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27篇
安全科学   73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91篇
综合类   318篇
基础理论   81篇
环境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67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241.
污染物在环境中普遍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其累积毒性与毒性相互作用具有潜在的环境风险。因此,本研究以水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硫酸链霉素、硫酸安普霉素和双氢链霉素)和重金属锌(Zn)为目标污染物,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C. pyrenoidosa)为指示生物,应用直接均分射线法设计3种抗生素与Zn的3个二元混合物体系,应用时间毒性微板分析法系统测定3种抗生素和重金属Zn及其二元混合物射线的时间-浓度-毒性数据,以浓度加和(concentration addition,CA)与独立作用(independent action,IA)为标准加和参考模型,分析混合物毒性相互作用及其随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时间延长,3种抗生素和重金属Zn对C. pyrenoidosa的毒性逐渐增强; 2种模型对3个二元混合物体系的毒性相互作用评估基本一致,即在低浓度区域始终呈现加和作用,而在高浓度区域随暴露时间延长由协同作用逐渐转变为加和作用;而对于同一混合物体系,CA和IA模型预测毒性之间的差距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加,且IA预测曲线始终位于CA预测曲线上方,显示了IA模型在评估具有相异组分混合物的毒性时较CA模型接近实际观测值。  相似文献   
242.
通过FLUENT软件对化学计量浓度下的等热当量的氢气和丙烷在某公路隧道内的爆炸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2者的反应速率和隧道内的压力场变化。结果表明:隧道内爆炸过程中氢气反应速率比丙烷的快,爆炸发生后50 m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是丙烷的7倍;氢气爆炸产生的超压较大,最大可达451 kPa,爆炸产生的压力波迅速传播,在隧道内上下来回反射,强度逐渐减弱;丙烷爆炸产生的压力波在隧道内整体表现为向上传播,在爆炸发生150 ms内强度逐渐增大。在此种情况下,2种气体的爆炸均能够对隧道内人员造成严重伤害。  相似文献   
243.
北京大气能见度和消光特性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长时间序列的大气能见度与湿度等气象资料以及近年来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数据,探讨了北京大气能见度及消光特性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近50年来北京大气消光作用存在降-升-降的变化过程,1954~1967年以下降为主,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明显上升,此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大气消光作用基本呈缓慢下降趋势,能见度变化过程与此相反.从区域分布看北京大气消光作用北部及西部山区低于平原区,平原区存在由北向南逐渐升高的分布规律,即北部平原区低于中部市区,中部市区低于南部平原区.近10年来北京大气颗粒物消光作用区域差异逐渐减小,这与大气污染区域分布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北京大气消光作用20世纪80年代之前冬高夏低,之后转为冬低夏高,对应于大气污染由煤烟型向综合型的转变.大气消光作用平均日变化呈双峰双谷型,09:00和21:00形成双峰,06:00和16:00处于双谷,但月际差异明显.大气消光作用受颗粒物浓度与相对湿度影响显著.高消光作用通常与高相对湿度和高颗粒物浓度有关;低消光作用出现在湿度和颗粒物质量浓度同时较小情况.相对湿度低于70%时,大气颗粒物消光作用会随着PM2.5浓度的升高明显增强,消光作用与PM2.5浓度存在线性关系;当相对湿度大于70%时,消光作用对PM2.5浓度变化的响应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44.
采用深圳市1996—2009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与人均GDP的拟合曲线呈现典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特征,至2007年,这4个环境指标已经全部跨越拐点,目前处于EKC的右侧。同时,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管理的变化趋势,探讨了深圳EKC的演变主要是由GDP增长、环保投资、职工年平均工资和技术进步等因子驱动的。  相似文献   
245.
针对在飞机一发失效应急程序方案的选择中,很多定量因素难以精确量化的问题,将区间数多属性决策运用到飞机一发失效应急程序方案的优选中,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此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基于理想解的区间数多属性决策的相对隶属度法来选择最佳方案,该方法通过计算并查找现有方案的相对隶属度最大值来确定最佳方案。最后举例说明如何在实际中使用此方法。  相似文献   
246.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游乐设施新型市场。为了促进国内游乐设施行业的发展,提高我国游乐设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游乐设施法规标准,选择美国、欧盟、德国、澳大利亚和中国的游乐设施法规标准体系和主要标准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并按照我国游乐设施标准GB8408—2008《游乐设施安全规范》的章节顺序和主要条款内容与国外相对应的游乐设施标准逐一分析比较,形成国内外游乐设施标准内容要素比较汇总表。根据研究结果,对我国现有游乐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47.
煤矿安全预评价涉及诸多不确定信息,用传统评价方法难以获得可靠的评价结果。为此,将可变模糊模式识别模型与方法引入煤矿安全领域,提出了煤矿安全预评价的可变模糊识别方法。可变模糊识别方法首先根据指标特征值与指标标准特征值矩阵确定样本的级别上下限,然后利用可变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对样本进行识别,得到样本在各级别下的相对隶属度,进而计算级别特征值,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评价。将该方法应用于黄陵双龙煤矿,得出该矿井的安全等级。结果表明:可变模糊识别方法较文献中方法可更准确地给出安全性等级评价结果,为煤矿安全预评价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48.
中美环境执法与经济处罚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中美环境执法的制度背景、实施以及经济处罚三方面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中国的环境执法尚有诸多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改善的地方.通过比较,为中国的环境执法提供了一些参考建议,包括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增强环境法律的可执行性,加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监督、协调与执法能力,加强环境执法机构建设和提高违法经济处罚额度等.   相似文献   
249.
当前,构建以渔民生态种养为主的生计转型长效机制,确保渔民“稳得住,能致富”是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生计恢复力”理论构建了“缓冲—自组织—学习”三维分析框架,借助必要条件分析(NCA)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两种分析方法,从组态视角对长江退捕渔民生态种养采纳意愿的关键驱动条件、作用路径和潜在替代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NCA与QCA分析结果显示,单一条件无法形成渔民生态种养采纳意愿程度高的必要条件,但fsQCA组态分析显示,自组织能力尤其是对奖补惠及和政策新闻的关注能单独引致解释结果的产生。(2)渔民生态种养采纳意愿存在三种驱动路径,分别是自组织主导型、自组织—学习驱动型和缓冲—学习驱动型。同时,渔民生态种养采纳意愿存在三种抑制类型,分别是学习抑制型、自组织—学习抑制型及缓冲—自组织抑制型。(3)在特定条件下,自组织能力可以与其他两种能力的条件组合等效替代,以“殊途同归”的方式提升渔民生态种养采纳意愿。  相似文献   
250.
Nitrous acid, HNO2, is an important precursor of OH radicals in the troposphere. Measurements of HNO2 and NO2, using 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DOAS), were performed in Shanghai, China for a period from October 22, 2004 to January 4, 2005. The mean (and median) hourly concentrations of HNO2 and NO2 during this period were 1.1 (0.7) ppb and 24 (21.4) ppb respectively. A correlation between HNO2/NO2 and PM10 mass concentrations was obtained. This correlation suggests that significant heterogeneous chemical production of HNO2 may occur through NO2 reactions on aerosol surfaces. This hypothesis was further supported by detailed analysis of selected pollution episodes in this study. At the same time, the water dependence of HNO2 formation was studied by analysis of relative humidity (RH). It showed that the maximum HNO2/NO2 ratio was increased along with RH below 70% and inhibited at RH〉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