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14篇
安全科学   79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72篇
综合类   362篇
基础理论   113篇
污染及防治   41篇
评价与监测   43篇
社会与环境   37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1 毫秒
61.
以嘉兴城市河网区为研究区域,在调查区域水质和沉积物磷空间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沉积物中各形态磷的垂直与空间赋存状态,通过吸附释放参数计算EPC0值,明确了沉积物-水界面磷迁移影响因素和沉积物中活跃磷素的释放风险和贡献.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水质氮磷污染较为严重,沉积物TP含量均值呈北部河网区>西部河网区>南部河网区,基于单因子指数法的生态风险评价为Ⅱ、Ⅲ和Ⅳ级的样本比例分别为10.91%、25.45%和63.64%.沉积物各形态磷整体呈现TP>IP>HCl-P>NaOH-P>OP,沉积物生物有效磷(BAP)整体呈现Olsen-P>AAP>WSP>RDP;在沉积物垂直剖面中,部分位点受到外界因素的强烈影响垂向波动较大,整体上是随深度的递增而减小,这与近年来研究区域接收的外源磷积累过程在加重有关.相关性分析表明,沉积物磷吸附容量(Qmax)与铁铝氧化物呈显著相关性 (p<0.05);释放参数EPC0与TP、IP与HCl-P呈显著相关性 (p<0.05).结合BAP形态,研究区域河流沉积物NaOH-P、HCl-P、AAP、Olsen-P及WSP存在较高的释放潜力.南部河网区沉积物主要呈现磷“源”角色,西部和北部河网区部分区域沉积物充当磷“源”角色.南部河网区在长短时间尺度下的磷主要释放形态为NaOH-P、HCl-P和OP,北部河网区在长时间尺度下主要释放磷形态为NaOH-P、HCl-P,西部河网区在短时间尺度下主要释放形态以HCl-P为主,在长时间尺度下3种磷形态的释放风险仍然较高.  相似文献   
62.
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水污染区域治理的难度,沿海地区水污染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污染区域治理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水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和水污染区域治理的主要途径,并以浑河流域沈阳地区2000年水污染物总量控制为例,概述总量控制方法和目标  相似文献   
63.
基于空间尺度效应的西南地区植被NPP影响因子探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评价陆地生态系统质量的重要参数,研究植被NPP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力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MODIS NPP数据、气象数据、 DEM数据、人口密度数据、 GDP数据和土地利用类型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R/S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西南地区及其六大地貌单元植被NPP时空演变特征及未来变化趋势,探究植被NPP空间分异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2000~2020年西南地区植被NPP整体呈极显著上升趋势.地貌单元中,除青藏高原南部外,其余地貌单元植被NPP均表现为改善态势,其中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表现为极显著改善.西南地区的植被NPP变化斜率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西南地区及各地貌单元植被NPP呈上升趋势的区域面积均大于呈下降趋势的区域面积,但未来植被NPP变化趋势均以下降为主.地理探测器结果表明,除云贵高原植被NPP空间分异主要受气温影响外,海拔是西南地区及各地貌单元植被NPP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交互探测结果表明,影响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均表现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其中,海拔∩温度对西南地区植被NPP空间分异的解释力最大.地...  相似文献   
64.
电镀分有氰电镀与无氰电镀两类。乡镇工业电镀行业的环境污染最主要是氰污染和铬污染。本文针对乡镇电镀行业的特点,调查了湖南省沅江市、四川省新都县、湖北省黄陂县、汉川县以及江苏省部分县市乡镇电镀厂,将收集资料及实际监测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乡镇电镀行业的污染物发生量大小与原材料的消耗有关,可以用多元回归方程估算乡镇电镀行业主要污染物发生量。这一估算方法简单易行,实用可靠,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65.
指数平滑法是常用的一种时间序列预测方法,但用于环境预测的先例则较少。本文以南通市1981-1990年工业三废排放量时间序列为例,简要介绍了该法的原理以及平滑计算、建模、预测和精度分析的过程,并对其在环境预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法与目前环境预测中常用的回归法相比,具有数据来源较易,不需要特殊分布,计算简单,精度较高等明显的优点,充分显示出该法在环境预测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6.
VOCs气体在活性炭上的二元吸附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穿透曲线法研究了4种VOCs在活性炭上的的二元吸附过程。研究表明:对于甲苯-苯、甲苯-丙酮、甲苯-乙酸乙酯、苯-丙酮、丙酮-乙酸乙酯二元吸附体系,吸附过程存在置换作用,即随着高沸点组分在床层内吸附量的逐渐增加,相对挥发性大的低沸点组分重新汽化而脱附,出现高沸点组分置换低沸点组分的现象,表现为被置换组分的穿透曲线上出现峰值。之后随着高沸点组分吸附趋于饱和,置换作用停止,低沸点组分吸附也趋于平衡。但对于沸点相近的苯-乙酸乙酯二元体系,吸附过程没有明显的置换现象。吸附量的计算结果表明,有机物在二元体系中的吸附量较同等条件时的单组分吸附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被置换组分降低程度较大,但总吸附量可近似按照浓度为二元组分总浓度低沸点组分的平衡吸附量的近似法计算,平均误差为7.9%。  相似文献   
67.
为了阐明人类活动对三峡库区第一大支流香溪河流域氮输入的影响程度,基于人类活动净氮输入(NANI)模型估算了2001~2015年间香溪河流域乡镇水平的人类活动净氮输入,分析了氮输入的主要来源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时间尺度上,香溪河流域人类活动净氮输入(NANI)因氮素施用的变化而呈现先上升后下降最后上升的趋势,但2015年相对2001年的NANI下降了143kg N/(km2·a);空间尺度上,香溪河流域NANI整体呈现北低南高的分布格局,其中NANI输入强度差异较大的区域主要有昭君镇、峡口镇和黄粮镇.从人类活动净氮输入的组成上来看,氮肥施用仍然是最主要的来源(40.06%),其次为大气氮沉降(29.98%)和食品/饲料净氮输入(27.75%),作物固氮仅占净氮输入总量的2.21%.香溪河流域的NANI与人口密度和耕地面积比例极显著相关(P<0.001);而NANI与河流氮输出的相关性不显著,香溪河流域河流氮输出占NANI的比例仅为24.28%.因此,可以通过减少氮素施用降低流域尺度氮素净输入量,但该流域NANI与河流氮输出无直接的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68.
废水污染物总量监测中采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武江  连兵  李珉 《干旱环境监测》2004,18(4):238-240,249
通过对21家有代表性的废水污染源进行现场采样、排放曲线分析、采样频率优化的研究,确定总量监测中采样频率优化结果,为污染源总量控制监测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9.
为适时、有效地控制炼化过程系统风险,以模糊Petri网(FPN)为基础,针对炼化系统动态退化性和系统中保护层对风险转移的干预性,建立考虑保护层响应的炼化过程系统风险动态转移模型。描述基于FPN的保护层作用动态机制,分析炼化系统在保护层干预下,从非正常干扰触发开始至炼化系统退化过程的风险变化趋势。最后通过正己烷缓冲罐案例分析验证模型。结果表明:正己烷缓冲罐在开始运行的30 000 h内,系统风险等级呈阶段性变化,在工作的前16 800 h,风险为Ⅰ级;第16 800~27 600 h,风险为Ⅱ级;第27 600~30 000 h,风险为Ⅲ级。  相似文献   
70.
The increasing use and subsequent accumulation of polystyrene containers has triggered a substantial environmental problem.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using varied percentages of solid waste polystyrene disposable food dishes in the production of lightweight concrete samples with 350 kilograms per cubic meter (kg/m3) of cement and a density of 1,300 kg/m3. The polystyrene disposable dishes were ground into beads of 0–3 millimeters (mm) and 3–6 mm in size. Firs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ype II Portland cement, polystyrene, and aggregates were examined.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of concrete using ASTM International and 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 standards were tested: slump, compressive strength, ability to resist chloride ion penetration, and resistance of concrete to rapid freezing and thawing cycle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analytical techniques were also used. The slump of samples varied between 40 and 70 mm and was not dependent on either the polystyrene percentage or the size of the polystyrene beads in the concrete samples (p‐value > .05).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concrete samples after 90 days of curing, and using different percentages of polystyrene, varied between 96 and 113 kilograms per square centimeter (kg/cm2). The resistance of the samples to the freezing and thawing cycle and chloride ion penetration were affected unfavorably by the presence of the polystyrene. The SEM technique indicated that concrete samples containing 15% and 25% polystyrene had denser crystals and less void than concrete samples with 40% and 55% polystyre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