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25篇
环保管理   67篇
综合类   122篇
基础理论   45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40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Abstract: Parks are cornerstones of conservation; and non‐native invasive species drive extensive changes to biological diversity in parks. Knowing this, national park staff at Lake Mead National Recreation Area in the southwestern United States had a program in place for early detection of the non‐native, invasive quagga mussel (Dreissena rostriformis bugensis). Upon finding the mussel in January 2007, managers moved quickly to access funding and the best available science to implement a response. Managers considered four options—doing nothing, closing the park, restricting movement on the lakes, and educating and enforcing park visitors—and decided to focus on education and enforcing existing laws. Nonetheless, quagga spread throughout the park and soon began to appear throughout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 I examined why efforts to control the expansion failed and determined the general lessons to be learned from this case. Concentrating human visitation on the lakes through land‐use zoning opened a pathway for invasion, reduced management options, and led to the rapid spread of quagga. To reconcile competing mandates to protect nature and provide recreation, zoning in parks has become a common practice worldwide. It reduces stress on some areas of a park by restricting and thus concentrating human activity in particular areas. Concentrating the human activity in one area does three things: cements pathways that repeatedly import and export vectors of non‐native invasive species; creates the disturbed area necessary to enable non‐native invasive species to gain a foothold; and, establishes a source of invasions that, without appropriate controls, can quickly spread to a park's wilderness areas.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道和省道机动车尾气排放特征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王人洁  王堃  张帆  高佳佳  李悦  岳涛 《环境科学》2017,38(9):3553-3560
近年来,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机动车排放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大气污染物来源之一.现有的机动车排放研究多关注城市内的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针对城市间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研究较少.我国城市间交通道路主要包括国道和省道,截止至2015年我国国道里程18.53万km、省道里程32.97万km,约占全国等级公路总里程的13%,因此开展我国国道和省道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研究十分重要.本研究基于全国国道和省道交通监测站的年均监测数据,采用环境保护部发布的《道路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中的指导方法,计算了2015年我国国道和省道机动车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分析了污染物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国道和省道公路机动车排放的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_x)、颗粒物(PM)和碳氢化合物(HC)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机动车污染物总排放量的4.5%、27.9%、14.4%和7.7%;不同车型对国道和省道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分担率不同,其中大货车是NO_x、PM_(10)、PM_(2.5)的主要来源,摩托车是CO和HC的主要来源;不同道路类型中各车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分担率也不同,如高速路上大货车是NO_x、PM_(10)和PM_(2.5)的主要来源,普通道路上大客车和大货车是NO_x、PM_(10)和PM_(2.5)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3.
环境保护规划评估与考核是及时掌握规划实施进展、督促各方实施规划以及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在探讨总结国内外公共部门规划政策实施绩效评估与考核工作的进展与经验基础上,分析归纳规划实施绩效的一般评估与考核方法,并结合《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与终期考核具体实践,对未来环境保护规划的评估与考核工作提出了4条建议:(1)进一步加强评估考核的体制建设;(2)提高定性评估技术水平;(3)研讨评估技术的实际应用;(4)工程设施领域的评估内容应从重建设转向重运营。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我国板材家具(以下简称家具)污染状况和污染形成因素进行全面的了解,文章通过文献调研和实验数据分析描述了我国家具污染物的释放情况;并针对家具污染,从家具原材料、生产工艺、我国控制标准的完善程度以及国外的标识体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家具对室内空气的污染有较大影响,家具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原料环保要求不达标、生产工艺不合理以及我国标准的不完善。因此我们应借鉴国外一些标志体系,逐渐完善我国标准和法规,并加强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5.
餐厨垃圾国家政策及地方法规研究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餐厨垃圾的产生和危害,以及目前国家及地方在餐厨垃圾处理方面颁布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政策性法规、及行业标准。通过总结苏州、宁波、西宁、乌鲁木齐等城市在治理餐厨垃圾过程中的经验,结合这些地区在餐厨垃圾处理方面的地方法规、收集运输系统、无害化处理体系的建立过程,通过分析思考,提出了适用于一般城市的关于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过程系统性的工作框架。指出了餐厨垃圾处理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如何推进和完善餐厨垃圾处理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对政府未来的决策具有一定程度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对“十二五”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调整工作要求,吉林省在辖区内所有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及采样点基础上,完成了松花江流域和辽河流域国控监测断面的优化调整工作。在此过程中,如何从国家尺度上,既能充分反映吉林省水环境质量状况,又能满足国家对地表水环境管理需求进行了深入思考。本文以吉林省为例,在确定国控监测断面及采样点的布设中.提出了自己的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生态保护的重点是保护自然资源及由其组成的各类生态系统,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改善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环境功能,维护生态平衡。我县工业发展迅速,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不断加大,为改善其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以实现全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14年6月和12月在怀洪新河太湖新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现场调查数据,对保护区生境及渔业群落进行了研究。保护区主要水质指标达到Ⅲ类标准,TN为制约因素。保护区共分布有水生维管束植物24种,其中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浮叶植物分别占41.67%、33.33%、16.67%和8.33%。现场调查共采集到鱼、虾类37种,包括鱼类33种、虾类4种,分别隶属于8目15科35属。群落结构以淡水定居性物种及杂食性物种占优,夏季优势种为日本沼虾、红鳍原鲌和刀鲚,冬季为鲫、鲢和鳙。夏季各种网具中采集的渔获物均重变幅为0.12~114.32 g,冬季为4.07~696.70 g。保护区成鱼(虾)资源密度为20.18万尾/km2和10 440.8 kg/km2,幼鱼资源密度为534.58万尾/km2和587.8 kg/km2。冬季资源密度显著低于夏季,数量及重量密度仅分别为夏季的6.94%和30.93%。基于渔获尾数的多样性特征值为:丰富度指数(R)3.812 0,信息指数(H’)1.496 0,优势度指数(D)0.409 9,均匀度指数(E)0.124 0。克氏原螯虾在保护区内广泛分布,对其危害性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9.
改性沸石(Na-Y型)对Ni2+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尔余  林峰 《环境化学》2006,25(4):420-424
将天然沸石熔融制得新型改性沸石(Na-Y型),研究Na-Y型沸石对Ni2 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对Ni2 的饱和吸附量,Na-Y型沸石为31.04mg·g-1,而天然斜发沸石和Na型沸石(NaCl改性)仅为3.60mg·g-1和7.64 mg·g-1.Na-Y型沸石对Ni2 的等温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方程.对溶液中Ni2 的吸附量在初始阶段(0-5h)快速上升,而后趋于平缓.共存阳离子对Na-Y型沸石吸附Ni2 的影响为:Co2 》Ca2 》Fe3 》 K .  相似文献   
20.
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环境监测质量评价为目标,综合应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环境监测质量评价方法,并确定了评价因子、权重系数、计算方法。该方法评价指标共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目标层,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环境监测质量;第二层为准则层,包括人员及资质、现场监测、实验室管理、报告编制及数据上报;第三层为方案层,包括人员操作、持证上岗、资质认定、人员培训、水质布点采样流转情况、空气自动站运维情况、现场质控实施情况、实验室环境条件、样品试剂的保存与管理、仪器检定与校准、实验室质量控制实施情况、数据填报软件运行情况、监测报告规范性等13个评价要素。经矩阵一致性检验确定了各评价要素的权重,将该权重与各要素得分运算后得到县域环境监测质量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选取广东、山西、陕西、四川和青海等5个省份的1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作为典型区开展了实地调研,并应用评价体系对其进行了监测质量等级评价。结果表明,15个典型县域中,环境监测质量等级为优的县域占13.3%,一般、较差的县域分别占66.7%、20%。县域环境监测承担单位在资质、报告编制及数据上报方面表现较好,在现场监测、人员操作方面问题突出,在实验室管理方面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