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6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427篇
安全科学   38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287篇
综合类   1005篇
基础理论   247篇
污染及防治   105篇
评价与监测   144篇
社会与环境   147篇
灾害及防治   5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6篇
  1971年   3篇
  196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11.
岩溶地下河流域表层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蓝家程  孙玉川  师阳  徐昕  袁道先  胡宁 《环境科学》2014,35(8):2937-2943
采集重庆南山老龙洞地下河流域农田土壤(0~20 cm),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C)测定了土壤样品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含量,分析其含量和组成,污染水平及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流域内不同地点表层土壤16种PAHs总量变化范围为277~3301 ng·g-1,平均值为752.6 ng·g-1±635.5 ng·g-1,所有样品均遭受污染,其中57%为轻污染,29%为污染土壤,而14%为重污染.多环芳烃的组成以2~3环为主,占总量的28.72%~72.68%,平均值为48.20%;4环和5~6环含量分别为7.77%和34.03%.土壤PAHs含量与有机质(SOM)含量显著相关,而与pH值相关性不强.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PCA)表明,流域内土壤主要来自交通排放与煤炭、石油及生物质燃烧的混合源以及石油源.  相似文献   
912.
对铁岭凡河8个样点进行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多样性调查研究,共发现类群3门6纲11目28科63属75种。按照BI指数进行评价结果:孤家子、腰寨子、榛子岭水库入口、抚安堡、张搂子样点水体最清洁至清洁;新屯大桥样点清洁至轻污染;榛子岭水库出口、黄河子样点轻污染至中污染。  相似文献   
913.
本文在分析湘江流域综合治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础上,设计搭建四个平台和构建四大体系的综合治理方案,并进一步提出若干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14.
应用综合评价法对下辽河平原浅层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利用MapGIS绘制了分区图,结果表明,区内水质以Ⅳ类水为主,其次为Ⅴ类水,仅局部地区水质达到Ⅱ,Ⅲ类水。主要超标因子为TFe、Mn、溶解性总固体、Cl-、NO3-、NO2-和NH4+,分析了超标因子的成因及污染途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15.
龙湾区是温州市的三大城区之一,从20世纪80代以来,随着温州市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口的增长,龙湾区城市内河水质不断恶化。本文通过对龙湾区内河设置水质监测点,分季度采样分析,对龙湾区内河水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各片区的主要污染物,为改善河道水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16.
近年来,随着水体修复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水生植物在河道生态修复工程中得到快速发展及广泛的应用。作为河道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生植物能否成功应用,往往是整个工程成败的关键。基于已往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及工程实践应用的角度,文章论述了在河道生态修复工程中,水生植物的设计、施工和后期维护管理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对于水生植物在河道生态修复工程中的应用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17.
闫金龙  江韬  高洁  魏世强  卢松  刘江 《环境科学》2015,36(3):869-878
利用三维荧光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手段,分析了渠江、涪江和嘉陵江交汇处水体DOM特征变化.结果表明,干支流各采样点水体DOM的FI值1.4,HIX值0.8,表现出明显陆源输入特征,整个研究区域水体混合模式为非保守混合,对交汇处水体DOM地化特征变化有一定贡献,但并非主导因素.河流沿岸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交汇处水体DOM特征改变有明显影响,聚类分析发现,所有采样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沿岸以森林和农田生态系统为主(渠江-嘉陵江交汇处),另一类为沿岸以城市用地为主(涪江-嘉陵江交汇处),前者向干流水体中输入芳香化程度和腐殖化程度较高的DOM,后者以浓度较高而结构相对较简单的DOM输入为主.此外,涪江-嘉陵江交汇处类蛋白质荧光组分信号增强,出现荧光T峰,表明人为活动对水体质量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918.
城市化进程对地下河中溶解态正构烷烃来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廖昱  孙玉川  沈立成  梁作兵  王尊波 《环境科学》2016,37(10):3781-3788
为了探明城市化进程影响下地下河溶解态正构烷烃(D-ALK)的组分特征,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分别对受不同程度城市化进程影响的老龙洞与青木关两条地下河出口(老龙洞口、姜家泉)进行采样,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样品中的D-ALK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两地D-ALK碳数分布均为n C14~n C35.其中,姜家泉中的溶解态正构烷烃总量(DT-ALK)为102~356 ng·L~(-1),平均值为230 ng·L~(-1).2014年12月、2015年1月和4月,其正构烷烃碳数分布的峰型均为"单峰-前锋"型;LMH/HMH(n C-21/n C+22)为2.0~10;在n C14~n C25内碳优势指数(CPI14~25)为0.19~0.57,主碳峰均为C16(C_(max)16).2014年11月、2015年2月与3月,其碳数分布呈"双峰"形态,LMH/HMH与CPI14~25均小于1且C_(max)16;CPI24~35为1.2~23,C_(max)31或C_(max)33;Paq分别为0.2、0.7和0.1.其中,2014年11月与2015年3月的烷烃指数(AI)分别为0.95和0.98.老龙洞出口中的DT-ALK为110~697 ng·L~(-1),平均值为310 ng·L~(-1);各月碳数分布均呈现"单峰-前峰"峰型且C_(max)16,CPI14~25小于1.在旱季,由于受到不同人为活动的综合影响,以微生物输入为主的老龙洞中的溶解态正构烷烃在含量和组分的稳定性方面均大于以微生物和微生物、植物混合输入为主的姜家泉.  相似文献   
919.
青木关地下河系统中不同含水介质下正构烷烃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阐释不同含水介质中正构烷烃的来源及迁移、变化特征,2013年7~11月期间,每月对大驴池、姜家泉两个表层岩溶泉进行取样,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样品中溶解态正构烷烃的组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大驴池中溶解态正构烷(T-ALK)含量变化范围为175~3 279 ng·L-1,平均值为1 011ng·L-1,姜家泉变化范围为282~775 ng·L-1,平均值为527 ng·L-1.大驴池中高碳数(C25~C32)正构烷烃占T-ALK含量的27.89%~52.92%,CPI(碳优势指数)值介于0.64~5.86之间,OEP(奇偶优势指数)值介于0.57~4.56之间,L/H(短链/长链正构烷烃比值)的变化范围为0.33~0.50之间,随月份无规律变化;姜家泉中高碳数(C35~C32)正构烷烃占T-ALK含量的23.66%~49.73%,CPI值的变化范围为0.82~3.07,OEP值的变化范围为0.51~3.59,L/H值则在0.97~1.23之间波动,且随月份的增加呈增大的趋势.即在7~11月之间,大驴池中高等有机质输入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而姜家泉中有机质的输入类型差异较大.L/H值不能反映两者有机质输入的相对贡献,初步认为和降雨或水洗效应相关.另外,TAR(陆生/水生类脂物比值)值对降雨有一定的响应.  相似文献   
920.
摘要:在城市河道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利用河道水体自净过程的机理来解决河道水质污染问题正成为改善河道水质的一种趋势。通过对河道自净过程的分析,总结出溶解氧、水力条件、温度、微生物、河岸带在河水自净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分别从上述五个方面来阐述它们在自净过程中发挥的重要性。这给改善河道水质提供了不少途径,目前许多的河道整治手段都是由此受到了启发。因此明确了在未来河流污染治理的道路上,从河道自净化规律出发去看待和治理河道水污染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