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0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101篇
基础理论   54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21.
邓小平与毛泽东的现代化发展目标是一脉相承的,但邓小平对毛泽东的现代化发展目标又进行了超越,他继承了毛泽东的现代化思想及分步骤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设想,扩展了现代化的内涵,提出了分“三步”实现现代化的科学构想,从而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2.
镇江滨江湿地受损植被诊断及修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镇江滨江湿地沿长江岸线,依附镇江市市北,是由江水所携泥沙常年淤积而成。湿地内植被茂盛,物种丰富。但近年的污染排放及渔民围网捕鱼,植被破坏严重,湿地生态功能遭到削弱。研究通过对位于大东沟排污口的受损植被与另一处于相同演替阶段的健康植被比较,识别受损植被的致损因子,并分析其对群落结构及其演替进程的影响。结果显示,污染排放和当地渔民的围网捕鱼是导致大东沟片植被处于中等程度退化的主要因子。在植被的修复中,基于次生演替理论和自设计理论,采用工程技术和优势种栽培技术相结合原则,实现污染控制和加速植被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3.
宁夏典农河是黄河宁夏段的主要入黄排水沟之一,其水质状况对黄河宁夏-内蒙古段跨省流域水质安全至关重要。选取典农河2011—2020年10个监测点位的16项水质参数,采用综合污染指数(WPI)法,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分析方法,综合分析该流域水污染特征,并对污染程度进行评估,对污染因子和污染原因进行解析,最终提出管控建议。研究结果表明:2011—2020年,影响典农河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为CODCr、NH3-N、TP、TN,对应的年均浓度范围分别为22.3~71.5、0.64~9.09、0.173~0.662、2.89~21.52 mg/L,超标率分别为46%、8%、13%、85%。典农河2011—2020年WPI范围为0.59~1.74,重金属含量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流域TN与TP年均浓度比值范围为20~84,整体呈下降趋势,且各监测点的差异性逐渐减小;BOD5与CODCr浓度比值范围为0.02~0.19,反映出典农河流域水体可生化性较差。各监测断面污染物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其中:流域C...  相似文献   
124.
实现赤潮预警对于减轻海洋环境灾害、避免海洋产业特别是海洋渔业重大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水文监测数据海量却难以实现实时自动化监测与预警,特别是难以利用传统监测手段实现对危害更大的赤潮的精准实时预测这一显著问题,提出利用浮标数据作为依据,借助机器学习在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方面的优势,建立一种新颖的双重递进式赤潮预警机制的方法。首先,通过相关算法分析历史数据,以确认赤潮初步预警阈值;其次,对叶绿素a、pH、溶解氧等重要监测指标的当前和阶段性变化进行初步分析,判断是否达到预警触发条件;然后,进一步联合分类、回归、聚类、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相关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最后,通过这种递进式的机制对短期内是否会发生赤潮作出判断,以实现赤潮自动化预警预报。在此基础上,利用宁波梅山湾实际监测数据,证实了该方法在赤潮实时自动化预警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5.
Examination of a former industrial sludge basin containing organic pollutants showed that the basin had undergone substantial ecological recovery through natural forces following the removal of surface water in 1982. Conventional phases of ecological recovery (plant invasion and succession) have occurred, but the structure of the biodiverse plant community (51 species and 22 families)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at a recovering non-polluted disturbed site. Three plant species (Bermuda grass, mulberry, and sunflower) believed to be early invaders of the basin still persist in large numbers indicating that these species are well suited to cope with normal environmental stresses at this area (i.e. seasonal drought and flood) as well as organic pollutants. There was an indication that early invaders of the site fostered disappearance of contaminants thereby creating mor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a broader spectrum of plants to grow. Vegetation analyses of naturally vegetated hazardous waste sites hold promise as a screening device for identifying plant species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worthy of further phytoremediation investigations.  相似文献   
126.
多元逐步回归对苯胺类化合物结构与毒性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Chemoffice6.0中MOPAC-AMl量子化学法计算了24种苯胺类化合物的6种量子化学结构参数.其中取17个化合物作为样本集对-lgEC50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到最佳方程.经自由度校正的回归系数R=0.985。应用所建立的QSAR模型验证了苯胺类化合物的EC50值.并通过“Jackknife”中的逐一抽取法进行模型检验,得出该模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平均残差仅为0.05个对数单位.小于文献值。经过7个预测样本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同时分析了苯胺类化合物的毒性机理。  相似文献   
127.
采用微宇宙培养法,分析了不同水动力条件(不循环、水循环和泥循环)对微污染景观水体富营养化模拟过程中藻类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循环和泥循环使得水体的TP值前期增加后期减少,前期藻类生长主要受TP影响,而后期浊度成了重要的影响因素;水循环引起的TP值减少及蓝藻聚集状态的破坏,导致了藻类的生长明显减缓,但优势种的演化过程却...  相似文献   
128.
大型底栖动物是评价水生态质量最常用的生物类群,鉴于水生昆虫的生活史特点,在一年当中群落结构会发生季节性变化,如何利用底栖动物数据准确评价水生态质量状况,反映客观实际,值得探讨。将黑龙江省2012—2015年水生生物试点监测47个采样点的108组底栖动物数据进行比较,对群落结构的相似性、物种的更替率和BMWP指数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群落的演替及BMWP指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时间采集的样品底栖动物群落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评价的结果也存在差异,越是水环境质量好的区域,这种差异越明显。利用底栖动物评价水生态状况,宜选择长时间段的多个采集数据,经统计整理后,利用复合样方(年均值)的特征,评价一段时间内(如以年为单位)的水生态质量状况,使评价结果更具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9.
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技术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简要论述了环境决策支持系统(EDSS)的发展历程,提出了EDSS开发技术的六大构成部分:应用平台的选择;系统的开发方式的选择;系统的开发工具的选择;系统的组成结构的建立;系统的基本功能的设计;系统的开放接口的设计。对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依据EDSS的应用现状,指出EDSS的发展趋势,对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0.
为研究小清河污染治理前后浮游植物群落与水质变化,分别于2015年(治理前)和2020年(治理后)在小清河上游进行采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样品中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35种,2020年样品中共检出4门31种。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污染治理前后的浮游植物种类、密度都发生了显著改变。相比治理前,治理后的硅藻门和绿藻门相对丰度分别上升了51.6个百分点和13.3个百分点,蓝藻门下降了62.9个百分点,小环藻(Cyclotella spp.)取代微囊藻(Microcysitis spp.)成为绝对优势种,群落类型由蓝藻型演替为硅藻型。相似性分析结果和相似度百分比分析结果表明,小清河上游群落特征发生显著改变。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结果显示,治理后的S2与S3采样点群落特征表现出差异,S4与S1采样点群落特征相似。通过冗余分析发现,治理后,TP、DO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明显减弱,TN、NH3-N、pH是目前影响群落特征的主要指标,主城区氮磷污染对浮游植物的影响范围由S2、S3、S4采样点缩小到S2采样点。治理前后的小清河上游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lef丰富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总体来看,治理后的小清河上游水质处于α-中污染状态,较治理前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