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4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215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338篇
综合类   786篇
基础理论   279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50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社会与环境   201篇
灾害及防治   226篇
  2025年   12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21.
《民法典》的成功编纂拉开中国法典化时代的序幕,为各部门法法典化提供时代契机与立法氛围。既有的立法模式下自然资源法呈现整体缺乏系统性、法律文件数量庞杂、体系结构失衡、内容矛盾冲突、应有规范空白或缺失等诸多负面表征。既有立法模式引发的诸多负面表征仅是自然资源法律体系面临问题的表象,并不能直指自然资源法律体系真正的症结。自然资源法的各类负面表征可以归结为自然资源法律复杂化。解决自然资源法律复杂化是根治自然资源法诸多负面表征的关键,也是自然资源法更换立法模式的内在动因,能够实现自然资源法律体系系统化的立法模式是根治问题的良药。法典化立法模式从立法技术和立法体例上可以实现自然资源法的系统性重塑,自然资源法作为独立的部门法具备法典化改造的现实可行性。自然资源法的系统性功能则需要通过自然资源法典的实质性构建得以实现。适度法典化模式是所有编纂模式中最值得参考且风险较低的模式,基于此种模式在自然资源立法方面缺乏实践,因此自然资源法典的具体编纂还需要在本土实践下进行探索和创新。将生态整体主义作为环境法典的逻辑基础,既是自然资源法律体系内在逻辑性的体现,也是生态系统运行规律在法律中的表达。自然资源法典应采用潘德克顿式编纂方法,编纂体例包含总则和分则。自然资源法典总则基于立法目的、基本原则、法律关系等基本内容展开。分则分编的关键在于自然资源法律关系的类型化梳理,通过对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方式进行归类,可得到两种自然资源法律关系类型:利用性自然资源关系和获取性自然资源关系。在两种自然资源法律关系类型的基础上,以各类自然资源为分类标准编纂各编。  相似文献   
722.
为研究泄爆夹层内障碍物位置对燃气泄爆效果的影响,以某大型商业综合体暗厨房为研究对象,考虑泄爆夹层中结构梁不同位置的泄爆效果,对暗厨房燃气爆炸的泄爆过程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火焰没有到达泄爆窗前的爆炸初始阶段,障碍物对火焰结构和传播速度基本没有影响,当火焰进入泄爆夹层后,障碍物的存在可引发火焰加速现象;当障碍物距离泄爆窗1.7 m时,火焰加速现象较为明显,火焰最大传播速度可达591.5 m/s,此时厨房内压力峰值约2.9 MPa,约为没有结构梁情况下1.42倍;障碍物距离泄爆窗较近时,二者将协同影响火焰传播;厨房内压力峰值随着障碍物与泄爆窗距离的增大遵循增大-突降-增大的规律。研究结果可为商业综合体暗厨房泄爆设计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3.
以天然气净化厂安全视频监控运用为实例,充分阐述了视频监控的分类、特点以及运用实效,对各类风险场景视频监控的应用配置进行了探讨,并针对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措施建议,为视频监控在石化安全领域中的开发、运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4.
CNG汽车加气站火灾爆炸危险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压缩天然气(CNG)汽车加气站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辨识,并且用事故树法对加气站的火灾爆炸危险进行了分析,从技术、教育、管理3个方面提出了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25.
高压管道天然气泄漏扩散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CFD模型的方法对高压管道内的天然气泄漏和扩散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其结果表明,从高压管道泄出的天然气在大气中主要表现为高速射流的泄漏过程和随后的扩散过程。在泄漏过程中,天然气在泄漏口附近为欠膨胀射流,整个泄漏过程具有一定的高度;在扩散过程中,天然气在浮力作用下以向上扩散的形式发展。研究了不同环境风速对扩散过程的影响,较大的风速可以使天然气向下风方向更远的距离扩散,从而增大了天然气爆炸危险浓度的范围。研究结果可  相似文献   
726.
A wet air oxidation (WAO) process was applied to four selected pharmaceuticals (metoprolol, naproxen, amoxicillin, and phenacetin) individually dissolved in ultra-pure water, varying the temperature and oxygen pressure. Due to the moderate (amoxicillin) or low (metoprolol, naproxen, and phenacetin) efficiency found in the oxidation of these pollutants, a catalytic wet air oxidation (CWAO) process was then tested using a platinum catalyst supported on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CNT). In this CWAO process, the pharmaceuticals were dissolved together in ultra-pure water and in four natural water matrices—a reservoir water, a groundwater, and two waters from different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On the basis of the measurements of their removals, a discussion is given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main operating variables: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catalyst, type of catalyst (the synthesized Pt/CNT or a commercial Pt/AC), catalyst dosage (0.005–0.050 g), temperature (120–140 °C), and oxygen pressure (20–40 bar). In most experiments, the removals were in the sequence: amoxicillin > naproxen > phenacetin. In addition,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removal measurements were made of some of the natural waters tested.  相似文献   
727.
井喷点火过程天然气爆炸后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井喷失控事故发生后,尽快点火是减少人员伤亡的最有效措施之一。然而,点火过程中一旦发生天然气爆炸,其可能的爆炸伤害范围、破坏范围以及是否在可接受风险范围,就成为决策能否点火的关键。本文应用蒸汽云爆炸的肿当量模型和冲击波峰值超压模型,提出了天然气井喷失控后,发生天然气爆炸的人员死亡区、重伤区和轻伤区的计算方法;假设井喷的天然气无阻流量,计算了可能的人员伤害范围,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在井喷失控后,最大限度地减少井喷失控时间,以及最大限度地防止天然气在某一区域的大量积聚,是减轻井喷失控天然气爆炸后果的最佳措施。  相似文献   
728.
为评估城市天然气管道泄漏连锁爆燃事故后果,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构建穿越城市区域的天然气管道泄漏连锁爆燃后果预测与评估模型,以某城市生活区域为例,在城市生活区域建筑物内风场流动计算的基础上,模拟风场作用下可燃气体在城市建筑物空间内的运移规律,预测可燃气云的积聚区域;考虑意外点火的情况,计算城市生活区域内可燃气云爆燃灾害特征,预测爆燃超压、热辐射和高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建筑物之间的阻挡与反射作用,建筑物下风向有明显的低风速区域,并在一定时间段后扩散过程趋于稳定;在爆燃火焰作用下,高温和热辐射会造成建筑物部分钢结构发生失效变形。  相似文献   
729.
为提高多组分混合物风险预测的准确性,基于风险理论研究高含硫天然气(SNG)、液化石油气(LPG)和汽油这3类典型混合物的危险特性。根据多组分模型理论和混合物特性,计算 17种场景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ESPD);对比分析单组分和多组分模型在定量风险评估(QRA)中的差异,提出预测多组分混合物事故风险的最优简化模型。研究表明:对于SNG,单组分比多组分的ESPD低估19.9%~61.4%;对于LPG,采用纯丙烷替代时低估13.6%~26.0%;采用“丙烷+丁烷”替代时高估43.3%~273.5%。对于汽油,采用正己烷替代时高估了2%~9.7%,采用辛烷替代时低估78.8%~95.3%。将多组分混合物等效为1类或多类单物质的方法,可能显著低估或高估混合物风险,建议在风险评估中采用2组分混合模型。  相似文献   
730.
天然气管道失效造成泄漏爆炸给周围人员带来非常严重的危害,对其危害范围的研究对输气管道设计和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常见的天然气管道泄漏爆炸伤害半径计算方法有蒸气云爆炸(VCE)定量评价模型、TNO多能法评价模型、API pub 581定量后果评价模型和炸药爆炸经验公式。为验证不同评价模型在受限空间的预测效果,利用天然气爆炸试验台进行了受限空间爆炸实验,得到最大压强与距离经验关系,计算出天然气浓度为7%、9%和11%情况下爆炸死亡半径。计算结果与不同经验模型预测结果比较,表明当天然气浓度为7%~11%时,蒸气云爆炸(VCE)定量评价模型和炸药爆炸经验模型与实验结果最为接近,误差分别为-113%和189%,TNO多能法评价模型和API pub 581定量后果评价模型预测结果偏小。结论对有限空间天然气管道爆炸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