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9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222篇
安全科学   235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442篇
综合类   812篇
基础理论   546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49篇
评价与监测   42篇
社会与环境   172篇
灾害及防治   43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活性污泥快速吸附污水碳源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宏波  文湘华  赵芳 《环境科学》2011,32(9):2593-2597
为了解不同活性污泥对污水中碳源的吸附机制,探讨利用活性污泥吸附、 回收污水碳源的可行性,研究了3种活性污泥(富碳、 硝化和反硝化污泥)对城市污水中有机物吸附特征,并采用以Richie速率方程为基础的3种吸附动力学方程对此吸附过程进行了动力学数据分析.在吸附过程的前30 min左右,活性污泥以物理吸附为主,可用Lagergren单层吸附模型表述.富碳污泥的吸附量(COD/SS)最大,约60 mg/g,但吸附速率要较反硝化污泥慢;硝化污泥的吸附速率最小,但吸附容量较反硝化污泥大,约35 mg/g.富碳、 硝化和反硝化污泥的拟合参数θ0值分别为0.284、 0.777和0.923,说明富碳污泥表面吸附的有机物通过预处理,清洗得最彻底,即富碳污泥对有机物的结合力度最小,有利于被吸附碳源的释放.采用Langmuir模型拟合可知,在此吸附试验条件,有机物浓度是影响污泥吸附量的关键参数,温度影响非常小.本研究分析了不同种类活性污泥对污水碳源的吸附动力学规律,为动力学分析活性污泥的除污机制提供了方法,为利用活性污泥的吸附作用回收污水碳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42.
活性炭对含铅废水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采用静态法用活性炭吸附处理含铅废水,考察了活性炭对含铅废水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活性炭对铅离子吸附平衡时间为100 m in;吸附等温方程为:Ce/qe=0.4298+0.0594Ce(25℃),该方程符合Langmu ir型吸附模式,不同温度下吸附平衡参数0RL1,表示该吸附为有利吸附。实验数据应用数学模型拟合,二级相关系数R2=0.9998,显示吸附过程动力学与二级动力学模型相关性较好;计算不同温度下各热力学参数:△Hθ大于零、△Gθ小于零,证实该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吸热过程。△Sθ大于零,表明铅离子在固液界面有序性减小、混乱度增大。△Hθ值很小,说明该过程为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943.
通过生物滴滤塔(biotrickling filter,BTF)净化硫化氢(H2S)、四氢呋喃(THF)、二氯甲烷(DCM)混合废气,研究其挂膜启动和稳定运行条件下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混合废气H2S、THF、DCM浓度分别为200、100和100 mg·m-3,空床停留时间(empty bed retention time,EBRT)50~20 s的条件下,H2S和THF的去除率分别能够维持在99%和60%左右,而DCM的去除率随EBRT的缩短从90%逐渐降低至37%左右.利用Michaelis-Menten动力学模型分析得到,理论降解效果为H2S>THF>DCM.  相似文献   
944.
鱼类洄游通道恢复——国外的经验及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鱼类洄游和鱼类洄游通道恢复的概念及类型。从法律与政策、资金筹措、恢复方法、恢复效果监测评估、信息交流与公众参与等5个方面介绍了欧盟、美、日、澳大利亚等国在鱼类洄游通道恢复方面积累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实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鱼类洄游通道恢复应采取的对策:开展鱼类洄游通道恢复的立法和政策制定工作,加强鱼类洄游通道恢复工作的法律保障力度;开展流域阻碍鱼类洄游的障碍物调查和影响评价,制定流域鱼类洄游通道恢复规划;探索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强鱼类洄游通道恢复研究能力建设,建立科学的技术支撑体系;开展鱼类洄游通道恢复关键技术研究;重视河流鱼类洄游通道恢复效果的监测评估工作;开展信息交流和公众教育,积极营造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945.
946.
The current dynamics of ecosystems of the forest-steppe system is most adequately described via determining the probable trajectories of changes in its elements in a simple Markov chain. The obtained data have made it possible to determine the direction of succession and draw its scheme. Theoretically possible series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are presented. The succession of community restoration from the spread of shrubs over steppificated fallow lands to the formation of low forests of European bird cherry has been analyzed. The restoration cycle of ecosystem dynamics is described by eight age stages.  相似文献   
947.
Conditions for reproduction of the red king crab Paralithodes camtschatica (Tilesius) on scallop plantations in Primorye have been studied.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settling of larvae and the growth of juveniles to the size sufficient for their survival take place only in the cleanest water areas of Peter the Great Bay. Solar activity (expressed as the Wolfer numbe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biotic factors affecting P. camtschatica reproduction.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juvenile crabs are characterized by fluctuations with two-year and five-year cycles.  相似文献   
948.
949.
我国水资源需求量动力学预测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要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水资源是必不可少的支撑条件。通过动力学模型,对未来20年我国工业、农业和生活需水量及总需水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按方案1,到2022年我国需水量约为5 500亿m3,按方案2,需水量约为7 400亿m3。而到2022年全国供水能力可能达到6 500亿m3 左右,可供水量为6 100~6 500亿m3 。方案1的预测结果小于可供水量,但这种方案很难实现。方案2的预测结果大于可供水量,出现较大缺口,在GDP增加1%的情况下,需水量增加1 800亿m3 左右,这也是我们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50.
不同16SrDNA靶序列对DGGE分析活性污泥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为探讨不同通用引物扩增16S rDNA靶序列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分析的影响,更合理的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析活性污泥样品.从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中获取活性污泥,以3对通用引物341f/534r、968f/1 401r和341f/926r扩增16S rDNA序列,用DGGE分离PCR扩增产物.研究表明采用不同引物对进行DGGE分析时,群落多样性和动态存在显著的差异.341f/534r和968f/1 401r的靶序列分离效果较好,341f/926r的靶序列分离效果较差.引物341f/534r和341f/926r DGGE图谱显示S2和S3相似性高,引物968f/1 401r DGGE图谱显示S1和S2相似性高.由此可见采用不同引物对进行DGGE分析时,群落结构之间的相似性和动态是不一致的.341f/534r的DGGE图谱中条带丰富,多样性最好,968f/1 401r的DGGE图谱次之,341f/926r DGGE图谱条带最少,多样性也较差.因此,在利用DGGE分析活性污泥样品时采用引物341f/534r和968f/1 401r是比较适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