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5篇
综合类   457篇
基础理论   61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67篇
灾害及防治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阜新地区土地荒漠化演变与生态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RS和GIS作为信息获取与分析工具,通过对1978年、1989年研究区土地荒漠化遥感影像解译分析,对阜新地区21年来土地荒漠化的演变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荒漠化的空间演变经历了“强化-逆转-强化”的过程,荒漠化则表现为“重度荒漠化逆转,轻度荒漠化扩展”的演为格局,不同类型的荒漠化(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荒漠化)分别有不同的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土地荒漠化进行了区位划分,提出了土地荒漠化区分区治理的模式,并从恢复生态学角度提出了区域生态恢复的政策和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582.
基于景观空间方法的广西喀斯特石漠化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宝清  李玲  蒋树芳 《地球与环境》2005,33(Z1):581-587
地理事物的空间格局是地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针对一个特定的区域而言,空间格局表现为大尺度上的线性变化与小尺度上的非线性变化特点。运用3S技术获取石漠化空间数据库,为分析石漠化的空间格局提供了直观的空间表达;在此基础上,采用景观空间方法,对广西石漠化的景观格局进行了探讨,为石漠化的其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83.
云南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初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明聪 《云南环境科学》2003,22(Z1):111-114
云南沙化灾害是水土流失、泥石流灾害引起的.长期的过垦过伐,毁林开荒,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泥石流频发,也导致局部地区沙化土地的发生.但云南不会出现大面积的沙漠.  相似文献   
584.
岩溶生态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岩溶生态环境作为一种脆弱型的生态系统,不仅由自身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所决定,还由于人们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而导致生态系统多样性趋向简单化,造成水土不断流失,从而陷入"环境生态脆弱-贫困"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因此,研究岩溶生态脆弱性为生态恢复及重建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各生态因子对岩溶生态的作用来研究其脆弱性.  相似文献   
585.
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表现在诸多方面,甚至一些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发生都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本文阐述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地面塌陷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对黑龙江省自然环境的影响,明确了人类活动在这些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发生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6.
论文从植被的种丰富度和功能多样性两个方面研究不同沙漠化阶段科尔沁沙地植物种多样性与沙地草场地上生物量的关系。相关分析表明,在科尔沁沙地不同沙漠化阶段,植物种多样性和沙地草场地上生物量的关系与多样性指数计算的基本单位有关。研究结果显示:①依据一年生、多年生和灌木等生活型为划分标准的功能多样性,在固定沙丘、半流动沙丘和流动沙丘阶段与沙地草场地上生物量的关系最密切,关联系数分别为-0.534、-0.574和-0.431。以豆科植物、C3植物和C4植物为划分标准的功能多样性,在半固定沙丘阶段与沙地草场地上生物量的关系最密切,关联系数为0.722。②在不同的沙漠化阶段,生活型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呈负相关。说明在不同沙漠化程度的草场中,植物生活型组成的不均匀,有利于提高沙地草场地上生物量。③从不同生活型在各个沙漠化阶段中的种丰富度特征来看,一年生植物最高,多年生植物次之,灌木最低,平均值分别为9(±6.0)、3(±2.6)和1.8(±1.0),说明一年生植物在沙地植被组成中占主导地位。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沙漠化阶段中,以豆科植物、C3植物和C4植物划分的功能类型组的平均重要值以C4植物最高,C3植物次之,豆科最低,分别为48(±12.3)、39.7(±3.6)和12.3(±14.3),说明C4类植物在科尔沁沙地植  相似文献   
587.
浅析岩溶地质危害及其勘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银辉  张成亚 《地球与环境》2005,33(Z1):535-537
岩溶补给区、径流区、排泄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不同,其岩溶发育特点及其地质危害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结合典型工程实例分别介绍了岩溶补给区,径流区和排泄区的地质危害特点、类型及相应的勘察方法。  相似文献   
588.
吴小杰  胡碧池 《地球与环境》2005,33(Z1):216-220
通过对崇左地区地质调查及厂址岩土工程勘察,围绕厂址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岩溶,从发育条件、发展历史、岩溶形态的分布特点等分析研究厂址区岩溶发育特征,对建厂工程地质条件及岩溶工程的一般规律进行了评价和归纳。  相似文献   
589.
位于四川西北部的黄龙和九寨沟自然地质公园以其独特的高寒岩溶地质景观(钙华景观和层湖叠瀑景观)蜚声中外,被列为世界级风景区.本文介绍了黄龙钙华景观,将其分为钙华滩流、边石坝彩池、钙华瀑布、钙华洞穴和钙华泉;描述了九寨沟优美的层湖叠瀑景观,以及各主要景点的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590.
赵育台  黄丹青 《地球与环境》2005,33(Z1):531-534
在吸收传统的电阻率法勘探技术精华和方法理论的基础上,应用二维的观点和数字模拟重构技术,论述了二维地电影像系统的理论、方法、技术,并通过实测案例展示了该技术在研究工程与环境地质调查问题的优势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