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61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18篇
基础理论   10篇
环境理论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41.
李異平  曾曼薇 《中国环境管理》2019,11(5):107-114,31
垃圾无害化处理是环境治理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不仅关系城市居民生存环境的健康程度,更直接影响公众对政府环境治理政策和治理效果的认知与评价。本文运用环境心理学理论,对折射出居民环境认知、个人偏好、预期目标和情感联系的地方认同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社区居民对城市垃圾治理成效的评价及其对政府垃圾治理能力的评价与其地方认同呈正相关关系,同时,居民对政府关于垃圾治理法律法规的认同也能增强其地方认同感。本文建议,未来关于地方认同的研究需要聚焦于城市环境治理政策的传播效果,总结和归纳城市居民对环境治理成效的归因模式与其地方认同之间的交叉关系。  相似文献   
142.
从创新教育的基本理念出发,通过对安全工程专业本科与研究生专业课程的创新教学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认为:应对在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研究;根据安全工程专业学士和硕士的不同就业特点,结合笔者多年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防火与防爆》课程的教学实践,必须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对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并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应该有所侧重;实践表明在本科与研究生专业课教学中既要实施创新教育,在教学方式上又要有所不同,才能为社会培养不同层次的更多的优秀安全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43.
Individuals often identify with groups in order to either reduce perceived uncertainty or to feel better about who they are as individuals. This suggests that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identification are two distinctive forms of social identification in organizational settings. Because neurotic individuals are highly motivated to reduce perceived uncertainty, they will tend to identify cognitively with groups. Extraverted individuals, on the other hand, are highly motivated to enhance how they feel about themselves and thus identify affectively with groups. Across three studies, we develop measures of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identification and then show that neuroticism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cognitive identification, whereas extraversion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affective identification. We also find that affective identification provides incremental predictive validity over and above cognitive identification in the prediction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organizational involv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4.
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决定着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就业方向,因此,建立合理的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是安全工程专业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的根本保证。针对当前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引入专业认证标准来对课程进行设置,并进行初步探索和实践。将学校安全工程专业理论教学体系整合成4个模块: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发展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其中专业课程约占总学时16%,基础课占70%以上。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由专业实验课、学科基础实践、专业实践构成,总学分43.5。  相似文献   
145.
周迪 《中国环境管理》2021,13(3):159-167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中共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法治是长江经济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2021年3月1日,我国第一部流域法律《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长江流域司法协同治理是实现《长江保护法》提出的统筹协调、系统保护机制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长江经济带司法治理呈现碎片化特征,流域生态系统在司法保护尺度内尚未统一。本文基于对司法空间属性的理论分析,结合美国流域司法治理相关案例的考察,提出从空间协同性和专业协同性两个角度构建我国长江司法协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6.
为了提供较为系统的中英文消防期刊信息,并参考和借鉴英文消防期刊的发展理念和经验,分类介绍了30种中英文知名消防期刊;从刊物的种类、创刊时间、刊物内容和学术性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中英文消防期刊的特点;从经济社会发展和消防科学技术进步的角度研究了消防期刊发展规律;探讨了我国消防期刊发展方向。我国消防期刊主要有消防专业期刊、与消防有关的安全类期刊以及设置消防研究、消防安全等栏目的学术期刊三大类;英美消防期刊主要有学术性消防专业期刊、技术性消防专业期刊、燃烧类学术期刊、抢险救援类消防专业期刊和高风险工业消防专业期刊等类型。与英美消防期刊相比,我国消防类期刊创办较晚,种类较少,学术性和应用性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7.
通过完全分解模型,把生态足迹分解为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足迹强度3种因素的变化效应,为定量研究影响环境压力的因素提供一种思路。对武汉市1995~2020年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的研究表明:生态足迹变化是由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不同时期各因素对足迹变化所发挥的效应不同;总的看,经济规模的增长助长总足迹的增加,而足迹强度的降低对总足迹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产业结构的变动先是对生态足迹的增长起遏制作用,随后对生态足迹的增长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8.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ISO14000国家示范区,是国家环保部推行的两种示范园区,这两种示范园区的有效推行,在提升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从示范园区申报和评价标准两个角度,首次对两种示范园区的异同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过程中,融入ISO14000的管理机制、环境因素等,可以更好地促进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49.
我国建筑安全认知水平“身份”测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不同建筑安全主体群社会学的身份变量与建筑安全认知水平之间的关系,提出监理工程师和施工现场的建筑劳务用工人员2个主体群之间的身份变量与建筑安全认知水平之间的4个差异化假设。实证结果表明:2个主体群具有显著的群体性差别;群体变量验证了建筑安全教育的差别引起了主体群的建筑安全认识水平有显著性差异;生理(性别)变量和年龄变量验证了主体群在对建筑安全事故的了解情况上呈现较多的显著性差异;文化程度变量验证了主体群在建筑安全管理现状上呈现较多的显著性差异;居住地变量未获得明显验证。论文的个案调查证实了关于建筑安全认知水平,不同建筑安全主体群具有显著性的社会学身份属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0.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emerged as a distinctive marker of place identity in addition to traditional markers such as buildings and spectacle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as a potential place brand, indica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in focus of this article, comparing such efforts in three Swedish towns. Based on documentary studies and interviews, it demonstrates how one town has been successful in branding itself as “the Greenest City in Europe”, whereas mitigation efforts in two other towns are barely known outside the town halls. In the first case, a combination of material, symbolic, and institutional components has been decisive in establishing a brand wi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legitimacy. This case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a dedicated network of influential actors and a potent governance structure visualising the will of a town to make its climate mitigation efforts known. Despite similar material conditions, the two others come short on the symbolic and the institutional dimensions, although they may still have a potential for future success in terms of mitigation both in practice and as a marker of ident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