相似文献   
84.
2006年以来,国家环保部在十余个省试点排污权交易工作,浙江省成为试点之一,并在杭州、嘉兴等地率先推行试点工作。W市在施行建设项目排污权交易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初始排污权分配与核定,逐步开展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在夯实排污权交易基础工作中做了有益探索。该文以W市的初始排污权分配与核定过程为例,探索适合于中国的初始排污权分配机制,为各地开展排污权交易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以模拟养猪厂排放的高磷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底物条件,考察初始C/P值、进水PO3-4-P浓度对兼氧MBR气化除磷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底物条件对兼氧MBR气化除磷效能的影响显著,初始C/P值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磷酸盐的去除与磷化氢的生成。当初始C/P为50时,兼氧MBR反应器对磷酸盐的去除率达到最高,平均去除率为34.22%,磷化氢的产量也达到最高,平均为277.5μg/L。同时,在碳源充足的条件下,当进水ρ(PO3-4-P)浓度为40mg/L时,兼氧MBR反应器对磷酸盐的去除率达到最高,磷化氢的产量也达到最高。工艺适用性分析表明,兼氧MBR气化除磷工艺适用于处理养殖废水、屠宰废水、肉食品加工废水等碳源充足的高磷污(废)水。  相似文献   
86.
位于广州增城北部的白水寨省级风景名胜区成立于2005年,经过短短5年的建设和运营,2009年风景区的游客量猛增到330万人次,达到甚至超越了当年黄山、泰山等世界遗产的游客量.究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是高水准的科学规划、高效而渐进的管理机制、借力腾飞的市场运营和强力的政策支持.从这四方面对白水寨风景名胜区建设初期成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经验进行系统论述,以期为其他新兴风景区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7.
发酵基质含水率对牛粪好氧堆肥发酵产热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牛粪和玉米秸秆为原料进行好氧堆肥试验,采用氧弹量热法测定发酵产热量,研究堆肥原料不同初始含水率(物料初始含水率w分别为41%、50%、55%、65%和75%)对发酵产热的影响,以及堆肥过程中有机质损失与产热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堆肥第3天各处理(除初始含水率75%处理)温度均达55℃以上,堆肥各处理均表现为前3 d有机质降解最快,热值损失最多。物料初始含水率为41%~65%时,发酵产热量与物料初始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初始含水率65%对堆肥最有利,有机质损失和总热值变化最大,有机质损失29.18%,总产热量为2 236 kJ.kg-1,若所产热量全部用于去除水分,可以使堆肥物料水分完全去除。  相似文献   
88.
以污水厂二级出水中小分子有机物强化混凝去除为目的,提出了连续投加混凝工艺(CDC),并以水杨酸为模型小分子有机物,研究了初始pH值对CDC工艺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铝离子与水杨酸的络合特性.结果表明,初始pH值6时CDC工艺的去除率最高,比常规混凝工艺提升了13.8%.但是初始pH值5和7时CDC工艺的提升效果较小.三维荧光结果表明,不同pH值下水杨酸和铝离子的络合特性不同.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喷雾质谱结果表明,pH值5时CDC工艺前期主要生成1:1络合物Al(OH)(C7H4O3)(H2O)2.其络合作用强烈,稳定性较高,难以从水中去除.pH值6时前期主要生成中等聚合铝(如原位Al13),其与水杨酸形成的络合物可以参与到铝离子的生长过程,最终生成表面崎岖形态松散的珊瑚礁状絮体,强化了水杨酸的去除.pH值7时,主要生成不定形氢氧化铝,通过絮体表面吸附小分子有机物.  相似文献   
89.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ethyl 2-methyl acetoacetate (EMA) on growth of the marine diatom algae 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P. tricornutum) and Skeletonema costatum (S. costatum). Growth of P. tricornutum wa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by the minimum concentration (3.5 mmol·L ?1) of EMA at lower initial algal densities (IADs) (3.6×104 and 3.3×105 cells·mL ?1). However, at the highest IAD, significant growth inhibition was found at above 7 mmol·L ?1 of EMA exposure. In S. costatum, EMA concentrations of 10.5 mmol·L ?1 or more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growth at lower IAD (3×104 and 1.8×105 cells·mL ?1); at the highest IAD, only EMA concentrations above 14 mmol·L ?1 obviously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S. costatum. Changes in specific growth rates and pigment were consistent with algal growth, but only at higher EMA concentrations or lower IAD values was the ratio of chlorophyll a (Chla) to carotenoid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Medium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EC 50) values were in the order 4.07, 8.03 and 12.27 mmol·L ?1 for P. tricornutum and 7.48, 11.92 and 17.22 mmol·L ?1 for S. costatum. All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EMA on the growth of algae was species specific and mainly depended on IAD, which might be an important factor to influence algal growth.  相似文献   
90.
在厌氧消化反应器中施加0.6V电压刺激,考察初始pH值(3,5,7,9,11)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初始pH值为9、厌氧消化至32d时,污泥挥发性固体有机物去除率为38.1%,甲烷产率为224mLCH4/g VS;同样的消化时间内,初始pH值为7的对照组,其挥发性固体有机物去除率为32.2%,甲烷产率仅为162mLCH4/g VS.调节初始pH值可加速污泥水解酸化过程,其中pH值为11时,水解酸化效果最好,比其他pH值条件下产生更多的挥发性脂肪酸(VFAs).在产酸高峰期,初始pH值为3、11时,乙酸和丁酸是主要产物;初始pH值为5、7、9时,主要产物是乙酸和丙酸.调节初始pH值能加速氨氮的释放,且pH值为酸性(3,5)时的氨氮浓度高于碱性条件下(9,11)的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