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7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62篇
安全科学   51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377篇
综合类   526篇
基础理论   140篇
污染及防治   50篇
评价与监测   60篇
社会与环境   319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4 毫秒
601.
采用MM5/CMAQ模型模拟了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物的输送与扩散对上海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并定量研究了外部源区域输送和本地源对上海市空气质量的贡献.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受本地源和外地源的影响程度及相互比例随着季节的变化存在很大差异;一次污染物SO2和二次污染物SO42-所受到的影响也呈现不同的特点.外部源区域输送对上海地区SO2浓度的贡献率为7%~17%,而对SO42-浓度的贡献率在60%~70%.贡献率垂直廓线分析表明,上海地区SO2外部源贡献率随高度存在着明显的变化,总体上随高度的增长呈非线性增长,而SO42-外部源贡献率随高度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602.
城市大气污染物来源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北京市为案例,介绍一种包括污染物排放清单建立、环境空气质量模拟及区域环境影响分析等方法在内的城市大气污染物来源特征分析的整体技术方法,从而确定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分布及浓度分布特征、行业排放分担率及浓度贡献、地区排放分担率及浓度贡献以及区域污染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等多方面特征,为城市大气污染的控制决策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对北京市的研究结果表明:对PM10,扬尘和工业为主要当地污染源;对SO2,采暖和工业为主要当地污染源;对NOx,交通和工业为主要当地污染源;对3种主要大气污染物,石景山、朝阳南等工业区以及老城区对北京市的大气环境造成重要影响,为需要优先控制的地区;北京市周边污染源对北京环境气质量有较大影响,其中RM10的影响最大(高达47.3%),北京市应同时加强对局地污染与区域污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603.
为了对城市污染物进行详细区域来源解析,基于长沙市低成本传感器监测网络,收集了2019年10月PM2.5、PM10、SO2、NO2的高空间分辨率监测数据,对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同时,根据本地排放和背景浓度变化的不同相对频率,基于小波分析提取了污染物背景浓度并结合空间密集监测量化了城市环境中监测点的近场、远场及区域传输贡献.结果显示,2019年10月长沙市4项常规污染物中,PM2.5浓度较高,SO2浓度较低.小波分析提取各监测点背景浓度结果表明,部署在乡村的监测点PM2.5、PM10和NO2背景浓度平均水平较低,而城市总体数据分布更分散,存在明显的本地排放源.估计近场、远场及区域传输对城市监测点总污染水平贡献发现,研究期间,区域传输对监测点污染贡献最大.其中,PM2.5的区域贡献、远场贡献和近场贡献占比分别为43%、24%和17%;PM10的区域贡献占比较高为59%,远场贡献和近场贡献分别占比14%和16%;NO2的区域贡献、远场贡献和近场贡献占比分别为45%、24%和19%;而SO2主要以区域贡献为主,占比达78%.  相似文献   
604.
京津冀区域PM2.5污染相互输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燕丽  薛文博  雷宇  王金南  武卫玲 《环境科学》2017,38(12):4897-4904
基于CAMx-PSAT空气质量模型,对2015年京津冀区域PM_(2.5)污染及相互输送特征进行定量模拟,建立了京津冀13个城市的PM_(2.5)传输矩阵.结果表明,在年均尺度上京津冀区域PM_(2.5)以本地污染源贡献为主(21.49%~68.74%),传输贡献为辅,其中区域内传输贡献约为13.31%~54.62%,区外贡献约为13.32%~45.02%.PM_(2.5)传输特征呈现显著的时空差异性,区域中部城市唐山、北京、天津、保定和石家庄PM_(2.5)受本地贡献主导,在冬季尤其明显,而受传输影响较大的城市多分布在区域边界且在南部集中.区内作为汇的城市有廊坊、衡水、承德、秦皇岛和邢台,作为源的城市有天津、沧州、唐山、北京、石家庄和邯郸,张家口和保定对区内城市输出和受区内输入基本持平.典型城市分析证明城市间PM_(2.5)污染交互影响,北京与廊坊、保定、承德、天津和沧州等城市之间,天津与廊坊、唐山、北京、沧州和保定等城市之间,石家庄与邢台、衡水、保定、邯郸和廊坊之间均存在显著的PM_(2.5)相互输送.  相似文献   
605.
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O3和PM10的区域污染特征模拟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14  
以TRACE-P污染源资料及上海市地方排放清单为基础,采用Models-3/CMAQ环境空气质量模型和中尺度气象模式MM5,模拟研究了2001-01和2001-07长三角近地面二次污染物O3及PM10的浓度分布及输送状况,并以上海市国控点2001年冬、夏季各10 d的小时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显示,Models-3/CMAQ对O3和PM10的模拟结果与监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7和0.52;一致性指数分别达到0.81和0.99.模型对O3小时最高浓度的估算偏低27%,标准偏差为-3.1%;对PM10小时平均浓度的估算偏低10%,标准偏差为46%.模型已具备再现和模拟长三角大气污染输送过程的能力,且误差落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模拟结果显示,2001-07长三角区域16个主要城市中,有14个城市O3小时最大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高浓度O3可覆盖苏南和浙北广大区域.2001-01泰州、扬州、南京、镇江、常州等城市受本地排放源和北部大气污染输送的影响显著,大气PM10日均浓度超过PM10国家二级标准.长三角地区环境空气质量与污染类型受大气污染传输与化学转化的影响十分明显.夏季太阳辐射较强时,南部城市排放的污染物常以二次污染物的形式影响下风向城市;太阳辐射较弱的情况下,则以一次污染物输送为主的形式影响周边地区.冬季长三角区域颗粒物污染总体水平较高,这与我国北方地区排放的颗粒物在西北风作用下向长三角输送造成的影响密切相关.长三角地区的大气污染已逐渐从局地转为区域问题.  相似文献   
606.
中国1990—1996年冰雹灾害及其时空动态分析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依据《中国减灾》公布的1990-1996年月灾情信息,建立了冰雹灾害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划分了中国冰雹灾害的组合类型,并绘制出了冰雹灾害的空分布图和时间变化图。  相似文献   
607.
自然灾害区划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自然灾害区划是对灾害的区域差异性的认识和分类评估并按一定标准在空间上进行划分的过程,是进行灾害宏观研究和预报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阐述了灾害区划的理论基础、原则、指标、方法与程序,并论述了灾害区划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608.
王顺兵  郑景云 《灾害学》2005,20(4):97-100
全球气候变化将导致一些地区自然灾害加剧,并将影响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区域减灾建设,及早采取相应措施,是适应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明智选择.鉴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不同区域采取的对策也有所区别.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分析了该区域自然灾害的类型、历史时期和现在灾害的特点、发生规律及其原因,并根据该区域未来的全球气候变化趋势,提出了一些需要及早实施的战略性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609.
Irreplaceable, self‐organizing landforms and the endemic and ecologically specialized biodiversity they support are threatened globally by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s. Although the outcome of disrupting landforms is somewhat understood, little information exists that documents population consequences of landform disturbance on endemic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for species dependent upon landforms have been difficult to devise because they require understanding complex feedbacks that create and maintain landforms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landform configuration on demography of species. We characterized and quantified links between landform configuration and demography of an ecological specialist, the dunes sagebrush lizard (Sceloporus arenicolus), which occurs only in blowouts (i.e., wind‐blown sandy depressions) of Shinnery oak (Quercus havardii) sand‐dune landforms. We used matrix models to estimate vital rates from a multisite mark‐recapture study of 6 populations occupying landforms with different spatial configurations. Sensitivity and elasticity analyses demonstrated demographic rates among populations varied in sensitivity to different landform configurations. Specifically,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blowout shape complexity and vital rate elasticities suggested direct links between S. arenicolus demography and amount of edge in Shinnery oak sand‐dune landforms. These landforms are irreplaceable, based on permanent transition of disturbed areas to alternative grassland ecosystem states. Additionally, complex feedbacks between wind, sand, and Shinnery oak maintain this landform, indicating restoration through l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is unlikely. Our findings that S. arenicolus population dynamics depended on landform configuration suggest that failure to consider processes of landform organization and their effects on species’ population dynamics may lead to incorrect inferences about threats to endemic species and ineffective habitat management for threatened or endangered species. As such, successful conservation of these systems and the biodiversity they support must be informed by research linking process‐oriented studies of self‐organized landforms with studies of movement, behavior, and demography of species that dwell in them.  相似文献   
610.
本文提出了以区域持续发展的能力作为区域生态环境预警的综合指标,进一步用承载力、稳定性、缓冲力、生产力和调控力作为衡量区域持续发展的能力。选取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指标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作出判断和预警,并讨论了区域生态环境预警的综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