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5篇
  免费   474篇
  国内免费   1323篇
安全科学   249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1476篇
综合类   3846篇
基础理论   1203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67篇
评价与监测   337篇
社会与环境   1267篇
灾害及防治   191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315篇
  2021年   358篇
  2020年   340篇
  2019年   306篇
  2018年   292篇
  2017年   406篇
  2016年   384篇
  2015年   361篇
  2014年   297篇
  2013年   423篇
  2012年   446篇
  2011年   553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336篇
  2007年   481篇
  2006年   389篇
  2005年   323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10篇
  1975年   10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31.
为了考察生活垃圾复垦排矸场的渗滤水特性,对垃圾与矸石在三种不同堆置方式下重点考察了渗滤水pH值、COD、F~-、Cr~(6 )和全Hg浓度;并对腐熟后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容重、含水量及饱和水等进行了测定。试验研究表明,垃圾与矸石均匀混合堆置方式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2.
人口、粮食与水土资源利用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文中分析了宁夏人口、粮食与水土资源利用现状,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及回归分析,建立人口、粮食预测模型,对2000年宁夏的人口、粮食进行了预测。分析2000年水土资源不同开发利用条件下粮食供需平衡情况后指出,充分合理利用黄河水资源,扩大灌溉面积,配合先进的农业技术,宁夏粮食不仅能自给,而且还能提供一定数量的商品粮。最后提出了解决粮食问题,防止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3.
伶仃洋是珠江口东北部浅海湾,汇集珠江东四口门的来水,在潮间带及紧邻的潮下带(-5米以浅)形成大片海涂。土壤质地较粘重,有机质含量在1.5—2.2%之间,含盐量为0.2—1.5%,pH 为6.5—8.0,自然肥力较高,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因潮位带和生态条件不同,可分为 1.宜农围垦带,集中于西部浅滩,土壤含盐量较低,有机质和磷钾养分丰富,宜种水稻、甘蔗、香蕉等作物;2.水产养殖带,包括不宜围垦的潮间带和向海侧的潮下带,宜养鲻鱼、对虾、牡蛎等;3.城市、港口和工业填海造陆岸段,集中于东部浅滩。  相似文献   
134.
科学评估国土空间脆弱性与恢复力并解释其时空分布特征,能为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相关决策提供参考。采用综合指数法和有序加权平均(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 OWA)法分别评价和模拟长江经济带市域国土空间脆弱性及国土空间恢复力,并对二者的组合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2008-2017年间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脆弱性指数有明显下降趋势,累计下降率为16.49%,脆弱性指数从西向东逐步下降;(2)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型”“维持现状型”“开发优先型”政策情景下国土空间恢复力分别处于较高(占47.22%)、中等(占35.19%)、低恢复力(占99.07%)水平;(3)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以低脆弱性-中等恢复力、低脆弱性-较低恢复力为主导,占30.63%,国土空间整体脆弱性低,恢复力处于较低至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35.
为减少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和地质灾害之间相互影响.工程建设之前必须对工程建设用地存在的地质灾害进行评估。结合上海市环境地质特征及中春路道路工程的特点。对工程遭受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工程建设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作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6.
文章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提出当前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行为已经逐步转变为家庭个体为主的消费模式;对家庭消费的重要性及其对环境所造成的压力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国内三大城市消费情况研究了影响家庭消费模式驱动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中国可持续家庭消费模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7.
天山云杉天然林分土壤呼吸速率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var.tianschanica(Rupr.)Chen et Fu)是构成天山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天山中部,从天山云杉在此区域分布的底线开始,结合天山云杉自然分布特征,沿每隔约100m的海拔梯度选择典型地段设置样地。根据远红外气体分析原理,采用LI-6400-09土壤呼吸室和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于2006年6-9月,测定了天山云杉天然林分在生长季内土壤呼吸速率随海拔高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在空间上,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并非随海拔高度呈线性增加或减少的关系,而是有规律的波动,在海拔1950~2110m之间,土壤呼吸速率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在2110~2428m之间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在海拔2428m处达到最大的呼吸速率值后又降低。不同海拔高度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主要受土壤表面空气相对湿度及土壤温度的影响。在时间上,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在生长季内随不同月份的变化为单峰曲线,其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生长季内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表面空气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林分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在各时间点上的大小排序为7月>6月>8月>9月。它的变化与土壤温度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与土壤表面空气相对湿度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8.
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环境政策-体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劲波 《环境科技》2000,13(2):20-23
可持续发展应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为增强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相关环境政策的制定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提出了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流程与环境政策形成的循环模式;介绍了国外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进展及区域环境管理规划的主要内容;分析了这一领域的相关法律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9.
随着开采深度及范围的扩大,邢台煤矿井下高压出水点越来越多,既浪费了大量的排水费用,又对岩溶水环境和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针对上述情况,用四种不同的方法分别进行了封堵和重新利用,使矿井减少了480m^3/h的无效排水,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均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40.
以煤矿建设项目对土地资源影响的特点和规律为基础,满足该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求为指导,以陕西省黄陵建庄矿区建北矿井及选煤厂新建项目为例,介绍西部煤矿建设项目土地资源影响量化评价的方法与思路,是西部煤矿项目土地资源影响评价深化的一种研究,有利于协调煤炭资源开发与土地资源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