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348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93篇
综合类   153篇
基础理论   130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76篇
灾害及防治   40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生态城市特征性指标的辨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是依据生态学原理提出的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城市.基于生态城市内涵建立的城市特征性指标对城市特征性要素的量化和评价,是将生态城市个性这一主观观念变为可操作性目标的主要途径.基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生态城市"健康、安全和发展"内涵,探讨了生态城市特征性指标的辨析方法.以厦门为例构建了厦门生态城市特征性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揭示了厦门城市特有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总体状态为亚健康状态(0.69)、比较脆弱的中警状态(0.39)和一般持续的发展状态(0.63).与现实的分析调研结果相符.这表明生态城市特征性指标有助于研究者辨识和评价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定复合特征,更有针对性地明确城市生态规划和建设的重点行动领域,从而为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2.
本运用事故树分析(FTA),根据大量事故案例和导致空分塔爆炸的条件,以空分塔爆炸事故为顶上事件,采用布尔代数运算法则求解,得到18个最小割集,然后经过运算,得到结构重要顺序。为了避免空分塔爆炸事故的发生,空分塔有良好的静电接地和防止空分塔内乙炔超量是非常重要的。该事故树分析为空分塔的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3.
论“安全”及“安全性”的概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当前有关安全概念的多种定义均存在内涵或外延不准确的问题进行研讨;将与安全问题相关的客观事物区分为"可遭受损害事物"和"可导致损害事物",并分别对应于"安全"概念和"安全性"概念;在明确所涉及对象事物的基础上,对安全概念与安全性概念准确把握各自的内涵和外延,分别给出用"属加种差"方式描述的定义。笔者认为:安全是"具有特定功能或属性的事物,在内部和外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下,足以保持其正常的、完好的状态,而免遭非期望损害的现象";安全性是"某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和一定的时间内,导致其他事物或其自身发生非期望损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4.
地球系统科学提出前我国科学界的某些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增建 《灾害学》2005,20(1):15-17
列举了在1988年美国提出"地球系统科学"前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某些思维: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东亚大陆磁异常与我国人群健康关系的观点,天地生三位一体的观点,地球表层学的观点以及灾害系统的观点等.这些观点虽不如"地球系统科学"着眼于全球整体,但也包括了很大的系统,且不空洞.  相似文献   
105.
环境影响评价(EIA)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项制度。科学对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同样主要表现在技术和制度两方面:相应的技术规范及替代解决方案使其成为应用科学,而公众参与与制度保证使其成为公民科学。其制度特性较技术性更为基础,更为重要,科学在其中的作用需要更加重视。  相似文献   
106.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安全与环境学报》(下称《学报》)2007-2017年刊载的4147篇论文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从《学报》论文的时序产出与影响、分类产出与影响、期刊层面的知识流动及主题热点4个方面讨论了《学报》的文献计量学特征。结果表明,《学报》经过多年的发展,产出、影响力及知识密度不断提升,产生了一大批有影响的地区、机构、作者等。《学报》保持期刊内外的知识流动、交换和更新,使得期刊充满知识活力。经过长期的积累,《学报》已经形成了安全工程与管理、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以及特色专题--安全与环境事故和事件统计快报4个方面的主题方向。《学报》的这些文献计量指标,为全面认识《学报》及未来发展提供了详实的科技情报。  相似文献   
107.
《Environmental Hazards》2013,12(1):15-22
Abstract

New technologies promise reduced flash flood losses. However, real-time observations with vast multi-sensor networks, more precise mapping capabilities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GIS, quicker hydrological and meteorological models, and increasing forecast lead times have not reduced losses. In November, 1999, 35 researchers from nine countries met in Ravello, Italy at a NATO sponsored Advanced Study Institute, to discuss these issues and to develop a research agenda that incorporates the various components required to cope with flash floods. The key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Institute were: (1) greater emphasis on increas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processes involved in flash flood warning, particularly in the response phases, and (2) the need to reduce vulnerability in sustainable ways compatible with long-term economic and social goa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ydrometeorology and social science is seen as critical to advancing our abilities to cope with flash floods.  相似文献   
108.
以水专项在辽河流域实施的阶段性成果及辽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现状为基础,分析"十三五"时期辽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的需求,提出构建成套流域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和管理大平台、全面建设并优化水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行水环境管理的动态调节机制和建立健全流域水环境管理长效机制的水环境管理研究思路,并指出研究应密切结合地方管理,充分发挥地方环境管理的责任主体地位,为水专项第三阶段"综合调控"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9.
Research in the area of media coverage on climate change communication represents one of the most prolific areas of inquiry within communication and mass communication studies. This body of literature, which ranges from empirical to critical studies, continues to expand. Much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representations of climate change causes, effects, and human actions, while some has assessed the impacts of these representations. What is broadly missing from this literature, however, is a discussion of how we might integrate media analysis into trans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research aimed at creating solutions to the social,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issues intertwined with climate change. Given the magnitude of problems the society and science are currently grasping with, it behooves us to understand how media studies can contribute most effectively to characteri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We maintain that the move toward integrating media studies into trans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research marks an essential transition for 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 in general, but climate change communication in particular, given the urgency and magnitude of creating meaningful 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 strategies to address this pressing, complex challenge. Drawing on our work as part of a large transdisciplinary sustainability science team, we provide a case study for understanding what collaborations are key to moving media studies into a transdisciplinary context and the key opportunities and barriers that come along with that move. We argue that media studies must increasingly engage directly in collaboration with other researchers, stakeholders, and communities to serve on-the-ground decision-making and enhance society's ability to take action.  相似文献   
110.
为了探究河蟹蟹种养殖模式对水环境的影响,于2012年6-10月,对上海松江泖港地区蟹种池塘和水源的水质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在整个养殖周期中,蟹种池CODMn不断增长,水源水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后减.在多数时段,水源水亚硝酸盐质量浓度高于蟹种池,但6月26日蟹种池反而显著高于水源水(p<0.05).在整个监测过程中,水源水硝酸盐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蟹种养殖池(p<0.05).养殖前期,水源水磷酸盐质量浓度高于蟹种池;养殖后期蟹种池高于水源水,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台风过境后,水源水氨氮质量浓度达2.21 mg/L,磷酸盐质量浓度达0.467 mg/L,表明农田化肥水和地表径流可能是导致水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